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從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第一槍打響,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期間整整二十二年。在這22年的革命歲月裡,無數的革命先輩,抛頭顱灑熱血,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這22年的戰火歲月裡,我軍也鍛造出了一批骁勇善戰的革命将領。這些将領個個都是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軍事論理知識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他們的作戰經驗都是在生死之間磨練出來的。每一個都是身經百戰,英勇無比的将領,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最出色的戰将。
尤其是一野司令彭老總、二野司令劉帥、三野司令粟裕、四野司令林總。這四位将領可以說,都是在革命戰争年代,打仗最厲害的軍事統帥了,并且也是偉人最倚重的幾位軍事将領。如果将這幾位軍事将領作比較的話,誰才是偉人心中最佳戰将呢?

一野司令彭老總,在抗戰時期,曾參與指揮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争。在井岡山時期,彭老總就曾跟随偉人南征北戰,并且還是其麾下四大猛将之一。并且彭老總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完成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保衛井岡山時期,彭老總擔任第三軍團總指揮。在長征時期,彭老總作戰勇猛,大破敵軍,被譽為“紅軍猛獅”。
彭老總作戰風格和他的脾氣一樣,剛猛無比,逢敵必亮劍,是四位軍事統帥中最善于打惡仗的将領了。在解放戰争時期,彭老總更是擔任了保衛延安的重任。在敵我力量懸殊巨大的情況下,創造了陝北三戰三捷的戰績,并且成功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後來,彭老總又轉戰西北,重創了胡宗南集團,以及馬家軍,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野司令劉伯承元帥,他是被稱為“軍神”的軍事統帥,同時也是我黨軍事理論最高者。就連擁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對劉伯承也是十分敬佩。劉伯承在紅軍長征時期擔任過總參謀長,輔助偉人指揮作戰,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敵人的反圍剿作戰。
尤其是在長征期間,劉伯承智取遵義,為疲憊不堪的紅軍獲得了一次難得的短暫休整,為紅軍勝利到達陝北,作出了很重要的貢獻。是以,他被偉人稱贊為一條龍下凡。
在抗日時期,劉伯承上司的129師是我軍殲敵最多的一個師,也是開創敵後根據地最多的一個師。為之後壯大我軍的實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解放戰争時期,劉伯承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等戰役,一舉摧毀了蔣介石想要盤踞西南的美夢。
三野副司令員粟裕,也是革命戰争年代,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在紅軍時期和抗戰時期,粟裕的戰績不是很突出。但是,在解放戰争時期,粟裕司令員則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在解放戰争初期,我軍還是處于敵強我弱的狀況下,粟裕仍然在蘇中地區,以3萬兵力對抗12萬敵軍,并且取得了七戰七捷的戰果。之後,又指揮了扭轉山東戰局的孟良崮戰役,将号稱蔣介石的鐵軍“74師”全部殲滅。之後,又指揮了豫東戰役、淮海戰役。
就連偉人也都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粟裕也成為蔣家王朝的掘墓人,是許多國軍将領的絕對克星。是以,粟裕司令員為我軍快速摧毀蔣介石的勢力,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四野司令員林總,可謂是才華出衆又年輕,在井岡山時期,就是偉人手下最得力的幹将,包括後來蘇區反圍剿戰,林總都是屢立奇功。在抗戰時期,林總指揮了讓八路軍一戰成名的平型關大捷,讓國内百姓都知道了,在中華大地上,除了蔣介石的國軍外,還有一支共産黨的軍隊—八路軍。
到了解放戰争時期,林總又先後指揮了改編解放戰争命運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這幾場戰役過後,蔣家王朝徹底熄滅,使蔣系勢力倉皇逃竄,蝸居台灣。
這四位将軍,都是我黨在革命戰争年代,最傑出的軍事統帥,每個人的戰績都無比輝煌,所作出的貢獻都無比巨大。那麼,這四位将領中,誰才是偉人心中第一将軍呢?,其實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