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1944年11月10日,日寇調集7000多兵力,兵分兩路向新四軍跟西根據地中心區域發起了大舉“掃蕩”。

根據這一形勢,新四軍第二師第五旅第十五團奉上級指令,轉移到安徽壽縣曹家崗一帶,作為我軍一支的機動兵力。

團長李士懷(1962年少将)率領全團,于13日夜間到達曹家崗,附近的白石村,決定就在村頭的山上歇宿一晚。

部隊在山頭各處安排了崗哨,其餘人員吃過晚飯後就地休息。

戰士們經過連續幾天的行軍作戰,早已疲憊不堪,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二營四連一排戰士陳從義雖然不用站崗,卻沒有立即躺下來休息,而是獨自朝村外走去。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他要去幹什麼?難道要私自采取行動?事實并非如此,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原來,陳從義是江西高安龍潭鎮人,幼年喪父,其母寡居多年,誓不再嫁,一個人含辛茹苦把陳從義拉扯大。

到了1943年1月,日軍進犯高安,在陳從義的家鄉燒殺搶掠,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陳母雖是一介農婦,卻有着強烈的愛國之情。她目睹日軍的種種暴行,憤然讓陳從義參加了新四軍,要求他奮勇殺敵、為國盡忠。

陳從義事母至孝,本不願意讓年邁的母親獨守家中,但為了不違拗母親的意願,隻得投奔了新四軍。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但他在入伍之後,時時刻刻放心不下母親,每到臨睡前,總要找個沒人的地方,朝着家鄉所在方向跪下,大聲祝禱母親在家平安健康,并向母親報平安,否則就無法安心入睡。

久而久之,戰友們都知道了陳從義這個與衆不同的習慣。有些人不了解,便嘲笑陳從義是個“長不大的娃娃”、“當了革命戰士還離不開娘”、“不能摒棄舊思想,不是純粹的革命戰士……”

可以說,每天為母親禱告的習慣,讓陳從義無數次被人恥笑,但他卻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團長李士懷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批評陳從義,反而稱贊他孝行可嘉,還告誡戰士們要尊重陳從義的這一做法,“為國盡忠”與“為母盡孝”并不沖突。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對于團長的支援,陳從義發自内心的感激,是以戰鬥時也總是特别勇猛,曾多次立功。

如今部隊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白石村,更勾起了陳從義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照例要找一個不會打擾戰友們睡覺的僻靜之所,準備向天禱告一番。

由于新四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六項要求和十項注意”,戰士們沒有進入老百姓家中,都散布在樹林中休息。陳從義轉了幾圈也找不到一個合适的地方,隻能越走越遠。

這天晚上月色正明,陳從義不知不覺走出了二裡多遠,終于在靠近山坡的一塊大石頭旁停下腳步。

他正準備跪下向天禱告,突然發現一個不尋常的情況——隻見明亮的月光下,有一長串人影正從山腳下朝山上摸過來,估算一下人數,至少有上千人!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陳從義仔細一看,隻見那些人手裡都端着寒光閃閃的刺刀,不禁驚出一身冷汗:“不好,一定是敵人,而且是鬼子準備偷襲我軍!”

他推斷得不錯,這股前來偷襲新四軍的敵人正是日軍華中派遣軍第十三師團一部,還帶着不少僞軍。

更糟糕的是,這是一次日僞軍與國民黨頑軍的聯合行動!無恥的桂系頑軍第一七一師為了“進剿”新四軍,控制皖中地區,竟派特務與日軍聯系,提供詳細情報,對新四軍進行合圍。

一般來說,日軍習慣于在白天出動,因為他們有飛機提供空中支援。但這次為了打新四軍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乘坐汽車至曹家崗以西,然後步行接近,是以行動極為迅速。

如果不是陳從義走出部隊駐地,到山坡前禱告,就不可能及時發現日軍的行蹤。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陳從義發現敵人後,立即全速跑回部隊駐地,向連營首長報告了敵情。

連營首長大驚,一方面立即上報團長李士懷,另一方面把戰士們從睡夢中叫醒,讓他們不要聲張,做好戰鬥準備。

李士懷沉着冷靜地做出戰鬥部署,決定帶領部隊向東突圍。

就在這時,一名地下黨員匆匆跑來報告,說明曹家崗南面也發現了敵人,多達數千人。

李士懷判斷,極有可能是頑軍慣用的伎倆——躲在日軍後面“撿現成的吃”。

兩路敵人已經以占據絕對優勢的兵力,對我軍形成了夾擊之勢,情況萬分危急!怎麼辦?

在這樣的危急關頭,李士懷處變不驚,決定将計就計,導演一出“狗咬狗”的好戲。

他當即派熟悉地形的向導帶領一營一連先向西迎擊日僞軍,掩護團主力向東北方向突圍。

戰士有個與衆不同的習慣,常被人恥笑,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

待戰鬥打響後,一連立即向曹家崗以南邊打邊撤,待成功将日僞軍引誘過去之後,從一條隐秘小道迅速撤出戰鬥,讓日僞軍和頑軍自相殘殺。

正是憑借李士懷這一絕妙的計策,十五團指戰員不但順利從敵人的合圍中“金蟬脫殼”,還誘使兩路敵人相遇後都誤以為對方是新四軍,劈頭蓋臉亂打一氣,給日僞軍和頑軍都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陳從義因去向母親禱告而遠離大部隊,進而及時發現日軍偷襲的企圖,日僞軍和頑軍就有可能包圍十五團,後果不堪設想。

戰鬥結束後,李士懷對陳從義給予了特别表彰,稱贊他為這次突圍立下了大功。可以說,正是由于陳從義那個經常被人恥笑的習慣,卻在危急關頭立下大功,救了整個部隊。

參考史料:《新四軍第二師抗戰曆程》、《新四軍抗戰在安徽》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