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我國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清朝整個發展史上的巅峰時期,至今在民間還流傳着有關康熙和乾隆這爺兒倆的宮廷戲。這其中,在乾隆皇帝當政時,出現了一位大奸臣,這位大奸臣說出來大家都熟悉,他就是惡名卓著的和珅。幾乎在整個乾隆皇帝的戲中都有和珅的影子,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的奸臣最終也沒有得到善終。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在乾隆的兒子嘉慶登基後,和珅最終因A錢而被查處,最後自缢身死。而他生前所A錢的财物也被朝廷充公,是以,曆史上也曾有這樣的評價:“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但是,這樣的一位奸臣在獄中之時,竟還暗中安排了自己的身後事,據說,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這是什麼事能讓和珅臨死前還如此挂念呢?隔壁的囚犯是誰?他有那麼大的能耐麼?要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得從和珅當年被查入獄時說起。乾隆時代的和紳,他在朝野的惡名幾乎舉國皆知,但這樣的奸臣,難道乾隆會不知道?當然知道!但是乾隆皇帝為啥不查處和珅呢?因為和珅“合他的口味”。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大家都知道,曆史上的乾隆皇帝曾幾次下江南巡訪,其實那不是“巡訪”,是吃喝玩樂去了。但是要去玩得要銀子呀!乾隆乃是天子,他總不能自己去到民間搜刮銀子吧!是以,和珅充當了乾隆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選。而乾隆有了和珅這樣的“小金庫”,便可以為所欲為,暢遊天下了。

但是,這樣的揮霍終究會使民窮庫空,這或許也是“康乾盛世”走向衰弱的主要原因吧!是以,嘉慶登基後,立馬得查處和珅,但是,當時和珅在朝野上下根基很深,連嘉慶想動他都忌憚三分呢!後來,嘉慶聯合大臣朱珪與王傑才扳倒和珅,并對他進行了徹查,這一查可不得了!牽扯了很多人,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人,他便是當時的軍機大臣福長安。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大家可别小瞧他哦!其官職大倒還沒什麼,關鍵是他可是正宗的“皇親國戚”。他的父親是乾隆最信任的名将、也是當時的國舅爺傅恒,姑姑便是富察皇後,哥哥是擁有重兵的福康安!這樣的背景,也使得福長安得到和珅的“重用”,他成為和珅之下的“二号人物”,私下裡,和紳與他的關系也很好。

是以,嘉慶得知福長安的A錢實情後,非常生氣,下令将和珅與福長安一并押入大牢。可事有湊巧,這哥倆竟然被關在了相鄰的兩間牢房裡,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和珅臨死前,為啥會将自己的身後事托付給隔壁的囚犯,因為和珅知道,福長安不會死!這在我們農村有句俗話叫“打斷骨頭連着筋”。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就憑福長安的背景,嘉慶斷然不會處死福長安!不然也太對不住他老子了。是以,和珅敢對他寄予重托。但是,和紳到底要福長安幫他辦件什麼大事呢?在這裡,大家可别想歪了。絕對不是為了金錢财物,因為和珅珅楚,自己都要死了,錢已是“身外之物”,他是挂念着一個人,這個人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自己的侄兒豐紳宜綿。

在這裡,也許會有人問:他自己的親兒子都不管,怎麼還會惦記着自己的侄兒呢?這裡有個原由,和珅知道,他自己的兒子豐紳殷德不會死,因為豐紳殷德也是“皇親國戚”,他的妻子娶的是十公主,再怎麼樣,嘉慶不會殺了豐紳殷德。而豐紳宜綿則不然,他父親早喪,很小便由和珅撫養。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而且豐紳宜綿人太老實忠厚了,又膽小怕事,但和珅對這個侄子卻十分疼愛。是以即使臨死前還為他擔心,怕他會因為自己受到連累而被嘉慶所殺。是以他臨死前囑托福長安,将來出去後,一定要幫他照顧好他的侄子豐紳宜綿。從這一點來看,和珅倒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哦!而福長安最終還是答應了和紳。

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囑托道:你将來若能出去,幫我辦件大事

後來,和珅自缢後,福長安也真如和珅所料被放了出來。他的侄子最終也因為福長安的“打點”而免了死罪。隻是被嘉慶奪了爵位,改襲三等輕車都尉,不過在後來,三等輕車都尉也被罷黜了,豐紳宜綿就在街上當起了算命先生。但無論如何,福長安還是遵守了當初對和珅的承諾,救了豐紳宜綿的命!畢竟在當時那種情況之下,活着才是王道哦!大家說是嗎?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