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抗美援朝戰役是中國人的立國之戰,其中湧現了無數的戰鬥英雄,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黃繼光,邱少雲;還有讓美國人都害怕的吳瑞林,和坦克“肉搏”的雷寶森,不一樣的英雄事迹,但都帶給我們一樣的感動。

今天要說的這位士兵,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以一人之力殺敵百餘人,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級戰鬥英雄,還獲得了志願軍特等功臣。但是戰後失蹤,不得已被追封為烈士。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為此北韓首相金日成尋找他數十年,鄧小平全力協助,并特别囑咐“就算是大海撈針也要把英雄找到。”到底是什麼樣的戰士能讓首相也耿耿于懷堅持尋找?他有着怎樣的戰鬥功績?今天我們就來探尋傳奇英雄柴雲振的故事。

1.從國民黨到共産黨

柴雲振也是貧苦農民出身,1926年出生,是四川東北部嶽池縣人。柴雲振小小年紀就給地主當長工,15歲的時候就挑起了養活全家的重擔。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柴雲振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1947年,那個時候柴雲振22歲。就在他正為擺脫貧困生活苦苦掙紮時,全面内戰爆發了,國民黨把他抓去當了壯丁。

日子的苦難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在柴雲振的生活裡,國民黨軍隊裡的官長A錢腐敗,對士兵欺辱、打罵,甚至餓飯等現象都屢見不鮮。

柴雲振十分厭惡,内心無法說服自己為這樣的軍隊作戰,是以每當與解放軍作戰時,他總是回避放槍,甚至幹脆躲避起來拒絕參戰。

後來柴雲振回憶時說道:“淮海戰争那會,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沒有人有心思戰鬥,士兵們都在逃命。”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大雪天氣,冷得遭不住,國民黨又不供給糧食給士兵,士兵餓着肚子,個個無精打采,哪有心思打仗?這時共産黨在前線用高音喇叭喊話,還把熱氣騰騰的饅頭送到陣地上,國民黨兵士幾天吃不上東西,早就忍不住饑餓,在戰場上一嗅到饅頭的香味,陣地防線就全線崩潰,整營整連的官兵集體投共,去吃饅頭了。”

就這樣,柴雲振所在部隊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的行列,後來他被配置設定到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45師警衛連。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開始,柴雲振所在部隊作為二野渡江先遣隊為全軍開路。他自己是機槍手,沖在最前面。

三顆紅色信号彈升上天空,在長江北岸的千裡防線上,我黨百萬大軍駕着木船直沖南岸敵營。霎時敵人的防禦工事就被摧毀,戰場硝煙彌漫,炮火連天。

上岸後,部隊突然被一處地堡阻住了前進的道路。柴雲振悄悄前進,選擇最佳位置架好機槍,利落的向暗堡裡的敵人一陣狂射。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柴雲振的射擊功夫十分了得,敵人的暗堡沒多久就啞火了,還不時傳來受傷的哀嚎。有幾個敵人丢下槍支想要後逃,但是沒走幾步就被柴雲振一梭子子彈放倒。

柴雲振見勢一躍而起,沖上前去,對面的敵人已經喪失鬥志,大部分都慌忙外逃。說時遲那時快,柴雲振擰開手榴彈蓋子猛拉導火索,一伸手将手榴彈扔過去,那些剛逃到暗堡門外幾米遠的敵人瞬時被炸翻在地。

這場戰役,柴雲振他們繳獲了三挺重機槍和許多彈藥,柴雲振榮立二等功,成了渡江作戰英雄。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渡江戰役勝利後,15軍劃歸四野指揮,全體指戰員在秦基偉率領下轉戰華中華南及西南廣大地區,狠狠打擊國民黨殘餘勢力。在戰鬥中,柴雲振多次榮立戰功,終于在1949年12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2.樸達峰血戰

1950年10月,26歲的柴雲振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落地北韓沒多久,他就跟随15軍參加了戰鬥。

