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整編74師為何在孟良崮全軍覆沒?黃百韬戰前的這番話道破了原因

整編74師的前身是國民革命軍第74軍,抗日戰争時期,74軍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幾乎打滿全場,屢立戰功,被譽為抗日鐵軍。抗戰勝利後,74軍被改編為74師,看起來似乎降格了,但人數依然維持在32000人左右,又換了美械裝備,是以戰鬥力不降反升,一躍成為國軍頭号王牌。此時許多人都把目光瞄向了整編74師師長的寶座,最終黃埔四期出身的張靈甫戰勝了黃埔三期的師兄李天霞,成了整編74師的首任師長。

整編74師為何在孟良崮全軍覆沒?黃百韬戰前的這番話道破了原因

解放戰争爆發後,張靈甫率整編74師從南京出發,一路連戰連捷,先後攻占了淮安、淮陰和漣水等地,為老蔣立下了不少戰功,不久後又被顧祝同調到山東戰場作戰。此時在山東境内的國軍共有25個整編師45萬餘人,而華野僅有27萬多人。盡管兵力占據絕對優勢,但顧祝同依然謹小慎微,嚴令各部“穩紮穩打,滾筒前進”。

整編74師為何在孟良崮全軍覆沒?黃百韬戰前的這番話道破了原因

老實說,顧祝同的這個作戰方針還是十分穩妥的,數個整編師一起行動,大大減小了被我軍分割圍殲的風險。然而這樣一來,無形中就拖慢了行軍速度,有時每天隻能前進十幾裡,張靈甫對此十分不滿。于是他依仗老蔣的寵信,置顧祝同的指令于不顧,率領部下一路狂飙,先後攻取了垛莊、楊家寨、馬牧池和孟良崮等地,兵鋒直逼華野指揮部所在地坦埠,把給他擔任側翼掩護的黃百韬和李天霞都甩在了身後。

整編74師為何在孟良崮全軍覆沒?黃百韬戰前的這番話道破了原因

黃百韬見張靈甫孤軍突進,華野數個縱隊又有南下的迹象,就打電話給他說:“鐘麟兄,你不要沖得這麼快嘛!你如果後撤一點,控制天馬嶺,我、你、霞公(李天霞)三點成線,共軍就無隙可鑽,拿我們沒辦法了。”不料張靈甫卻不屑地說:“煥然兄,共軍現在已是風聲鶴唳,哪裡還有膽量和我軍決戰呢?如果畏首畏尾,勢必贻誤戰機!” 不僅如此,他還偏偏放棄了天馬嶺,率部上了怪石嶙峋的孟良崮。

整編74師為何在孟良崮全軍覆沒?黃百韬戰前的這番話道破了原因

黃伯韬實在看不下去了,又打電話給張靈甫:“鐘麟兄,你那個師裝備重,車輛多,怎麼能去孟良崮呢?孟良崮無遮無蔽,無水無草,部隊怎麼辦呢?”張靈甫聞言說道,“我就是要以74師為誘餌,吸引共軍來決戰,以求全功!”話說到這個份上,黃百韬也不好再勸了。最終整編74師在孟良崮陷入華野重圍,張靈甫兵敗身亡。

整編74師為何在孟良崮全軍覆沒?黃百韬戰前的這番話道破了原因

那麼整編74師為何會全軍覆沒呢?除了友軍救援不力外,張靈甫本身也有很大問題,黃百韬早在戰前就點了出來。一個是“沖得太快”,正是因為沖得快才成了突出的孤軍,給了華野包圍的機會;二是孟良崮“無遮無蔽,無水無草”,孟良崮怪石嶙峋,根本就無法挖掘戰壕,74師官兵在華野的炮擊下傷亡慘重;另外74師裝備的重機槍多為水冷機槍,打一段時間就需要加水冷卻,而孟良崮上卻沒有水源,以緻于重機槍後來都成了擺設,74師的戰鬥力是以大受影響。而這些不利因素,黃百韬在戰前都曾提醒過張靈甫注意,但他驕橫自大,聽不進别人的意見,愣是把74師帶進了絕地,自己也兵敗身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