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曹操願意把政權還給漢獻帝,漢獻帝能不能一統天下呢?

曹操放權,漢獻帝仍然統一不了天下,大争之世不同于太平年間,皇帝一定要在戰争之上磨砺才行。

太平年間,秩序井然,皇帝高坐殿堂,隻要不胡來亂來,就不會有大問題。漢獻帝如果處在王朝中期,成為漢文帝、漢明帝、唐高宗、宋仁宗那樣的皇帝還是可以的。

如果曹操願意把政權還給漢獻帝,漢獻帝能不能一統天下呢?

但如果天下紛亂,軍閥混戰,對皇帝的要求就很高了,爛路要靠老司機滴。天下大亂,要重整山河,那麼皇帝必須要知人善任,殺伐果決,精通兵法,老于戰陣,谙熟民情,施政有方。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夠好,就會被殘酷淘汰。

統一天下,是一場淘汰賽,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漢獻帝生于181年,曹丕生于187年,孫權生于182年,諸葛亮生于181年,司馬懿生于179年。曹操一死,劉備一挂,天下事實際上是以上五人在主導。

曹丕六歲學箭,八歲騎馬,十歲就跟着父親在軍營裡厮混。張繡反叛,夜襲曹營,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韋均被殺,曹丕當時十歲,在亂軍中匹馬逃生,相當機敏。後來的大小戰役,他基本都在曹操左右。曹丕才藝也很優秀,文學、武學都有造詣。

孫權十三歲就跟在孫策身邊,參與内事決斷,十五歲擔任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縣令,十七歲跟随孫策攻打廬江太守劉勳和江夏太守黃祖,收得了廬江、豫章二郡。十八歲時,兄長孫策遇刺身亡,他繼承孫策後,江東局勢大動。

如果曹操願意把政權還給漢獻帝,漢獻帝能不能一統天下呢?

廬江太守李術公開反叛,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人也伺機作亂。

張昭、周瑜等認定孫權可以與之“共成大業”,因而“率群僚立而輔之”。孫權待張昭以師傅之禮,把周瑜看作兄長,重用程普、呂範,聘得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骘、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名士,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衆三萬餘人,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這才穩定了江東局勢。

曹操感歎:“生子當如孫仲謀!”

諸葛亮出身官宦之家,自幼跟随到處做官的叔父諸葛玄,輾轉各地,戰亂後躬耕南陽。長期生活在基層,又能接觸官場,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諸葛亮對世情、民情、吏治有很深的認識。二十六歲成為劉備的高參,一出場就策劃“三分天下”。

如果曹操願意把政權還給漢獻帝,漢獻帝能不能一統天下呢?

司馬懿也是世家子弟,長期擔任基層官員,後因才幹突出,被曹操強招到丞相府,輔佐曹丕。司馬懿每次參與謀劃,都有奇策,是以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與陳群、吳質、朱铄并稱“四友”。後期,随着曹丕得勢,司馬懿也越來越有權勢。

最後,我們來看漢獻帝劉協,九歲起被董卓挾持,開始當傀儡皇帝。雖然身份尊貴,但基本跟囚禁差不多,完全脫離社會生活。一沒有機會接觸社會,不知道民意,不了解生産情況,不懂經濟;二沒有機會接觸官吏,不懂吏治,沒有心腹;三沒有打過仗,不習戰陣,不懂軍情。無論治民、治吏、治軍都一無所知,豈能有為?

就算曹操把權交給漢獻帝,他也幹不過其他人,結局隻能是慘遭淘汰。

如果曹操願意把政權還給漢獻帝,漢獻帝能不能一統天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