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1948年11月,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共同發起了淮海戰役,經過陳官莊、雙堆集、碾莊三次大戰役後,基本殲滅了國軍參加戰鬥的武裝。在淮海戰役中,解放軍一共俘虜了32萬餘國民黨俘虜,其中少将以上軍銜的進階将領就達100多人。

是以,對戰犯俘虜的甄别工作成為當時解放軍的一項棘手任務。1949年元旦節剛過後不久,時任華野四縱俘虜收容所所長的陳茂輝接到縱隊衛生處處長的電話,稱抓到幾個形迹可疑的國民黨官兵。
随後,陳茂輝就下令将這幾人帶到戰犯收容所,兩個小時後,陳茂輝見到了這幾個可疑的國民黨俘虜,其中一個自稱是軍需處長高文明、一個自稱是記者,一個說是司機。甄别戰俘工作經驗豐富的陳茂輝,馬上就預感到那位軍需處長高文明身份不簡單,言談舉止絲毫不像是低級官兵。
解放軍戰士在安徽省蕭縣張莊寨鎮張老莊村抓獲俘虜
陳茂輝首先拿出一支解放區的飛馬牌香煙遞給高文明,但高文明沒有接過去,反而從口袋裡拿出美國的駱駝牌香煙遞給陳茂輝。這個舉動讓陳茂輝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緊接着,他又讓高文明寫出13兵團各處的處長名字。
但當高文明去口袋掏筆時,漏出了一塊高檔手表,還有幾包美國的進階香煙,一支金色的派克鋼筆等在當時是十分高檔的物品。而且高文明隻寫了自己的名字後就寫不下去了,很明顯他不是13兵團的軍需處長,否則怎麼可能不認識自己的同僚。
見到這一切後,陳茂輝就肯定眼前的這個人是條大魚了,最後,還是那位自稱是記者的人透露了實情。原來高文明的真實身份不是軍需處長,而是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中将,與此同時,上級組織也将杜聿明的照片送到管理所。在證據面前,高文明無奈地承認了自己是杜聿明的事實。
杜聿明與蔣介石
鑒于杜聿明在北伐戰争、抗日戰争中的貢獻,杜聿明被俘後受到了解放軍的優待。不久後,杜聿明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改造,于1959年被特赦。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時,陳茂輝獲得少将軍銜。
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釋放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