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鹹豐三年,洪秀全帶領号稱五十萬的大軍順江而下,奔襲金陵。

太平軍的沿江行軍途中,附近的百姓陸陸續續的加入到太平軍,勢力更為龐大。附近的九江、安慶迅速被太平軍攻破,鹹豐皇帝急令各地守軍前往救援,可是那時候的守軍早已經恐懼太平軍的兵威,洪秀全侵逼金陵不僅僅沒有受到有效的抵抗,而且金陵城外的清軍一一潰逃,放棄了對于金陵城的防衛。

等到了洪秀全逼近金陵的時候,金陵城僅僅剩下了兩萬清軍鎮守,可謂勢力單薄。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攻打金陵城的戰役進行了十天,此間太平軍在城外挖掘道地,城牆崩塌,太平軍順利拿下了金陵城,那些城内的清軍盡數戰死,金陵被改稱為天京。

太平軍從興兵反抗,到拿下金陵城,用了僅僅兩年的時間,江甯府金陵道乃是清王朝在江南之地經濟重心,還曾經是明王朝的國都,金陵城被太平軍攻占之後,極大的鼓舞了太平軍的勢力,大家士氣高漲,太平軍也開始準備西征和北伐戰役。

太平軍在金陵建都之後,出兵攻占揚州和鎮江,鞏固了長江沿岸的防守。清軍火速征調軍隊,準備圍攻已經改名為天京的太平軍大學營。同時清軍将領向榮在明孝陵組建江南大營,琦善在揚州外圍建構江北大營,抵抗太平軍繼續入侵清王朝領地。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北伐軍以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為統帥,帶領兩萬大軍發動北伐戰役。

在北伐軍行進之前,洪秀全、楊秀清力主速戰速決,直接侵逼北京。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太平軍之是以能夠占據南京,正是因為不拖沓攻城,一城不下,轉攻另一城。

這種靈活作戰的方案,不僅僅讓他們從廣西那個貧瘠之地沖殺出來,還讓他們占據了金陵。

北伐軍的原先戰略計劃為從揚州直接出兵,途徑山東,進攻北京。當時駐守在清江浦的清軍按察使查文經大肆散步謠言,佯裝清軍已經征調十萬大軍從清江浦南下進攻天京。李開芳、林鳳祥信以為真,害怕和清軍主力軍隊正面沖突,轉而帶領太平軍迂回到了河南境内。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一路上太平軍連破滁州、濠州、歸德,兵鋒直指開封。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抵達開封的太平軍無法攻下開封,隻能急行軍繞開開封的清軍,轉而西行抵達泗水。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在泗水河岸的太平軍正準備渡河,清軍沖殺過來,那些沒有來得及渡河的千餘人軍隊轉而南下進攻河南各地。已經成功渡河的太平軍則将目标放在了清軍的重要據點懷慶,懷慶這個地方擁有大量的軍資,拿下這裡能夠讓太平軍得到極大的補給。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懷慶知府餘炳焘手中僅僅隻有三百多的清軍駐守懷慶,形勢一片危急。餘炳焘急忙從懷慶城中征募勇猛壯士三千多人登上城池駐守,抵擋太平軍的入侵。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李開芳為了全力拿下懷慶,補充軍資,利用炮火不斷的攻城,城牆坍塌。忽然迎面吹來一陣狂風,周圍火勢急速蔓延,很快撲向了太平軍。餘炳焘趁亂之際,下令士兵修補城牆,守住了懷慶。

恰逢此時,清王朝從山東、北京兩地征調六萬大軍救援懷慶。李開芳依舊苦于圍城,無法拿下懷慶城,城内的糧草斷絕,形勢再度危急。而李開芳在圍城六十日,久無進展,遂下令放棄了對于懷慶城的圍攻,帶領太平軍進入了山西。

太平軍急行軍挺近山西,山西境内的清軍毫無準備,晉州、平陽、潞城、武安等地一一被破,太平軍順利進入了河北境内。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此次北伐軍繞行,可以說是大大拖延了時日。

北伐軍的原意為跨山東,渡黃河,直接侵逼京師,瓦解清王朝對于全國軍事力量的控制權和指揮權。可是北伐軍先是進入了河南境内受阻,後又繞行山西境内才進入了河北境内。如此一來,清軍又有足夠的時間在京畿之地征調清軍防衛河北和北京地區。

