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0師漢江之敗真相還原:韋傑曲解兵團指令,是兵敗的禍根?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網上有太多的各種各樣180師失敗原因的解讀,包括各種軍事刊物,歸納起來無非二點:

1、右翼63軍不告而撤,緻180師右側門戶洞開,是造成180師被圍之主要成因;2、180師為防突圍失敗,擅自銷毀電台密碼本,分散突圍,以緻錯失與來援友軍179師的會合,導緻無可挽回的敗局;

本文要說的是:要厘清180師漢江兵敗的原因,首先必須弄清楚——180師自得到撤退指令後,與軍部往來的電報内容、任務、及執行過程,以及最後的失敗,在這期間,180師到底都經曆了些什麼……

180師漢江之敗真相還原:韋傑曲解兵團指令,是兵敗的禍根?

(60軍軍長韋傑 ,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此戰過後韋傑被免職 張祖諒接任軍長)

5月21日,志司彭德懷電令:由于我運輸工具缺少,糧食彈藥接濟不上,西線美軍又已東援,使我繼續擴大攻勢困難增加,為此,第五次戰役暫告結束。

三兵團21日接到志司的指令是:各兵團(3,9,19)準備23日晚即開始向漣川、鐵原、金化、華川一帶轉移。

三兵團21日下達給60軍的指令是:以60軍擔任本兵團之阻擊任務,該軍置于白逸裡、白積山以南,東起與9兵團分界線,西起與19兵團分界線……,利用華川西南山區節節阻擊敵人,于22日晚開始向指定地區轉移。

60軍22日夜下達給180師的指令是:180師附炮2師兩個連,以一個步兵團北移漢江以北構築阻擊陣地,師主力置北漢江以南掩護兵團主力北移及傷員轉移,師作戰地域為新延江、芝岩裡、白積山、上海峰以南地區,并注意和右鄰的63軍聯系。

(注:180師得到韋傑此電文的時間是23日淩晨,離志司下達各兵團撤退指令已過去了整整1天多時間,而右翼63軍(187師、188師、189師)接到19兵團楊得志下達的撤退指令的電文時間是22日17時。)

是以,傅崇碧的63軍接電後,按照19兵團的電文指令,及時率63軍撤出戰場是堅決的執行了上級指令,是沒有任何毛病的。

63軍沒理由為180師,背這個鍋。

直到23日上午11時,180師發現其右翼的63軍已不告而撤……

這問題就出來了,暫且不論63軍為什麼撤退之前不打聲招呼,180師淩晨已接撤退指令,可直到十一點才發現右翼空了,接到指令10個小時,并且電文中明确要求“……并注意和右鄰的63軍聯系。”,為什麼180師師長鄭其貴在這10個小時裡,既沒有與63軍聯系?也沒有發現63軍早已撤離?

但這并不緻命,也構不成180師兵敗的前因,倘若在這段時間之内,因為63軍的不告而撤,而被美軍利用63軍漏出的這個空隙而對180師切割包圍,那當然是63軍的責任,然而這樣的情況并未發生,直至24日前,美軍并無一兵一卒踏入這個縫隙。

23日12時,180師派出兩個連,占領原63軍的防區。師主力則剛剛開始準備,準備搜集渡材,渡過北漢江設防,伺機向春川轉移。

至此,緻命的失誤出現了:兩個關鍵問題:1、63軍雖撤,但敵人并沒上來,否則2個連怎麼可能封堵住由1個軍布防的右翼?全師北撤之時,僅派出這一點點兵力,用意何在?就在那坐着等着敵人趕到,然後送上自己的人頭嗎?要知道這2個連面對的是美7師、美24師、韓6師近8萬人,難道讓這兩個連去打8萬人的阻擊嗎?2、敵人追兵未至,我全軍全線各部隊都在快速撤退。而在接到撤退指令12小時以後,180師為什麼仍然孤軍滞後?

白白浪費掉的這12個小時,是軍長韋傑誤讀軍令的結果,180師在23日淩晨首次接到撤退指令的2小時後,接連收到軍部5份電文,内容一緻,而且十萬火急,一份接着一份的發來……

這浪費掉的12小時真相還原:

23日淩晨3點,180師接連收到韋傑指令停止撤退的電文:你部立即停止北撤,繼續在北漢江以南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180師的)江南部隊應争取堅守5天時間。

全線3個兵團數十萬部隊撤退之際,為什麼獨獨指令180師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這全兵團所有的傷員又在哪裡呢?3兵團各部散布在全長近二百多公裡的防線上,各部回撤路線不一樣,回撤時間不一樣,集結地點不一樣……

180師該如何去掩護???

180師該到哪裡去掩護???

