天天看點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近些年大火的文化IP,當屬故宮和《國家寶藏》:一個是文博界的屹立不倒的“初代目”,另一個是點燃“全民國寶熱”、在B站掀起文博熱潮的“後起之秀”。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如今故宮周邊層出不窮,刷刷某寶幾乎就成了周邊展覽,從口紅彩妝到服飾手賬一應俱全,幾乎成了「國創」的代名詞。而《國家寶藏》這個看似閱聽人在“高齡層”的綜藝下也能看見成片刷屏的“求周邊”時,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傳統文化在二次元中成了塊香饽饽。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不知從何時起,二次元遊戲,不再滿足于僅憑着精緻的人物立繪來吸引玩家們的關注,注重起了“修身養性”。而随着國風的盛行,大家不再單純覺得傳統文化枯燥無味,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沉下心,去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從《食物語》《墨魂》,再到《忘川風華錄》,諸多帶有傳統文化題材的遊戲,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作為一名傳統文化與國風遊戲愛好者,對于能在遊戲過程中接觸自己所喜愛的知識我當然樂見其成。12月31日早上開測的《來古彌新》,就是這樣一款結合了傳統文化題材的二次元手遊。這一次,整的“活兒”是文物拟人。

▍國風美術與二次元的結合

「我們一直存在,你們終于看到了我們。」

《來古彌新》最先吸引我的地方,首當其沖的無疑就是「文物拟人」這一少見的題材,其次才是美術立繪。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文物拟人與軍武、甚至動物拟人都有所不同。後者在人們心中,或多或少都留存了些刻闆印象,維持整體風格相對容易,而文物因其本身所涉及的朝代工藝不同,大小與精細程度也都大相徑庭,要想在保證還原度的同時實作風格的統一絕非易事。

至少在體驗前,多少還是有些擔心會見到駁雜風格雜糅在一起的景象。

在體驗過後,我發現我的擔心着實有些多餘——不同于二次元遊戲立繪慣用的“前凸後翹布料少”套路,《來古彌新》的角色立繪顯得清秀幹淨,國潮與傳統中式特色的服飾在流暢筆觸的勾勒下顯得尤為精細。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事實上,有許多文物都有着自己獨具一格而特立獨行的造型,而《來古彌新》并未選擇強調整體和諧而特地将它們的特點弱化,用繁複飾品進行遮掩。

像“落戶”在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縱目面具”,和現實中的文物本身一般,造型誇張卻又十分神秘。在這個世界中,他是位醉心科研的怪人研究員。頭上佩戴的眼鏡與文物造型無二,衣料的褶皺與鞋舌同樣隐約顯現出面具的模樣。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收藏于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則顯得小巧可愛得多。《來古彌新》将它最具特色的香囊的镂空外壁做成了蓬松裙擺的紋路,飄帶更如缭繞的香霧,令她的模樣嬌俏靈動。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在對文物最顯著的特征進行強調刻畫的同時并未造成違和感,有着《國家寶藏》節目組背書,這些文物們在設計師們們手下誕生的拟人形象顯得極為生動。

▍當國寶變成人

文物誕生于人類之手,曆經千年、遍身塵埃,他們跨過千載時光,共赴曆久彌新的未來。那麼,如果有一天,那些承載曆史記憶、傳達人文精神的文物們化身為人,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在我的想象裡,文物度過了短則百年、多則千載的年月,就算化身為人,多少還是莊重沉穩些。然而遊戲最開始的劇情,就輕松地打破了我對它們的刻闆印象。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帥哥你誰?有一說一,這位雙押小王子實在是太能說了,我大受震撼skr。

在《來古彌新》的世界裡,文物将誕生出意識成為「器者」,而人類中能看見他們存在的那部分,被稱為「收藏家」。

除了上面這位話密且多、說話押韻的天亡簋之外,愛好吃、成“團”出現、擅長疊羅漢的吃貨“戰國銅餐具”,身姿靈動、極善舞蹈的七盤舞磚,以及極為恐懼與人相處、把櫃子當成家的蝠桃瓶……

這些「器者」們的性格各異,習性也與文物本身息息相關,甚至連釋放的技能也頗具“個體色彩”。不過,在本次測試中《來古彌新》對角色獨立的技能演出動畫進行了調整。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首測時的技能演出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本次測試中的技能演出

相較于首測更加華麗但卻脫離場景的技能演出,修改後的演出方式選擇将“舞台”建立在戰場之上,更具臨場感的同時,也增強了人物與場景的互動性。

除此之外,在「器者」們的資料中,還十分細緻地記錄了歸屬文物的資料,連本體“遷居”時間軸也沒落下。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這麼看,國寶變成人,似乎也沒什麼違和感。

▍更具政策性的「戰旗」玩法

以「戰旗」系統為核心的《來古彌新》,與普通「戰旗」遊戲有所不同,在基礎玩法上引入了回合制遊戲中常見的“速度機制”。

在整個對局過程中,角色的速度将決定了行動順序。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除此之外,遊戲中的「器者」們被劃分成了5個不同的定位。

相當于法師角色的「構術」,通常具有較高的構術傷害與群體攻擊的技能;能一回合兩次行動,具有較高機動性的近衛「輕銳」;能夠戰術性舍棄攻擊機會,給與攻擊範圍内行動的敵對角色反擊的「戰略」;高射程與物攻的射手角色「遠擊」;能夠嘲諷目标強制攻擊自身或為身邊友方機關抵擋傷害,并延緩身邊地方角色行動速度的「宿衛」。

多樣的戰術定位,毫無疑問讓隊伍的配置更加具有政策性。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來古彌新》的Z軸“高度”設定——通過“障礙距離”的設定對地形進行了割裂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幾乎可以預見,類似這種“咫尺天涯”的最遙遠的距離,在往後擁有複雜地形的地圖中,見面的機會還有很多。

▍融入傳統文化呈二次元手遊趨勢?

抛開「戰棋」玩法不談,《來古彌新》并非第一款融入傳統文化的二次元手遊。甚至可以說,近些年來開始嘗試着融入傳統文化的二次元手遊正在逐年增加。

早些年騰訊出品的《食物語》,便是嘗試融入傳統文化的二次元遊戲之一。

主打"中國傳統美食拟人"的它,無論是角色立繪亦或是劇情設定也與國風息息相關。更是将傳統美食的制作起源,用動畫與拟人視角的劇情進行了高度還原,一度受到諸多玩家喜愛。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網易布局國風手遊也其心昭昭,在推出了《繪真·妙筆千山》後,又出品了一款脫胎于曆史和古風音樂的“國風音樂企劃”《忘川風華錄》。用歌曲講述了曆史人物的故事,見證名士們的往生。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此外,将金庸筆下武俠世界的刀劍神兵彙聚一堂的《夢間集》、将詩詞與其作者作為題材的《墨魂》等幾款作品,亦因其題材的獨性與格調,同樣火爆一時,吸引了衆多玩家的目光。

《來古彌新》試玩:戰棋x文博,國潮二次元的别樣魅力

傳統文化流行化的趨勢下,在二次元遊戲中更多地融入文化IP已成必然趨勢。未來這條道路會如何發展,尚不能斷言,但至少《來古彌新》這一次在文博題材的嘗試, 讓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别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