1951年5月,柴雲振所在的部隊十五軍四十五師三營,在北韓金化的樸達峰對敵作戰,擔負阻擊北上敵軍的任務。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樸達峰在金化西南30多公裡的地方,山峰林立,地勢險要,且是敵軍進犯金化的必經之地。戰況十分兇險,聯合國軍利用飛機坦克、炮彈等重型裝備,對志願軍發動猛烈攻擊。經過五天五夜的激戰,兩軍雙方都有較大傷亡。

戰鬥進行到第六天,我軍前沿陣地被敵占領,情況十分危急。45師134團副團長劉占華指令三營組織力量給敵人以阻擊,營長武尚志指令7連9連剩餘的40餘人組成二梯隊果斷阻擊。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情勢危急,武尚志指令當天才由師警衛連補充到8連的班長柴雲振帶領七班戰士,向占領我軍主峰陣地的敵人發起反擊,奪回陣地,堵住敵人進攻缺口。柴雲振臨危受命,沒有一絲猶豫,帶着這支敢死隊就沖向戰場。

柴雲振和戰友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前進,他們兵分兩路,從左右兩側包抄敵人,随後發起猛攻,趁着敵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一行人快速占領了兩個山頭。

但是敵強我弱,柴雲振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敵軍在稍作休整後立即發起反攻。美軍的飛機在上空拼命扔炸彈,陣地上到處是爆炸聲和炸飛的泥土、彈片、岩石、木棍。敵軍的炮火攻擊使包括柴雲振在内的所有人都負了傷。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中間他們收到由8連接配接應他們的指令,柴雲振這支小隊得以回去休息,還沒包紮完傷口,一個個地就都睡着了。

一覺睡醒後柴雲振立刻跑到營長前請戰,誓要消滅敵人。在得到上司的允許後,柴雲振重新帶領戰士們沖上山頭。

為了更有效地擊潰敵人,在另外三名戰友的掩護下,柴雲振繞道從敵軍占領的高地側面迂回上山,潛入敵軍陣營,快速擊斃了敵軍指揮官,然後用手榴彈和沖鋒槍向敵指揮所裡猛轟猛掃,這不要命的架勢驚呆了衆人,吓得敵軍倉惶逃竄。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然而在這場戰鬥中,柴雲振的戰友陸續全部犧牲,他自己也多處負傷。孤身一人的柴雲振不斷對着敵人掃射,直至彈藥耗盡。剩下的幾個敵人見狀,立即向他沖來。柴雲振索性扔掉槍,同敵人展開殊死的肉搏戰。

在肉搏中,他的右手食指被敵人咬斷,頭部、腰部多處負傷,昏死過去。

樸達峰阻擊戰,柴雲振僅憑一個班,攻克了三個敵占山頭,殲敵共二百餘名,并搗毀敵指揮所一個,保衛了志願軍前線指揮部和後方醫院的安全,為志願軍兵團順利北移赢得了時間,對鞏固我軍陣地起了關鍵的作用。

戰鬥結束後,彭德懷司令給十五軍軍長秦基偉發了感謝電。志願軍總政治部于1952年釋出第一号指令,授予柴雲振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光榮稱号。柴雲振所在部隊成為英雄部隊,柴雲振所在八連被評為“特功八連”。

柴雲振被當做榜樣在軍隊中宣傳,被士兵們學習。在柴雲振精神的鼓舞下,志願軍中相繼出現了黃繼光、邱少雲等著名英雄。

但是柴雲振自樸達峰一戰後就失蹤了。

3.金日成的惦念

志願軍總部發給柴雲振的英雄勳章無人領取,因為戰争又丢失了很多檔案和資訊,和部隊失去聯絡的柴雲振也被認為已經犧牲。是以北韓畫家根據柴雲振戰友的描述,畫了一張他的“遺像”,懸挂在北韓革命軍事博物館裡,供人們瞻仰紀念。此後幾十年,一直沒有柴雲振的任何消息。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20世紀80年代初,北韓元首金日成通路中國,由鄧小平、秦基偉等中央軍委上司人陪同。在成都的時候,金日成和鄧小平談到了四川籍的志願軍英雄們,對黃繼光、邱少雲、賴永澤、柴雲振等四人印象非常深刻。

