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37媽媽愛心泛濫

37 媽媽愛心泛濫

媽媽一直是一位菩薩心腸,有愛心,熱心腸、願意幫助他人的人。這是她善良的本心和受人恩惠而留進骨髓裡的人生品質吧。

前回說過媽媽在高中畢業的1956年,報考哪個大學時,她就去找她的姑姑陸士嘉尋求幫助。姑姑陸士嘉當時已經身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創始人并授課,并對國家需要人才情況,以及各大學情況較了解。陸士嘉用商量的口氣說:“蘭州是全國的中心,那裡有個蘭州大學,去那裡上大學,你看怎樣?”接着又建議說:“看你的性格學地理适合些,國家也正需要培養大批地理人才”。陸晶荪聽姑姑的話,報考并如願考上了自己的志願——蘭州大學地質地理專業,她要去大西北鍛煉自己。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37媽媽愛心泛濫

後來一生中,媽媽與陸士嘉女兒張克群相交甚好,經常走動,談笑。在張克群《飛》——流體力學家陸士嘉——一書“小事見大節”一章中談到:“陸士嘉的哥哥陸湘生育有8個子女。從1956年起她先後為上蘭州大學的侄女陸晶荪和上清華大學的侄子陸大傳兩每人每月提供20元生活費,(要求他們)不要申請助學金,以免增加國家負擔,直至他們大學畢業。看起來20元不算多,可她自己的孩子上大學也不過是23元生活費而已。不但對自己的親戚如此,對一些家庭困難的同僚、勞工乃至不相識的人,她也常常解囊相助”。媽媽對其姑姑的感恩之心永記,而且,姑姑的那份愛心和慈悲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上。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37媽媽愛心泛濫

媽媽是以一生慈悲、善良、菩提心、熱心腸、委曲求全、樂于奉獻、善解人意、成人之美的品質通貫她的一生,她要将姑姑傳遞下來的愛心傳承下去。

在媽媽退休去北京前,就以事業心做教育工作,桃李滿天下;就喜歡當“紅娘”,為他人成就美好婚姻;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為兒孫做榜樣,成就良好品德。在媽媽去北京後,很多人知道媽媽的熱心腸而去勞動媽媽相助,媽媽從不推辭并一一幫助。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37媽媽愛心泛濫

如:老鄰居李大為的女兒李影在高中畢業後無事可做,吉林的經濟形勢也不樂觀,是以在媽媽調遣妹妹王欣去北京發展時,同時将李影也帶到了北京并住在自己不大的房間裡。媽媽不斷為李影找機會并談及現實社會情勢等。後來,李影自己在北京嫁人并開辟出自己的事業發展起來。媽媽很欣慰。

如:學生曲蘭的女兒胡雪考上了北京的某藝術學校,但當時孩子年齡還小就離開了自己的父母無人照顧,曲蘭想到她陸姨在北京,是以就找媽媽給予照顧。我們家與老曲家相交甚好,如親戚般,是以媽媽責無旁貸地開始了對胡雪的照顧。媽媽經常去學校看望,每次見到媽媽,胡雪都是摟着媽媽哭并依偎在懷裡一聲一聲地喊“奶奶,奶奶”。在節假日裡,媽媽接胡雪回家裡改善飲食,安撫孩子在學校與人相處融洽,不斷适應自己獨立的生活。胡雪現在已經成才,就職于某國營企業,婚配并有了美好生活。

如:媽媽同僚跟我妹妹同名的王欣老師的女兒戴月進京在某藝術學院學習,王欣老師就将她女兒托付給了大陸老師。媽媽又同時要去關照戴月,讓孩子感覺溫暖,一解離鄉離父母的之愁。現在戴月已經嫁人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媽媽做這些事情無所圖也不求回報,隻願慰籍她自己的感恩之心,實作她自身的善良天性本質。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37媽媽愛心泛濫

我們兒女深受媽媽良好品德的影響,也形成了善良、正直、純樸、簡單、同情達理、善解人意的性格。我們兄弟二人雖然經曆不多的人生經驗,但卻對朋友、同學可以有相勸、相幫、解除心結的作用了。

兩千年後,網絡開始盛行,進而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特别是開辟了QQ聊天室,我經常去英語聊天室與華人或外國人試着聊以學習英語會話,同時,也與一些同齡人交流彼此對生活的态度。在網上聊天聊得不亦樂乎。

當時有一位武漢的姐姐有很重的心結:她母親早亡,父親再婚以拉扯她們兄妹長大。但她對後母就是不反感,好像後母搶了媽媽的位置,這就是不應該。我規勸她:“您知道您後母愛您父母嗎?後母讓您父親幸福了嗎?如果是這樣,您也愛您父親,您父親因為您後母而幸福快樂了,那不正是您自己想要的,恐怕還給不了的東西嗎?您還不能接受您的後母嗎?”這位大姐聽後,啞言了。聽說她為後母送終了。

現在同輩的黨師弟在外地發展得很好,已經成為了國企公司老總和技術大拿。當初他在西部供熱公司工作時很受壓抑,不得施展。一次與他在廠裡接觸時,看到狀況,就啟發他要走出去,敢于在市場經濟大潮裡“撲騰”,就會有機會。他後來真就出來了,成為了現在的自己。或許這與我有點關系,更是人家自己的才能和造化。

現在同輩戴師妹在北京成家立業過着幸福的生活。當初她在自來水公司受壓,而且在機構改革時受到“買斷”“離職”等危機,令她很壓抑,而且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也不适合她的專業發展,而她大齡仍未婚嫁。正巧此時,我無意間與戴師妹有個見面,聊起來後,我就勸她:“樹挪死,人挪活,不必為個公職而浪費了自己的一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走出去,或許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戴師妹在辦理了公司工作後,第二年就去了北京,結果,在北京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結婚并過上幸福生活。這是人家自己的能力和造化,或許我起到了點推一把的作用吧,就算我功德一件的了吧。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37媽媽愛心泛濫

都說“好人有好報”,我沒看到什麼苗頭。但後來我也得到了我的貴人,兩位大學同班女同學的貴人相助,得以成就我現在的“剛剛好”的日子。這是後話,再說。

追随媽媽的慈悲心,我在不斷地做公益,為“粉紅絲帶”乳癌姐妹們做公益,引領她們勇敢面對人生,讓這一群“外表看不到傷痕卻是最受傷的一族”走出自己的精彩。弟弟王群也是經年累月地奔波在公益事業之中,如去外國義務拍片、公益會場拍照宣傳、佛教協會裡用鏡頭記錄善事善行,等等,努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

媽媽的愛心泛濫,推動着很多人去獻出愛心,帶動着很多人更加善良且了解社會和生活。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