為什麼會有催命的這5份電文?因為:23日淩晨2時,3兵團分别急電12軍、15軍、60軍,60軍收到的電文内容如下:……由于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12軍5000名傷員全部未運;15軍除已運走外,現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動之傷員;你部也有1000餘傷員,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守,并于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阻擊敵人,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守。

60軍軍長韋傑,将兵團急電中“各部”誤解為“是指令自己的60軍必須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

是以将這個任務用接連5份電報,交到了180師的手上。

正是韋傑的誤讀,讓180師浪費了這寶貴的12小時,是夜,180師的左右友鄰部隊攜各自傷員全線後撤,180師真正成為了一支孤軍!

美軍直到23日下午才發覺志願軍已在全線回撤,24日迅速從3兵團和19兵團的空隙穿過,一部迅速渡過北漢江,一部殺入原63軍防地,陣地上我軍留守的兩個連邊打邊撤,在城皇堂渡口和因裝備沉重無法及時過江的友軍540團炮營彙合,在營教導員任振華的指揮下,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彈,任振華拉響最後一枚手雷,與敵同歸于盡……

至此,一天一夜時間過去了,全線我軍除180師外,都已與美軍脫離出百公裡以上的距離,而180師此刻已然無法回撤了,北漢江所有渡口均被聯軍掌控,陷入一面背水、三面被圍的死地……

導緻180師陷入重圍的原因至此已經明了,一份被曲解的電文害了這1萬多人。

至此刻,180師幾乎在原地用整整1天1夜的時間靜候美軍包圍,而63軍及其它友鄰部隊按各自指令早已安全迅速的撤離到各自的集結地域。

此刻離180師初次接到撤退指令已近40個小時。雖身陷死地,但此刻全師基本未有大的損失,各團建制基本完整,全師尚有萬餘人,本不應被殲,但接下來,兵團、軍、師,三級均是糟糕的昏招層出不窮,後人也隻能發出一聲歎息了……

24日夜,韋傑在知道180師被圍,而60軍軍部又因電台不暢未能與3兵團指揮部聯系上,在未派援軍接應的情況下,電令180師:撤過北漢江,繼續完成沿江布防的任務。

正是韋傑這道沿江布防的指令,徹底斷送了180師的最後一線生機!

深夜,180師在有線和無線聯絡中斷并在先後派出12名通訊員都沒能傳達撤退指令之後,180師參謀樊日華和朗東方親自将撤退指令送到正在南岸堅守激戰的538團和539團。

淩晨,538團和539團靠着三根電線,帶着傷員,偷渡過北漢江,600多戰士被激流卷走。

538團在上下芳洞、西上裡以西,539團在明月裡、九唇岱山地區,540團在雞冠山、北培山地區,組成防禦線,掩護整個兵團北撤。

至25日,180師糧盡,但态勢仍然滞後,三面受敵。

此刻,如果180師不沿北漢江布防,而繼續北上與179師并肩防禦,即可迅速擺脫險境。

而此刻,180師又先後接到60軍韋傑、3兵團王近山分别發來的,截然相反的兩份電文:

60軍韋傑電令:180師以兩個團迅速向北沿公路進至馬坪裡北側占領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待機回撤。一個團沿山路趕到駕德山阻擊敵人,掩護傷員撤退。3兵團兵團部電令:180師應以538、540兩個團在駕德山一線阻擊敵人,伺機北移。

這就讓已經在執行韋傑指令的180師左右為難了,當時180師正按韋傑指令,師直和師醫院正在北移,538團為前衛,539團跟進,540團堅守駕德山陣地掩護。

師長鄭其貴無奈之下,隻得指令部隊中止行動,改為執行3兵團兵團部的指令。(若此時的鄭其貴能不受幹擾,堅定的執行韋傑指令,則全師均可安然脫險。)

而正在行進途中的師直機關、直屬醫療、通訊、後勤等分隊,以及539團3營,因未及時接到鄭其貴中止行動的指令,仍然按計劃向前開進。

至此,180師悲情的命運已然注定

26日拂曉,538團反身南下,重新占領駕德山陣地,與540團一起準備阻擊敵軍。

此時,180師左面的美7師已突破179師陣地,将179師和180師分割,并深入180師側後,切斷了180師的退路。

而頭天晚上因未接到中止行動的指令,繼續北撤的180師的師直機關,直屬分隊和539團三營都幸運的脫離了險境。

而忠實執行兵團部指令的180師主力,在芝岩裡以南陷入了5個師敵人的重圍。

戰至下午16時,180師電告韋傑:彈藥将盡,準備分散突圍。韋傑複電:你部決心突圍是正确的,向西北方向突圍到鷹峰集合!

韋傑同時給181師發報:指令你部從華川附近出發,策應180師突圍!

給179師536團發報,指令你部迅速占領馬坪裡向芝岩裡出擊,接應180師!