除犧牲的黃繼光和邱少雲外,賴永澤已經找到,隻有柴雲振依舊杳無音信。金日成在北韓尋找了30多年,在中國也多次進行尋找,但始終沒有人能提供柴雲振的準确情況,也不知柴雲振是否已經犧牲。

是以金日成至今依然惦念着這件事,他說,這幾位英雄人物的事迹已經列入北韓課本和北韓革命軍事博物館。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鄧小平聽後就問随同的秦基偉将軍知不知道柴雲振的情況,秦基偉回答說,由于當時傷亡和變化大,現在已經無法找到柴雲振的詳細資料了,隻知道他當時傷勢很重,被部隊派飛機運送回國搶救治療。為了搶救他,有關部門還請了專家學者會診,轉了好幾個醫院,結果轉來轉去,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聽到這裡,鄧小平對金日成說:“你放心,隻要柴雲振還活着,隻要他還在中國領土上,我們就一定能找到這個人的下落。”

之後,鄧小平将這件事記在了心上,在百忙之中還專門抽出時間過問這件事情。不久後,有關部門找到了柴雲振當年的同班戰友孫洪發,是他當年親自把昏迷的柴雲振背到後方醫院的。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據孫洪發回憶,柴雲振滿嘴西南地方口音,有可能是西南一帶的人。情況反映上去後,鄧小平訓示:“哪怕是大海撈針也要把柴雲振找出來,在雲貴川各省及至中心各大報紙刊登尋找英雄柴雲振的啟事,讓所有了解相關情況的人提供線索,一定要找到英雄。”

是以不久之後,包括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在内的許多報刊連續數天在顯著位置刊登了“尋找特等功臣柴雲正”的尋人啟事,原先的15軍部隊也在全國範圍内尋找這位戰鬥英雄。

4.時隔33年的表彰

那麼柴雲振究竟去哪了呢?

柴雲振昏死前的最後記憶是北韓戰場,再次醒來的時候居然是在整潔幹淨的醫院,他趕緊詢問旁邊的醫護人員,才得知自己是從前線戰地醫院用飛機單獨轉來的危重病人,已經被送到國内的内蒙古標頭市部隊醫院治療,那時醫院是盡最大努力對他進行搶救的,他能活過來簡直是一個奇迹。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在醫院休養了一年之後,柴雲振的身體終于漸漸康複,但這僅限于是普通人的程度,身上無數的槍傷,燒傷就不說了,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右手食指。

柴雲振原本百發百中,是非常優秀的機槍手,但他現在再也無法扣下扳機了。

1952年4月,柴雲振領取了三級乙等殘疾軍人證,直接在醫院辦理了複員手續。他清楚地記得,那時候上級給他發了80元補助費,還有可以領1000斤大米的票據。

醫生囑咐柴雲振還是要多多休養。是以出院之後的他回了老家四川嶽池縣。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後來回憶此事時,柴雲振笑着說,那時候國家困難,能發這麼多東西,已經很知足了。

回鄉和家人團聚的柴雲振從此當了一個普通的農民,他先後擔任過大隊長、鄉長,公社黨委副書記等職。

三十多年裡,柴雲振默默地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無私奉獻,除了家裡人,他沒有和任何人說過自己曾經的戰績。比起炫耀自己的曾經,或許每一個老兵的心裡都更加遺憾自己無法再回部隊,沒辦法再為國家效力。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兒子是最了解自己父親情況的,柴兵榮趕緊拿着報紙回來問柴雲振:“爸,你看,這上面尋找的人是不是你喲?”

