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其中,李自成一部,建立了大順政權,年号永昌,推翻了明朝,而張獻忠一部,建立了大西政權,年号大順。
李自成和張獻忠本是一個戰壕裡的兄弟,并肩作戰,但是,為什麼後來各自為戰,不願同心協力了呢?
李自成如果和張獻忠聯合起來,一起對付滿清,強強聯手,不是實力更強嗎?他們為什麼沒有聯合一起呢?是一山不容二虎嗎?

最開始,李自成在闖王高迎祥手下當闖将時,張獻忠已經是和高迎祥平起平坐的人物,而李自成當時都不敢和張獻忠并排坐一起。
《明史張獻忠傳》記載:獻忠始與高迎祥并起作賊,自成乃迎祥偏裨,不敢與獻忠并。
可見,李自成的地位,當時比張獻忠低很多,根本不是一個級别的。
到了高迎祥戰死,李自成接替高迎祥當了闖王之後,勢力越來越壯大,李自成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張獻忠,對張獻忠開始蔑視,甚至李自成公開寫信威脅張獻忠,說羅汝才這些人都已經被我殺了,下一個就輪到你了,而張獻忠看到李自成這句話之後,非常恐懼。
《明史李自成傳》記載:自成既殺汝才、一龍,又襲殺養成,奪守應兵,擊殺袁時中于杞縣。獻忠方據武昌,自成遣使賀,且脅之曰:“老回回已降,曹操輩誅死,行及汝矣。”獻忠大懼,南入長沙。
由此可見,李自成和張獻忠是玩不到一塊的,也就是說,兩匹馬吃不到一個槽裡去,一山不容二虎。
那麼,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什麼不聯合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李自成和張獻忠互相有兼并之心。
當初,李自成兵敗投奔張獻忠時,張獻忠曾想對李自成下手,殺了李自成,李自成覺察到危險後,逃走了。後來,張獻忠兵敗,投奔李自成時,李自成也想殺掉張獻忠,羅汝才偷偷地放走了張獻忠。
張獻忠想殺李自成。
《明史李自成傳》記載:十二年夏,獻忠反穀城。自成大喜,出收衆,衆複大集。陝西總督鄭崇儉發兵圍之,令曰“圍師必缺。”自成乃由缺走,突武關,往依獻忠。獻忠欲圖之,覺,遁去。
李自成想殺張獻忠。
《明史張獻忠傳》記載:獻忠遂投自成。自成以部曲遇之,不從。自成欲殺之,汝才谏曰:“留之使擾漢南,分官軍兵力。”乃陰與獻忠五百騎,使遁去。
其二,李自成和張獻忠沖突尖銳。
李自成和張獻忠在攻下明朝鳳陽時,鬧了沖突,李自成和張獻忠鬧翻了,差點打了起來,從此,兩個人就各自為戰。
當時,李自成想和張獻忠要明朝皇陵裡的小太監和樂隊,但是,張獻忠不給,是以惹怒了李自成,兩人翻臉了。
《明史李自成傳》記載:自成從獻忠求皇陵監小閹善鼓吹者,獻忠不與。自成怒,偕迎祥西趨歸德,與曹操、過天星合,複入陝西。獻忠獨東下廬州。
其三,李自成和張獻忠眼光和格局有限。
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明末農民起義軍,既然是農民起義軍,自然有曆史局限,眼光和格局都非常短淺,不能高瞻遠矚。
因為争奪明皇陵裡的小太監和樂隊都能鬧翻,還談什麼長遠眼光呢?
如果李自成和張獻忠能強強聯手,滿清未必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