政委袁子欽補充電文:請180師放心,有部隊接應,越過公路,馬坪裡以北鷹峰山下就是我軍陣地,堅信你們一定能勝利突出重圍!

但是、但是……

但是,經過慘烈的浴血苦鬥,至27日淩晨,180師的兩路突圍隊伍,以傷亡2/3的代價,突出包圍,越過公路,抵達鷹峰山下時,全師已不到2000人。

然而在鷹峰山主峰下等着他們的不是179師和181師的接應部隊,而是美24師的重裝部隊,180師再次陷入包圍。

180師漢江之敗真相還原:韋傑曲解兵團指令,是兵敗的禍根?

(180師師長鄭其貴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而其它參加了抗美援朝的師長大多都是少将銜,最差也授個大校。此戰過後鄭其貴被撤職審查1年,後被任命為3兵團管理處正團職處長,1970年以正師級待遇離休,過早的離開了軍隊。)

絕望的鄭其貴親自上機與韋傑通話,韋傑最後的指令是:指令你們集中向史倉裡方向突圍!軍部派部隊接應,一定會派部隊接應你們!

27日夜,已明知不可能再有友軍來援的鄭其貴師長,指令:砸毀電台、燒毀密碼本、燒毀所有機要檔案包括行軍地圖,分散突圍,拼死做最後一搏

至此,為了堅定不移地執行韋傑因曲解電文,而下達的所謂的掩護傷員轉運任務的180師,在我軍軍史上留下了一抹黑色的記憶……

突圍結果:(包含未随師主力過江的,以及還未突圍到鷹峰山就已被打散的師屬各部隊。)

有文獻記錄的為以下人員:

1、最先突出來的是由538團參謀長胡景義帶的一個班,胡參謀長沿途不斷收攏失散戰士,經多次戰鬥最後到達友軍181師的陣地時,竟然有50多人,而且還一路俘虜了14名美軍,創造了奇迹。

2、539團1營營長丁占勝帶回100多人。

3、539團2營教導員關志超帶回60多人。

4、539團衛生隊隊長郭富明帶回22人。

5、539團3營教導員衛富善、副營長邢春生指揮本營及沿途收攏的人員,一共回來366人。

6、師軍務科長張傑、直工科長王逸民率領師屬偵察連及沿途收攏人員400餘人歸隊。

7、540團政委李别召、政治處主任王體先帶回20多人。

8、538團團長龐克昌帶回部分人員。(人數不詳)

9、由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參謀長王振邦率領的師警衛連及師指的部分人員曆經多次戰鬥,于5月31日黃昏在一片坡地上終于被一支美軍步坦分隊追上。

鄭其貴師長指令部隊分散跑開,能活一個算一個,但他的警衛班誓死不散,兩名戰士保護鄭其貴撤離的同時,其它警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并不斷開槍,吸引美軍的火力和追擊。最終,鄭其貴師長脫險歸來,警衛戰士全體犧牲。

1個多月後,180師最終陸續歸建4000餘人。

有一支人數最多的部隊卻沒有能夠成功突圍出來

他們是一支由師政治部主任吳成德帶領的700餘人的隊伍,由師文工團大部分女兵、及沿途收攏的傷員組成。

吳主任本來由一個警衛班護送,由于目标小,極有機會能夠從敵軍結合部的縫隙中漏出去,但在途中遇到了掉隊的師文工團等非戰鬥人員,在一個山凹裡又碰上一大批為了不拖累部隊,自願放棄突圍的傷員們,于是,他撥出手槍打死了自己的戰馬,對傷員們鼓勵道:不要怕,我和你們在一起,我們一定能突出去……

隊伍裡沿途不停有人加入進來,也不停有人在戰鬥中倒下,人越打越少,最後吳成德帶領僅剩的33人放棄突圍轉入山林打遊擊,期待大部隊反攻時再歸建。這支小部隊竟然堅持了一年之久,但他始終沒有等來志願軍的反攻,終于在彈盡糧絕僅剩3人的情況下,被美軍搜山隊俘獲……

180師政治部主任吳成德是北韓戰争中,我軍被俘人員中級别最高的一個(副師職)。

戰後《180師突圍戰鬥減員統計表》列出,180師負傷、陣亡和情況不明的總人數為7644人,其中師級幹部1人,團級幹部9人,營級幹部49人,連級幹部201人,排級幹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

而這裡面并沒有明确被俘人數,具體确鑿的被俘人數至今仍未解密,社會上各種流傳的資料全都是編造臆想的數字。

70年彈指一揮間,過去在“左”的思潮之下沒有給180師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但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180師同樣是一群最可愛的人,是敗仗中的真英雄!

180師漢江之敗真相還原:韋傑曲解兵團指令,是兵敗的禍根?

(位于南韓的巨洲島戰俘營 曾關押過北韓人民軍戰俘15萬人,志願軍戰俘2萬多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