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用最簡單的話,講述最真實的曆史。

中國曆史上雖曾有無數個太監,但小德張是絕對是中國曆史上無數個太監中的另類,他還有一個特别響亮的名号——末代大總管。太監立于人群中本來就是一種另類,小德張卻是另類中的另類,他到底有什麼“不同凡響”的地方呢?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小德張

小德張是天津靜海人,自小家境貧困。講道理,貧窮人家孩子多得是,不到萬不得已,誰願做僞男人?天大的富貴也買不來男人的尊嚴,男人失去命根子,一切就像水中花。

小德張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不是為了修煉《葵花寶典》而自宮,他揮刀自宮隻是為了争一口氣。

十二歲那年,小德張走親戚,看見門口停了一輛漂亮的馬車,出于好奇的小德張便跑上去玩耍。這個天真爛漫的少年遭到了來自社會的毒打。受了刺激的小德張受了刺激回家問母親,怎樣才能發大财、出人頭地。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這還用說,在集權制度下,當然是在皇帝身邊當差最友善了,沒事收個小費啥的,比起種田要輕松多了。在當時靜海一帶,其實是盛産太監的,著名的太監頭頭李蓮英就是本地人。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個12歲的少年滿腦子想的都是發财、坐漂亮的馬車。

小德張心裡:讀書科舉,自己不是那塊料;打工,又怕吃苦。思來想去,小德張想一步登天,早點去到皇帝身邊當差。心動不如行動!第二天小德張跑到後面牛棚,拿了一根繩子,又拿起一把鐮刀,面露悲憤,揮刀自宮。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有舍才有得。他首先斬斷了男人的尊嚴,用一種尊嚴換取另一種意義上的尊嚴。在太後、皇上身邊人模狗樣地活着,住在紫禁城,是太後身邊的人,是奉天承運的伴天星,當然也是一種尊嚴。

能親手割掉自己命根子,絕不是一般人,小德張的道路當然也不同尋常。可是出人頭地還早着呢,小德張立足基層,在最卑微平凡的崗位默默耕耘,他侍奉的第一個人叫慈禧。

小德張頭腦聰慧,反應靈活,心眼也多,他将慈禧的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他侍候慈禧的時候,總比其他人多幾招。比如随太後出宮,得先看天氣,預測冷暖帶好衣服,并且攜帶着她日常最喜歡用的東西,察言觀色,一呼即到,一要就有,是以使得慈禧稱心如意,上司一開心,升職在所難免。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小德張起初是給太後管理八寶,也叫八寶總管。後來兼管服飾,也叫尚衣總管。晚上,慈禧屋内要有太監坐更,到小德張值更時總與别人不同,慈禧在裡邊睡覺,他就站在外邊,随時聽着動靜,後半夜困了,就站着打盹,可還是得豎起耳朵。

但凡聽到慈禧發出什麼動靜,立馬跪在地上用雙膝走路,避免有腳步聲,因為無法确定慈禧是否真的醒了。如果慈禧沒醒,他便把被子蓋好,又跪着出去。

這樣的奴才,當然讨主子歡心,很快小德張就成為清宮三總管之一,權勢僅次于李蓮英。不過這還不是小德張的巅峰時期,造就小德張巅峰權力的人名為隆裕。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隆裕、小德張

隆裕性格溫和,做事優柔寡斷,對小德張言聽計從,不誇張地說,小德張便是隆裕太後的化身。因為“太後”這個名分,是小德張幫她争取到的。在隆裕順利登上皇太後的寶座後,小德張的身份自然水漲船高。

1912年元月某天,小德張的一席話改變了國運。當然,在此之前他是收了袁世凱票子的。

他聽到隆裕說自己早就想過放手,但總感覺對不起先太後和先帝。小德張聽出了隆裕話外的意思,便開口:奴才認為,與其這樣強撐着,不如及早叫袁世凱去談判,免得生靈塗炭,況且,袁世凱一定會保證皇室的安全。

他13歲被人侮辱,揮刀自宮,成為末代大總管,就連隆裕也言聽計從

最後打出一副感情牌,奴才隻關心皇太後的身子骨和萬歲爺的安全。有此奴才,夫複何求?隆裕長長一聲歎息:我也累了倦了,退下來也好。

就這樣,在閑談中,一個公公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國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