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在上世紀偉大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戰争征程中,無數革命先輩抛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終于打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在這條艱苦卓絕的道路上,很多革命情侶顧大家,舍小家,為了正義的事業,年紀輕輕,勇戰沙場,英勇赴義,用熱血澆灌革命愛情的紅色花朵,綻放在祖國的漫山遍野。抗日戰争時期的大青山突圍中,我軍犧牲了一對進階别的上司人陳明、辛銳夫婦就是其中一對革命夫妻。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陳明,原名陳若星,字少微,出生在福建龍岩縣(今龍岩市)東肖區龍聚村一個莊戶人家,在學校讀書期間,便在老家與鄧子恢等進步青年一起,發起組織了“奇山書社”,參加者達二百餘人,後創辦《岩聲》報以“改造舊社會,宣傳新文化”為使命、公開向舊世界宣戰,擔任主編的陳明激濁揚清,奮筆呐喊,号召衆生“不鬥而生,不若鬥而死”,1925年秋便入黨。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随後,陳明參加北伐戰争,擔任北伐東路軍宣傳部長,受組織派遣成立福建省臨時委員會,陳明任書記。1928年1月,福建臨時省委在廈門召開了緊急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在這次會議上,陳明主動讓賢,改任省委宣傳部部長。不久,任代理省委書記,後前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班第三期學習深造,畢業回國,進入中央蘇區,擔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宣傳科長,後随中央紅軍參加二萬五千裡長征。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抗日戰争期間,陳明任八路軍随營學校政委(随營學校又稱“抗大”六大隊,陳明為六大隊政委)、一一五師政治部宣傳部長、山東分局黨校副校長、山東抗日促進會常委、山東分局政府工作部部長、山東省戰工委(即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副主任兼秘書長、山東分局政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要職。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辛銳,原名樹荷,章丘市辛寨人,1918年生于山東濟南,父親辛葭舟是一個銀行家。“七·七”事變後,辛葭舟參加抗日活動,他家成了八路軍的地下聯絡點。辛銳是辛葭舟的大女兒,在中學讀書時,繪畫、書法頗有功底。她16歲那年,創作的繪畫和木刻作品,還在濟南舉辦過美展。在父親影響、教育下,她參加抗日工作,宣傳抗日救亡。并于1938年和妹妹一道到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參加了八路軍,在部隊從事革命文藝宣傳工作并入黨。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多才多藝的辛銳在八路軍這個革命大熔爐中如魚得水。她創作了一幅題為《我送哥哥去當兵》的宣傳畫,畫的是一位農村姑娘,給報名參軍的哥哥戴大紅花,形象生動逼真,得到軍民贊美,有力的配合了參軍運動。她集編、導、演于一身,工作十分忙碌。為了更有力的宣傳抗日救國,劇團在經常編演小型曲藝、歌舞的同時,也排演像《血路》、《雷雨》這樣的大型劇目。山東分局建立了“姊妹劇團”,辛銳擔任團長、分局秘書、省婦聯秘書等重要職務。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這時,陳明是著名的筆杆子、革命理論家,他一次次慷慨激昂的演講,不僅激發了辛銳對革命工作的熱情,也讓她對陳明心生仰慕。1941年3月8日,懷着對革命事業的共同堅守,兩人結為革命夫妻。然而,戰争年代的夫婦忙碌的工作,使得兩人聚少離多,短暫的相遇就顯得異常珍貴。在辛銳懷孕時,工作之餘,陳明帶着她滿山找酸棗吃,告訴她:“等到革命勝利了,咱們回老家龍岩,那裡有橘子、枇杷,還有農家腌得香噴噴的酸菜,味道可好哇。”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然而,正當這對革命夫婦暢想着自己和家庭美好未來的時候,他們結婚半年多之後的1941年11月,日僞集結五萬兵力,向沂蒙山區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妄圖一舉消滅我山東黨政軍上司機關和駐沂蒙山區之主力部隊,慘烈的大青山突圍戰打響了,由于電台發生故障,情報錯誤,根據地部分機關人員轉移時誤入日軍包圍圈。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陳明是突圍隊伍中的最高上司人,原本應該在抗大一分校學員的掩護下撤退,可為了讓戰友們成功突圍,陳明放下筆杆子,拿起槍杆子,帶領戰鬥力量沖在前線,不幸雙腿負傷。當時一個警衛員想要背着陳明撤出戰場到安全的地方去,陳明知道自己受了重傷,不想拖累警衛員,就說:“你趕緊跑,咱多活一個是一個”。說完陳明對着圍上來的鬼子連開兩槍,打死了兩個鬼子,而他把槍膛裡的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他将自己的熱血灑在了沂蒙山上。時年39歲。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就在陳明犧牲的當天,懷孕的妻子辛銳在突圍戰中身負重傷,雙腿膝蓋被打碎,劇團小演員徐興沛來護理她,小徐一見她傷這樣重,眼淚奪眶而出,他緊緊抓住辛銳冰涼的手,哭着說:“團長,您受傷了!”辛銳慢慢睜開眼,輕輕地說:“小徐,别難過,革命就免不了流血犧牲。”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徐興沛和二所同志将辛銳送到大青山正北火紅峪村養傷,藏在一個陰暗的山洞裡,而她并不知道丈夫陳明犧牲的消息。為盡快幫助辛銳治好傷,村民們把結婚蓋的被子和家裡舍不得吃的糧食拿出來,用山上采來的中草藥為辛銳洗傷口,通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她的傷勢慢慢好轉。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這一天,一股日軍突然來火紅峪一帶搜山,二所同志準備擡着辛銳準備突圍。山路崎岖,行走艱難,他們剛跑出150米,敵人就追上來了,機槍打得擔架附近的石頭直冒火花,辛銳見形勢危急,擔心二所同志擡着她會受更大損失,大喊:“放下我,你們快走!”擡擔架的同志堅決不肯。辛銳急了,厲聲指令:“我用手榴彈掩護你們突圍,要執行指令!”她朝敵人扔出第一顆手榴彈。二所同志忍痛放下她,趁硝煙向東南方向突了出去。鬼子發現了她:“女八路!女八路!抓活的。”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辛銳咬緊牙關,面對沖上來抓捕自己的日軍,她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她為抗日戰争的勝利,流盡了最後一滴血,23歲的辛銳,告别了自己深愛的這個世界。在她犧牲的地方,村民修墳立碑以作紀念。三年後,辛銳的墓上長出了一棵闆栗樹,枝繁葉茂,開花結果。人們都說,這棵闆栗樹就是陳明的化身,一直呵護在妻子身邊,彌補生前沒能相守的遺憾。

大青山突圍犧牲最進階别一對夫婦,新婚才半年,戰場雙雙以死殉國

建國後,為了紀念這對抗戰中英雄犧牲的八路軍進階幹部,當地人民把這對年輕的夫婦遺骨遷入烈士陵園,在松柏夾道、大氣莊重的中軸線東側,陳明、辛銳合葬墓就靜靜地矗立在這裡。六面亭柱型的陵墓掩映在冬青茂密、流翠泛碧間。筒瓦覆頂,檐角上翹,頂部綴以五面紅旗組成的圖案,整座陵墓精美莊重。“雙烈合葬、流芳萬代”“學習陳明同志為抗擊日軍侵略者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一句句簡短而又有力量的話語訴說着這對夫妻的英勇壯舉,無數瞻仰者無不被他們不怕犧牲、一心為國的事迹而感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