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战役是中国人的立国之战,其中涌现了无数的战斗英雄,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黄继光,邱少云;还有让美国人都害怕的吴瑞林,和坦克“肉搏”的雷宝森,不一样的英雄事迹,但都带给我们一样的感动。

今天要说的这位士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以一人之力杀敌百余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级战斗英雄,还获得了志愿军特等功臣。但是战后失踪,不得已被追封为烈士。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为此朝鲜首相金日成寻找他数十年,邓小平全力协助,并特别嘱咐“就算是大海捞针也要把英雄找到。”到底是什么样的战士能让首相也耿耿于怀坚持寻找?他有着怎样的战斗功绩?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传奇英雄柴云振的故事。

1.从国民党到共产党

柴云振也是贫苦农民出身,1926年出生,是四川东北部岳池县人。柴云振小小年纪就给地主当长工,15岁的时候就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947年,那个时候柴云振22岁。就在他正为摆脱贫困生活苦苦挣扎时,全面内战爆发了,国民党把他抓去当了壮丁。

日子的苦难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柴云振的生活里,国民党军队里的官长贪污腐败,对士兵欺辱、打骂,甚至饿饭等现象都屡见不鲜。

柴云振十分厌恶,内心无法说服自己为这样的军队作战,所以每当与解放军作战时,他总是回避放枪,甚至干脆躲避起来拒绝参战。

后来柴云振回忆时说道:“淮海战争那会,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没有人有心思战斗,士兵们都在逃命。”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大雪天气,冷得遭不住,国民党又不供给粮食给士兵,士兵饿着肚子,个个无精打采,哪有心思打仗?这时共产党在前线用高音喇叭喊话,还把热气腾腾的馒头送到阵地上,国民党兵士几天吃不上东西,早就忍不住饥饿,在战场上一嗅到馒头的香味,阵地防线就全线崩溃,整营整连的官兵集体投共,去吃馒头了。”

就这样,柴云振所在部队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后来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45师警卫连。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柴云振所在部队作为二野渡江先遣队为全军开路。他自己是机枪手,冲在最前面。

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在长江北岸的千里防线上,我党百万大军驾着木船直冲南岸敌营。霎时敌人的防御工事就被摧毁,战场硝烟弥漫,炮火连天。

上岸后,部队突然被一处地堡阻住了前进的道路。柴云振悄悄前进,选择最佳位置架好机枪,利落的向暗堡里的敌人一阵狂射。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的射击功夫十分了得,敌人的暗堡没多久就哑火了,还不时传来受伤的哀嚎。有几个敌人丢下枪支想要后逃,但是没走几步就被柴云振一梭子子弹放倒。

柴云振见势一跃而起,冲上前去,对面的敌人已经丧失斗志,大部分都慌忙外逃。说时迟那时快,柴云振拧开手榴弹盖子猛拉导火索,一伸手将手榴弹扔过去,那些刚逃到暗堡门外几米远的敌人瞬时被炸翻在地。

这场战役,柴云振他们缴获了三挺重机枪和许多弹药,柴云振荣立二等功,成了渡江作战英雄。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渡江战役胜利后,15军划归四野指挥,全体指战员在秦基伟率领下转战华中华南及西南广大地区,狠狠打击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战斗中,柴云振多次荣立战功,终于在1949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朴达峰血战

1950年10月,26岁的柴云振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落地朝鲜没多久,他就跟随15军参加了战斗。

1951年5月,柴云振所在的部队十五军四十五师三营,在朝鲜金化的朴达峰对敌作战,担负阻击北上敌军的任务。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朴达峰在金化西南30多公里的地方,山峰林立,地势险要,且是敌军进犯金化的必经之地。战况十分凶险,联合国军利用飞机坦克、炮弹等重型装备,对志愿军发动猛烈攻击。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两军双方都有较大伤亡。

战斗进行到第六天,我军前沿阵地被敌占领,情况十分危急。45师134团副团长刘占华命令三营组织力量给敌人以阻击,营长武尚志命令7连9连剩余的40余人组成二梯队果断阻击。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情势危急,武尚志命令当天才由师警卫连补充到8连的班长柴云振带领七班战士,向占领我军主峰阵地的敌人发起反击,夺回阵地,堵住敌人进攻缺口。柴云振临危受命,没有一丝犹豫,带着这支敢死队就冲向战场。

柴云振和战友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前进,他们兵分两路,从左右两侧包抄敌人,随后发起猛攻,趁着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一行人快速占领了两个山头。

