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總裁
克裡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日前發表
博文《應對加密世界的陰暗面》(Address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Crypto World),從加密貨币可能導緻的危險開始說起,提出應對加密貨币威脅的方法:以區塊鍊技術本身對比特币進行監管,并開展密切的國際合作。
拉加德表示,可以帶來巨大收益的區塊鍊技術甚至讓各國央行都開始考慮發行數字代币(digital tokens)。盡管區塊鍊技術潛力巨大,但她指出,現在加密貨币充滿吸引力也同樣導緻其危險性。比如全球最大的黑市交易網站AlphaBay關閉前,通過加密資産進行的交易規模超過了10億美元。是以,匿名交易的性質很可能讓加密貨币成為用以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工具。此外,加密貨币還會催生全球金融穩定性方面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拉加德提出“以毒攻毒”,用能夠促進加密貨币的技術來對其自身進行監管。比如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讓線上交易的雙方進行資訊共享,而政府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料來進行資源配置設定,并減少入跨境交易方面的逃稅問題。另外,生物識别技術、人工智能和密碼技術可以用于加強加密貨币的安全性,實時識别可疑交易,有助于執法機構迅速采取行動。
拉加德還展示了國際組織和各國機構在加密經濟安全建設方面的進展,包括各國聯合進行監管與執法,以及為了立法做出的努力。
加密貨币所引發的讨論如火如荼。除了拉加德之外,近日許多國際組織也紛紛發聲,如
歐洲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都展現出國際對加密經濟的密切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即将到來的G20峰會也将加密貨币列入議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3-15
本文作者:詠儀
本文來源:
36Kr,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