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VR和醫療結合,它能夠帶給整個醫療行業一些什麼樣的變革?它的發展會遇到哪些瓶頸呢?

VR醫療,輔助治療和醫學教育訓練雙管齊下
VR最大的特點就是沉浸感和互動性,它可以建構出一個完全虛拟的環境,讓使用者沉浸在其中,和虛拟環境中的人或者物進行互動。
是以VR最容易切入的就是對于那些心理疾病的輔助治療。傳統的心理治療需要心理醫生通過催眠等方式,将患者帶入到想象中的場景之中,然後對他們進行引導,來緩解心理上的各種情緒壓力。現在有了VR的話,可以将這些場景進行預先的可視化和标準測量設定,在
虛拟現實中創造出需要患者體驗的場景。對于被治療者來說,虛拟現實體驗讓他們懼怕的東西以一種真實而又安全的形式存在。之前有報道稱通過Gear VR在三小時内就成功幫助志願者戰勝蜘蛛恐懼症。除了恐懼症之外,VR還能夠輔助治療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症、自閉症等等各種心理方面的疾病。
其次就是醫學教育訓練。考慮到醫生這個職業是非常注重實踐教育訓練的,但是對于大部分實習醫生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機會接觸那些真實的病人,VR就很好的填補了傳統醫學教育訓練的這塊空白。在VR中,可以讓這些實習醫生借進入到虛拟空間中,在模拟的真實手術場景下,親自對着仿真模組化的人體進行手術學習。國内一些醫院已經開始試行VR視訊教學教育訓練。上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通過VR手術直播,讓全國各地的醫生帶着VR頭顯同步感受學習手術的全過程。
除此之外,VR在治療眼部的疾病以及燒傷後的疼痛管理等實體治療上也有顯著的成效。
VR+醫療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高盛在2016年的報告中預測,2020年VR/AR的市場規模将達到800億美元,其中在醫療保健領域市場達到51億美元,覆寫340萬使用者。當時,高盛表示全球約800萬醫生和緊急醫療救護員。其中在美國,約150萬醫療專業人員将是VR/AR技術的潛在使用者。
美國研究機構IndustryARC則認為,2014年VR/AR醫療健康市場總值約為12億美元,并到2020年将達25.4億美元,主要來自我們上面提到的模拟訓練以及康複治療兩大塊。
雖然國内的資料未知,但是根據美國市場作一個預估,國内的醫療健康市場體量必然不會低于上面的資料。而且對于十幾億國人來說,醫療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可以肯定的說,VR+醫療這塊市場的潛力巨大。
宏觀的市場給VR+醫療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VR發展的趨勢也預示着其在醫療上的應用前景廣闊。随着VR硬體發展的瓶頸期到來,之前做VR硬體的公司紛紛向行業應用轉型,整個VR行業的投資方向也從早期的裝置轉向内容和應用。現在這個時機,也是VR+醫療
創業的好機會。
同時,VR行業内的一些大公司也開始着手布局VR醫療市場,
HTC的子公司HTC(B.V.I)近一年來就持續向美國一家VR醫療公司Surgical Theater投資,已經累計投資達到1100萬美元。Surgical Theater專攻醫療領域的VR應用,它可以輔助醫生更好的準備精細度高的手術。去年10月,HTC就與上海創投斥資900萬美元參與了Surgical Theater的A輪
融資。
VR醫療應用的諸多問題仍待解決
就像VR其他行業應用一樣,VR+醫療也逃不脫VR發展的“怪圈”。首先就是基礎硬體裝置的體驗問題。如果要讓醫生或者被治療者長時間呆在虛拟環境中,很容易産生一些生理不适的症狀。而且雖然說VR在醫學上的應用很豐富,尤其是在心理治療方面頗有成效。但是考慮到治療的針對性和VR内容制作難度等各種問題,這種輔助治療方法在現階段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應用。
再就是VR醫療内容開發的難題。不像教育、遊戲或者娛樂這些産業,在内容上以趣味性為主。醫療行業需要的是嚴謹的專業知識和态度,是以對于内容的要求也就相應的提高。如果要開發出一套模拟的人體用來互動教育訓練,需要的是具備醫學+内容開發的複合型人才。而且考慮到醫學診斷的高精度要求,許多器官或者組織的模組化都要非常精細,不能有一絲的馬虎,是以現在的VR醫療應用更多的還是停留在戴着頭顯看VR視訊中。
不過這些問題也給VR+醫療指明了一個發展方向,就像高盛預測的那樣,“與消費者市場相比,使用VR/AR裝置的醫生數量相對較少。我們認為,更大的市場機會在于特定軟體,而不是所銷售的硬體。”對于那些想要在VR行業分得一杯羹的初創公司,在硬體發展的拐點時間内,不如先從開發醫療健康軟體入手。
醫療健康是關乎到每個人生命的大事,是以VR+醫療是個需要嚴謹對待的一個垂直應用領域,這也是很少有公司從這個口切入的原因。而且無論VR技術是如何便利現在的醫療,科技都隻是一種輔助方式,萬變不離其宗,最核心的永遠是那些專業的臨床醫生。
原文釋出時間:2016-11-04 18:21
本文作者:巫盼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