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元旦感言寫在中華書局110周年紀念日之際

作者:付立明

記者 王文虎

今天是元旦節,我本來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誰知道,福不單至。我在快樂中,又收到中華書局最近出版的由周洪宇先生與我合著的《炎黃學導論》。《導論》的責任編輯高天女士提示我:“您恰好在書局成立一百一十周年紀念日這天收到了書[呲牙]"。這不僅是雙喜而是三喜了。真可謂事有一喜,諸喜皆至。

1912年1月1日,中華書局創辦于上海,70年前,中華書局編輯所遷至北京。這110年以來,中華書局為讀書人提供的好書,或者書之經典不計其數。我本人讀了很多中華書局出版的書,如趙紀彬《困知錄》、馮友蘭《貞元六書》《中國哲學史》、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春秋左傳》以及李澤厚的書,等等。好書好感覺。我深切感受到,與商務、三聯一樣,中華書局是書之大者、書之重者,是出經典的地方。我曾夢想也能在中華書局出版一本書,那該多麼風光。可是當我們的書真正能在中華書局出版時,我才知道在這裡出版書并不是"風光",而是思想以及表述思想的文字受到嚴格"淬煉"的過程。我們的《炎黃學導論》經曆了從一審到到四審的反複淬煉。書的責任編輯高天女士對書裡面的每句話都要進行嚴格敲打。每個觀點都要求有出處,每個引文都必須落實到可靠的版本。這裡其實是一個艱苦的再學習過程:你必須觸摸到曆史與觀點的本真。引文,引文,引的是"文",而牽出的卻是曆史與本真。讓散發出曆史與觀點"體溫"的引文在文本更純真,更可靠,是書局的追求,也是作者的追求。我記得《導論》講"史話黃帝"時引用了《陳侯因(次上月下)敦銘》,高天編輯不是很放心,要求我們進一步校核銘文,最後在湖北省圖書館的幫助下,我們追蹤到民國時期北平古物陳列所武英殿所陳敦銘,親眼看到了"高祖黃帝"四個大字,我們觸摸到了曆史的本真。那一刻,我真的很安心,終于悟出"夫學問之事求其放心而已"的真谛所在。古人講"尋章摘句老雕蟲",引文之摘句,不是為作者求"風光",而是為文本奠安穩。類似的事例太多了,求其放心,如斯而已。在與高天編輯的交流過程中,我曾對她說:"在書局出書,其實是一個讀博的過程。"直到現在,我的體會還是如此。

不能說中華書局所出的書都是好書,誰都有走華容的時候。但是在華容道上爬行的主要應該是作者本人。我們的書出版了,但我至今仍有擔心,書中錯漏在所難免。我說這話,不是寬慰自己,而是因為學問之事求其放心,實在是太難了。

讀書, 隻能在艱難中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