但是敌强我弱,柴云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敌军在稍作休整后立即发起反攻。美军的飞机在上空拼命扔炸弹,阵地上到处是爆炸声和炸飞的泥土、弹片、岩石、木棍。敌军的炮火攻击使包括柴云振在内的所有人都负了伤。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中间他们收到由8连接应他们的命令,柴云振这支小队得以回去休息,还没包扎完伤口,一个个地就都睡着了。

一觉睡醒后柴云振立刻跑到营长前请战,誓要消灭敌人。在得到领导的允许后,柴云振重新带领战士们冲上山头。

为了更有效地击溃敌人,在另外三名战友的掩护下,柴云振绕道从敌军占领的高地侧面迂回上山,潜入敌军阵营,快速击毙了敌军指挥官,然后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向敌指挥所里猛轰猛扫,这不要命的架势惊呆了众人,吓得敌军仓惶逃窜。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然而在这场战斗中,柴云振的战友陆续全部牺牲,他自己也多处负伤。孤身一人的柴云振不断对着敌人扫射,直至弹药耗尽。剩下的几个敌人见状,立即向他冲来。柴云振索性扔掉枪,同敌人展开殊死的肉搏战。

在肉搏中,他的右手食指被敌人咬断,头部、腰部多处负伤,昏死过去。

朴达峰阻击战,柴云振仅凭一个班,攻克了三个敌占山头,歼敌共二百余名,并捣毁敌指挥所一个,保卫了志愿军前线指挥部和后方医院的安全,为志愿军兵团顺利北移赢得了时间,对巩固我军阵地起了关键的作用。

战斗结束后,彭德怀司令给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发了感谢电。志愿军总政治部于1952年发布第一号命令,授予柴云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柴云振所在部队成为英雄部队,柴云振所在八连被评为“特功八连”。

柴云振被当做榜样在军队中宣传,被士兵们学习。在柴云振精神的鼓舞下,志愿军中相继出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著名英雄。

但是柴云振自朴达峰一战后就失踪了。

3.金日成的惦念

志愿军总部发给柴云振的英雄勋章无人领取,因为战争又丢失了很多文件和信息,和部队失去联络的柴云振也被认为已经牺牲。所以朝鲜画家根据柴云振战友的描述,画了一张他的“遗像”,悬挂在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供人们瞻仰纪念。此后几十年,一直没有柴云振的任何消息。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20世纪80年代初,朝鲜元首金日成访问中国,由邓小平、秦基伟等中央军委领导人陪同。在成都的时候,金日成和邓小平谈到了四川籍的志愿军英雄们,对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柴云振等四人印象非常深刻。

除牺牲的黄继光和邱少云外,赖永泽已经找到,只有柴云振依旧杳无音信。金日成在朝鲜寻找了30多年,在中国也多次进行寻找,但始终没有人能提供柴云振的准确情况,也不知柴云振是否已经牺牲。

所以金日成至今依然惦念着这件事,他说,这几位英雄人物的事迹已经列入朝鲜课本和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邓小平听后就问随同的秦基伟将军知不知道柴云振的情况,秦基伟回答说,由于当时伤亡和变化大,现在已经无法找到柴云振的详细资料了,只知道他当时伤势很重,被部队派飞机运送回国抢救治疗。为了抢救他,有关部门还请了专家学者会诊,转了好几个医院,结果转来转去,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听到这里,邓小平对金日成说:“你放心,只要柴云振还活着,只要他还在中国领土上,我们就一定能找到这个人的下落。”

之后,邓小平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在百忙之中还专门抽出时间过问这件事情。不久后,有关部门找到了柴云振当年的同班战友孙洪发,是他当年亲自把昏迷的柴云振背到后方医院的。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据孙洪发回忆,柴云振满嘴西南地方口音,有可能是西南一带的人。情况反映上去后,邓小平指示:“哪怕是大海捞针也要把柴云振找出来,在云贵川各省及至中心各大报纸刊登寻找英雄柴云振的启事,让所有了解相关情况的人提供线索,一定要找到英雄。”

所以不久之后,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内的许多报刊连续数天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寻找特等功臣柴云正”的寻人启事,原先的15军部队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位战斗英雄。

4.时隔33年的表彰

那么柴云振究竟去哪了呢?

