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初期,此名将開發東北有大功!為何55年僅授少将軍銜?

1955年授銜,綜合了我軍各時期将領的戰功及資曆、對軍隊建設的貢獻,考量因素非常全面。有一位耳熟能詳的名将,在解放戰争早期貢獻非常大,是我軍進軍和開發東北的主要将領之一,幫助我軍逐漸掌握了全國戰場主動權,但最後僅僅獲得少将軍銜。這個軍銜看起來似乎有些低,但仔細了解一下會發現,授予少将其實也是合情合理,此人究竟是誰呢?

解放戰争初期,此名将開發東北有大功!為何55年僅授少将軍銜?

這位名将就是曾克林。1945年日軍戰敗後,全國軍工最發達、農業基礎最好同時也是國民黨軍實力最弱的地區,無疑就是東北面積廣大的黑土地。全國各戰區國共力量交錯争奪,唯獨東北由于近代曆史因素,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寶地,也是國共之間的真空地帶。軍委敏銳決策,要搶在國民黨軍之前占據東北有利位置,同時接管日本關東軍遺留武器,就此建立全國戰略反攻基地。很大程度上來講,能否盡快順利搶占東北,事關解放戰争的最後結局。

解放戰争初期,此名将開發東北有大功!為何55年僅授少将軍銜?

曾克林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為人忠厚久經考驗,深得軍委信任。45年8月我軍決定進軍東北時,需要從北方各地快速抽調兵力。華北地區距離東北最近,而此時曾克林正擔任我軍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抗聯周保中部跟随150萬蘇聯紅軍,已經先期打回東北,但是兵力有限急需大股部隊迅速進駐。曾克林奉命帶領兩個團2000多人緊急進軍東北,顯然成了及時雨。短短兩個月時間,曾克林又率出關幹部在吉遼發展了近2萬人的隊伍,成了早期我軍在東北的主力部隊之一。我軍後來能發展起東北野戰軍這樣的戰略大軍,和曾克林将軍的早期貢獻有着很大關聯,曾克林在東北功不可沒。

解放戰争初期,此名将開發東北有大功!為何55年僅授少将軍銜?

不過客觀而言,45年率先領軍進入東北,已經是曾克林在解放戰争中最大的功勞,此後他的軍事生涯跟東北我軍一衆名将比起來,則相對顯得有些普通。曾克林部隊進入東北時,蘇聯對于國共雙方的态度尚不明确,與我軍關系時遠時近,早期并未将急需的日械提供給東北部隊。曾克林給軍委的彙報中卻過于樂觀,認為其他部隊應當盡快出關,東北有充足的日軍武器可以使用,建議其他奔赴東北的部隊輕裝簡從,不必帶落後的武器裝備。結果由于蘇聯态度反複,我軍到達東北的10餘萬官兵多半沒有武器,出現“徒手士兵”的尴尬狀況,給早期東北作戰造成了困難。

解放戰争初期,此名将開發東北有大功!為何55年僅授少将軍銜?

而在軍事指揮能力上,曾克林并不擅長調動大規模部隊作戰,戰績很一般。雖然在東北最多時統兵近10萬人(軍權相當于後期的兵團司令級别),但在東北解放戰争期間,曾克林先後5次被上級調低職務使用,先後變為3縱司令、7縱副司令、師長、空軍混成旅長。是以到了1955年授銜時,從多方面因素考量,曾克林被授予少将也是合理的。老将軍與2007年病逝,時年9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