柴雲振接過報紙一看,報紙上寫着“尋找抗美援朝英雄柴雲正”。可能是柴雲振從沒想過索求榮譽,是以一看到名字不對,就搖搖頭說不是找自己。

柴兵榮努力給他解釋說:“你叫柴雲振,找的人叫柴雲正,‘振’和‘正’字音相近,而且事實與你的情況完全相同。你不妨去問一問,看找的是不是你。”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原本柴雲振對這事并沒有太放在心上,30多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東西,要是想要獲得名利,也不會等這麼長時間。

但耐不住家裡人和周圍鄉親的勸說,柴雲振還是認真寫了一封信給有關部門,信中訴說了自己情況。很快,有關部門派人下來調查,并照了不少照片送去部隊,讓當年共同戰鬥過的戰友辨認。

得益于柴雲振的信和照片,政府終于不用再大海撈針似的亂找了。經過重重複雜地辨認,部隊終于确定:這正是他們尋找多年的英雄!

找到柴雲振後大家才搞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沒找見他,是因為當年登記的時候,文書将柴雲振的“振”字寫成了“正”字。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柴雲振見到自己曾經的戰友和上司時,雙方都忍不住擁抱痛哭,時間已經走出了很遠,但戰争的記憶牢牢地刻在了他們的心裡,戰友之間的情誼,沒有經曆過是不會明白的。

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失蹤”三十三年之後找到了!這消息通過電波立刻傳遍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也傳到毗鄰北韓。

部隊立即召開大會對柴雲振表彰,中央軍委上司親自前來為柴雲振頒獎,這一刻,他終于領回了這枚遲到了30多年的勳章。

30多年前柴雲振被評為“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并獲得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獎賞“一級國旗勳章”等。當他領到這些獎章時,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秦基偉

之後原15軍軍長秦基偉特地将柴雲振請到自己家中作客,回憶往事。柴雲振這才知道秦基偉早就派人到山西、河北、安徽、山東、江西等十幾個省尋找自己30多年了,自己的行蹤事迹居然還被兩國上司人同時記挂,柴雲振對此無限感激。

最後,秦基偉問柴雲振有沒有什麼要求,組織可以幫他解決,柴雲振說:“老首長,我那一個班的戰士都犧牲了,隻剩下了我。我活在世上,應該代我的戰友們做點事,我自己對組織沒有任何要求。”如此樸實無華,又深明大義的老兵,是戰争年代國家最寶貴的财富。

後來柴雲振應金日成的邀請,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代表團的成員,前往北韓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35周年紀念活動。

期間,金日成兩次接見柴雲振,并給他頒發了“一級自由獨立勳章”。金日成說:“找到了柴雲振,曆史應該改寫過來,柴雲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北韓軍事博物館

之後柴雲振參觀了北韓軍事博物館和志願軍烈士陵園。在軍事博物館裡,翻譯官指着牆上懸挂着的一幅素描畫像對他說:“這就是柴雲振的‘遺像’。”還告訴他在當年的樸達峰陣地上為他埋了一座假墳,立了一塊碑。

柴雲振說:“哈哈,我還活着的呀!這‘遺像’我得帶回去!”取得朝方同意後,柴雲振親手把自己的“遺像”揭了下來,帶回來儲存在自己家裡。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柴雲振的“遺像”

柴雲振載譽歸國後,受到祖國人民的熱烈歡迎,所到之處都是鮮花、笑臉和贊譽。面對這一切,老英雄卻說:“榮譽屬于祖國和人民,我隻有多作貢獻來報答”。

柴雲振被選為四川省政協委員、縣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地位變了,他對黨和人民一顆赤誠的心沒有變。柴雲振年過古稀,仍老骥伏枥,壯心不已,在革命和建設的征途中譜寫着新的英雄篇章。

1984年,四川一農民寫信給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戰鬥英雄

2018年12月26日時,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安詳離世,享年93歲。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