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在提起陶朱公、沈萬三等人的時候相信我們一定會想起富可敵國這個詞。而徽商與晉商又是我國的兩大商幫,也正是由于他們擅長商業,是以兩大商幫裡的富翁可以說比比皆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徽商裡的代表人物——胡雪岩。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出生于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胡雪岩

胡雪岩在幼年的時候家裡十分貧窮,他便以幫人放牛為生。但胡雪岩貧不夭志,少年時即表現出誠信不貪的品德。小時候有一次給東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盡是白花花的銀子。他把牛拴在路邊吃草,将包袱藏起來,然後坐在路邊等待失主。幾個時辰後,失主才慌慌張張地找了來,胡雪岩問清情況後,從路邊草叢中将包袱取出交還給失主。這位失主原是杭州的大客商,不久,他又來到績溪,把胡雪岩帶到杭州學生意去了。

胡雪岩是一個十分聰慧的人,且對待事情認真,勤奮好學,從不為自己謀取私利。而且他還憑借着自己的膽大心細,自信誠實,在短短的時間内,便一躍成為了阜康錢莊的老闆了。鹹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岩從上海、甯波購運軍火、糧食接濟清軍,獲得左宗棠的信賴,被委任為總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饷,使阜康錢莊大獲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在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後,胡雪岩便利用自己的身份經常穿梭于甯波、上海等通商口岸。他在經辦糧台轉運、接濟軍需物資之餘,還緊緊抓住與外國人交往的機會,勾結外國軍官,為左宗棠訓練了約千餘人、全部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這支軍隊曾經與清軍聯合進攻過甯波、奉化、紹興等地。

1864年也就是同治三年時,清軍已經攻下了浙江。獲得的戰利品可謂是數不勝數,大小官員都将自己自己所掠奪來的财物存放在胡雪岩的錢莊裡。而胡雪岩也是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他利用這些财物作為自己的資本,積極從事貿易活動,還在各個市鎮設立自己的商号。這就是抓住了商機,商号經過數年的發展,使胡雪岩的家産已經超過了千萬。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在左宗棠任職期間,胡雪岩管理赈撫局事務。他設立粥廠、善堂、義墊,修複名寺古刹,收殓了數十萬具暴骸;恢複了因戰亂而一度終止的牛車,友善了百姓;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後财政危機等事務。胡雪岩是以名聲大振,信譽度也大大提高。

财富的積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胡雪岩的的确确有着經商的天賦,他的财富積累的速度幾乎是成倍的上漲。當時的太平軍被消滅後,胡雪岩的商号也是開進了杭州,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左宗棠籌辦軍饷和軍火。憑借着左宗棠和湘軍的威勢,胡雪岩也在各個省份設立了阜康銀号二十多處。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同時,胡雪岩也兼營藥材、絲茶等生意,開辦了至今仍在營業的胡慶餘堂中藥店,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是當時的"中國首富"。那時的阜康錢莊已經有了20多處分店了,雖然左宗棠對他的幫助很大,但胡雪岩也确實是左宗棠的一大助力。也正是因為輔助左宗棠有着很大的功勞,便被授江西候補道,還給他賜穿黃馬褂。可以說胡雪岩已經功成名就了,說他走上了人生巅峰也不為過。

但沒有什麼是永恒不變的,輝煌到了極緻也是到了該落幕的時候了。在光緒八年的時候,胡雪岩投資了兩千萬兩白銀用來開辦蠶絲廠。這使得生絲的價格不斷下跌,此時的胡雪岩已經有了要壟斷絲蠶貿易的苗頭了,他這樣做自然便有人不同意了。各個外商開始聯合起來抵制胡雪岩。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清末官員

這也代表着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内新絲數百萬擔,占據上風。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就是中法戰争爆發,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事已如此,胡雪岩已無回天之力。

第二年,由于自己寡不敵衆,廠子也被迫賣了出去,胡雪岩足足虧損了一千萬兩白銀,這對他來說可是個晴天霹靂。失去了相當于一半的家産,使他的各個産業的資金周轉出現了問題。胡雪岩這時已經進入了低谷期,可偏偏禍不單行,之前在他這裡存錢的各個官員想貪便宜,便開始了群起敲詐。

他是徽商代表,是清末“中國首富”,中外商戰破産,原因出乎意料

胡雪岩劇照

同年,清廷見胡雪岩開始走下坡路了,便對他的财産起了想法。先是讓時為閩浙總督的何璟、浙江巡撫劉秉璋密查胡雪岩資産,以備抵債。又革除了他的官職,還令左宗棠去追要欠款。在這多重壓力和打擊下,胡雪岩終究是破産了。

清光緒十一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貧恨交加中郁郁而終。本是全國首富,卻在多方勢力的包夾下被抄家,一生的努力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可悲可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