柴云振昏死前的最后记忆是朝鲜战场,再次醒来的时候居然是在整洁干净的医院,他赶紧询问旁边的医护人员,才得知自己是从前线战地医院用飞机单独转来的危重病人,已经被送到国内的内蒙古包头市部队医院治疗,那时医院是尽最大努力对他进行抢救的,他能活过来简直是一个奇迹。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在医院休养了一年之后,柴云振的身体终于渐渐康复,但这仅限于是普通人的程度,身上无数的枪伤,烧伤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右手食指。

柴云振原本百发百中,是非常优秀的机枪手,但他现在再也无法扣下扳机了。

1952年4月,柴云振领取了三级乙等残疾军人证,直接在医院办理了复员手续。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上级给他发了80元补助费,还有可以领1000斤大米的票据。

医生嘱咐柴云振还是要多多休养。所以出院之后的他回了老家四川岳池县。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后来回忆此事时,柴云振笑着说,那时候国家困难,能发这么多东西,已经很知足了。

回乡和家人团聚的柴云振从此当了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先后担任过大队长、乡长,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

三十多年里,柴云振默默地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除了家里人,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自己曾经的战绩。比起炫耀自己的曾经,或许每一个老兵的心里都更加遗憾自己无法再回部队,没办法再为国家效力。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儿子是最了解自己父亲情况的,柴兵荣赶紧拿着报纸回来问柴云振:“爸,你看,这上面寻找的人是不是你哟?”

柴云振接过报纸一看,报纸上写着“寻找抗美援朝英雄柴云正”。可能是柴云振从没想过索求荣誉,所以一看到名字不对,就摇摇头说不是找自己。

柴兵荣努力给他解释说:“你叫柴云振,找的人叫柴云正,‘振’和‘正’字音相近,而且事实与你的情况完全相同。你不妨去问一问,看找的是不是你。”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原本柴云振对这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30多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要是想要获得名利,也不会等这么长时间。

但耐不住家里人和周围乡亲的劝说,柴云振还是认真写了一封信给有关部门,信中诉说了自己情况。很快,有关部门派人下来调查,并照了不少照片送去部队,让当年共同战斗过的战友辨认。

得益于柴云振的信和照片,政府终于不用再大海捞针似的乱找了。经过重重复杂地辨认,部队终于确定:这正是他们寻找多年的英雄!

找到柴云振后大家才搞明白,原来这么多年没找见他,是因为当年登记的时候,文书将柴云振的“振”字写成了“正”字。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见到自己曾经的战友和领导时,双方都忍不住拥抱痛哭,时间已经走出了很远,但战争的记忆牢牢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战友之间的情谊,没有经历过是不会明白的。

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失踪”三十三年之后找到了!这消息通过电波立刻传遍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也传到毗邻朝鲜。

部队立即召开大会对柴云振表彰,中央军委领导亲自前来为柴云振颁奖,这一刻,他终于领回了这枚迟到了30多年的勋章。

30多年前柴云振被评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奖赏“一级国旗勋章”等。当他领到这些奖章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秦基伟

之后原15军军长秦基伟特地将柴云振请到自己家中作客,回忆往事。柴云振这才知道秦基伟早就派人到山西、河北、安徽、山东、江西等十几个省寻找自己30多年了,自己的行踪事迹居然还被两国领导人同时记挂,柴云振对此无限感激。

最后,秦基伟问柴云振有没有什么要求,组织可以帮他解决,柴云振说:“老首长,我那一个班的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了我。我活在世上,应该代我的战友们做点事,我自己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如此朴实无华,又深明大义的老兵,是战争年代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柴云振应金日成的邀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的成员,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

期间,金日成两次接见柴云振,并给他颁发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金日成说:“找到了柴云振,历史应该改写过来,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朝鲜军事博物馆

之后柴云振参观了朝鲜军事博物馆和志愿军烈士陵园。在军事博物馆里,翻译官指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素描画像对他说:“这就是柴云振的‘遗像’。”还告诉他在当年的朴达峰阵地上为他埋了一座假坟,立了一块碑。

柴云振说:“哈哈,我还活着的呀!这‘遗像’我得带回去!”取得朝方同意后,柴云振亲手把自己的“遗像”揭了下来,带回来保存在自己家里。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的“遗像”

柴云振载誉归国后,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都是鲜花、笑脸和赞誉。面对这一切,老英雄却说:“荣誉属于祖国和人民,我只有多作贡献来报答”。

柴云振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地位变了,他对党和人民一颗赤诚的心没有变。柴云振年过古稀,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中谱写着新的英雄篇章。

1984年,四川一农民写信给政府: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战斗英雄

2018年12月26日时,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安详离世,享年93岁。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