進入河北之内的太平軍依舊在四處征戰,無法直接逼近北京城。當太平軍以犁庭掃穴之勢抵達保定的時候,整個北京城都為之一震。

鹹豐皇帝急忙下令派遣兩路大軍前去攔截太平軍的不斷逼近:

勝保軍隊:勝保帶領軍隊駐守深州

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帶領軍隊駐守保定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面對清廷的兩路大軍,太平軍放棄了對于深州和保定的強攻,轉而攻打天津,同時在楊柳青---獨流---靜海一帶屯兵駐守,想要直接繞過清軍在深州和保定的防禦,直接威脅北京。

為了能夠攔截太平軍威脅北京的意圖,勝保和僧格林沁急忙帶領軍隊追擊奔襲天津而去的太平軍,防止太平軍攻下天津。

他們兩個人采用圍魏救趙之計,想要解除太平軍對于天津的圍攻。

勝保帶領軍隊圍攻靜海,切斷太平軍的退路

僧格林沁帶領軍隊駐守在天津西北的楊村鎮,防禦太平軍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從初春到隆冬,北伐軍已經征戰半年之久,北方地區天氣寒冷,士兵凍傷者漸漸增多,糧食補給也開始漸漸供應不足,北伐軍的士氣也越來越低落。

鹹豐四年正月,李開芳帶領太平軍放棄了在楊柳青---獨流---靜海一帶的防禦,帶領北伐軍全力南撤,準備進入山東境内。在太平軍南撤到阜城的時候,清軍将領勝保、僧格林沁帶兵追擊,在阜城主動進攻南撤的太平軍,北伐軍三大統帥之一的吉文元戰死在阜城。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遠在天京的洪秀全此時才意識到了事态的嚴重,一旦北伐軍南撤,清軍勢必會奮起追擊,直逼天京。洪秀全和楊秀清急忙征調一萬多的援救增援正在南撤的北伐軍,想要挽救局勢。

北伐援救一路攻破郓城、莘縣、堂邑,奔襲千裡之地,軍資匮乏,想要急速拿下素有“漕運咽喉”的臨清,這裡藏有大量的物資。然而北伐援軍在攻破臨清的時候,清軍焚燒了臨清城内所有的糧草,俨然成為了一座空城。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為了能夠防止準備南撤北伐軍和北伐援軍順利會合,僧格林沁帶領大軍繼續圍攻困在阜城的北伐軍。而勝保則帶領着清軍南下攔截北伐援軍,面對清軍的攻勢,北伐援軍主動放棄了援救計劃,棄守臨清南撤,被沿途的清軍擊潰,形勢再度危急。

李開芳和林鳳祥的北伐軍被困于阜城良久,太平軍奮勇沖殺打破清軍的防禦,在成功突圍之後再次被困,李開芳帶領軍隊被困在馮官屯,林鳳祥帶領軍隊被困在西聯鎮。洪秀全再一次派遣燕王秦日綱帶領軍隊北上救援,再次被清軍在舒城擊敗,退回了天京。

林鳳祥軍隊數量少,被困半年,苦苦支撐。僧格林沁眼看太平軍已經窮途末路,遂下令對困守在西聯鎮的林鳳祥發動了進攻,活捉林鳳祥,押回了北京。

清軍此次大勝,僧格林沁被派往馮官屯和勝保一起圍攻李開芳的軍隊。然而李開芳的軍隊皆為精銳部隊,僧格林沁和勝保兩個人久攻不下,遂下令掘河淹城,将運河的河水攔河築壩灌進了馮官屯,活捉李開芳,押往北京。

地圖上的戰争:太平軍2萬大軍北伐,北伐主帥盡數被殺

太平軍兩個主帥盡數被殺,也意味着北伐軍的徹底覆滅。

對于剛剛橫掃清軍,占據南京的太平軍來說,這樣的結局無疑是一場重大的打擊。此後的清軍就像一把巨斧在一步步的砍向在天京定都的太平天國政權,無論這個過程有多麼的漫長,多麼的艱辛。

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曾經所向往的那個太平國度,其實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改變他們的生活。相反,他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剝削和壓迫中,能夠留給他們選擇的也僅僅是隻有兩條,或是選擇反抗,或者選擇沉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