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打南韓,為何在即将勝利時全線崩潰?不僅僅是仁川登陸惹的禍

二戰期間,北韓半島被日本侵占,日本投降後,美國和蘇聯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别占領了北韓半島南部和北部。後來南北分别建國,北韓半島由此分裂。當時“大韓民國”的總人口為2100萬,北韓的總人口為900萬。李承晚認為這是個巨大的優勢,加上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援,是以他當選“大韓民國”的總統後,就瘋狂叫嚣“北進統一”,不斷制造緊張局勢。

北韓打南韓,為何在即将勝利時全線崩潰?不僅僅是仁川登陸惹的禍

受李承晚影響,他手下那幫官員們也一個個狂得不行。1949年7月17日,時任“大韓民國”國防部長的申性模在仁川發表演說時聲稱:“我們的軍隊正在等着我們總統的指令。隻要他一聲令下,我們就會在一天之内占領平壤和元山。”口氣之大,實在令人詫異。和李承晚相比,金日成則要内斂的多,也更能沉得住氣。他不聲不響地把北韓人民軍發展到了十萬之衆,并在蘇聯的幫助下完成了換裝。

北韓打南韓,為何在即将勝利時全線崩潰?不僅僅是仁川登陸惹的禍

此時北韓人民軍的實力已經遠遠超出了韓軍,金日成認為時機已到,于是在1950年6月25日夜間,指揮7個師的兵力越過三八線,向韓軍發起了猛攻。李承晚和其手下雖然雖然平時叫嚣得很厲害,但戰争一開始,韓軍就在北韓人民軍的猛攻下崩潰了。開戰第一天就丢掉了古都開城;第二天又丢掉了議政府;第三天更是連漢城也丢了。成批成批的韓軍沒命地奔逃,隻恨爹媽少給了兩條腿。

北韓打南韓,為何在即将勝利時全線崩潰?不僅僅是仁川登陸惹的禍

韓軍敗得如此迅速,大大超出了美國人的意料,為了維護自己在北韓半島的利益,美軍開始出兵介入北韓戰争。1950年7月5日,史密斯中校率領的美步兵第24師的先頭部隊在水原與北韓人民軍第四師團相遇,一交手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幾乎被全殲。7月7日,北韓人民軍乘勝發起大田戰役,美24師再次慘敗,師長迪安也被俘虜了。北韓人民軍繼續長驅直入,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解放了北韓半島90%的土地和92%的人口,并将美韓聯軍壓縮在了釜山地區,勝利在望。

北韓打南韓,為何在即将勝利時全線崩潰?不僅僅是仁川登陸惹的禍

然而不料戰局突變,麥克阿瑟和沃克指揮美韓聯軍發起了猛烈的反撲,北韓人民軍抵擋不住,一路潰敗,連平壤都失陷了。不少人把北韓人民軍的失敗歸結于仁川登陸,其實早在仁川登陸之前,北韓人民軍的敗局就已經注定了。戰争爆發一個月後,北韓人民軍雖然勢如破竹,但金日成卻在戰略方針上出現了嚴重失誤,一味追求擴大領土占地盤,幾乎每次戰鬥都是直線平推,極少迂回包抄。這樣一來,戰鬥就打成了擊潰戰,敵人的有生力量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北韓打南韓,為何在即将勝利時全線崩潰?不僅僅是仁川登陸惹的禍

反觀北韓人民軍,雖然在表面上占了不少地方,但卻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洛東江戰役中的損失尤為慘重。到8月初的時候,北韓人民軍已經損失了58000多人,第一線雖然還有11個師的編制,但總兵力僅有69000多人。而且火炮損失了将近一半,炮彈也幾乎告罄,坦克也僅剩下了40輛。而此時的“聯合國軍”總兵力有多少呢?将近20萬!兵力幾乎是北韓人民軍的3倍,此外還有上千架的飛機、數不清的坦克和軍艦。這樣的兵力和火力對比,就算沒有仁川登陸,北韓人民軍也是敗局已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