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地處皖中南,抗日戰争時期這裡是新四軍開展革命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當年在這裡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當然,在打擊日寇保家衛國的同時,侵略者不僅到處掠奪,也對銅陵人民展開了血腥報複,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兩起慘案就是其中的例子。

據史料記載,日寇侵占安徽銅陵之後,又在銅官山上占領了一個礦山,他們到處抓捕和誘騙無辜群衆為其挖礦。礦工生活十分艱難,一間不到40平方米的草屋或棚子裡,要住三四十個勞工,吃的是半碗糠菜半碗糧,且沒有人身自由,日寇明文規定,不許勞工成群聚談,不許勞工散漫亂跑,上班必須走一條通道,如有違者,當場擊殺。
在日寇在高壓管制之下,勞工下井幹活,稍有不慎,即遭皮鞭抽打脊梁,被打死打傷者無數。
1942年夏天,銅官山礦裡流行霍亂,日寇發現生病勞工,根本不給醫治,病輕的繼續強迫幹活,病重的沒等斷氣就拖到白家澇萬人坑去活埋。
從1940年4月到1945年8月,銅官山勞工累死的,病死的,被槍殺的,活埋的不計其數,是以日寇投降之後,當地居民将白家澇埋葬勞工的地方稱為“萬人坑”。
1943年日寇還在銅陵的庵門村制造了一起屠殺群衆的大慘案。
庵門村是安徽銅陵縣順安鎮附近的一個小村子,抗戰時期全村隻有8戶人家,抗日遊擊隊經常在這裡活動。
1943年7月7日深夜,由安順鎮出發的日寇在漢奸符義家的帶領下包圍了庵門村。從夢中驚醒的村民被集中到稻場上,日寇從群衆中拖出15個青壯年,一個日寇頭目揮舞着指揮刀大叫:你們統統新四軍的幹活,全部死了死了的!
于是幾十個日寇圍上前來,用刺刀逼着這15個人面向稻田跪下,日寇頭目把軍刀一舉,哇哇的喊了幾聲,十幾把明晃晃的刺刀便一齊刺下去,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後,15個青壯年就倒在血泊中。日寇殺人之後害怕遊擊隊的襲擊,來不及驗屍便匆忙撤退。
庵門村大屠殺的15個受害者中,張大、走小機匠、施幹秃子、蕭有柯、葛冬湘等6人當場死亡;蕭家骥、蕭霭華等8人負重傷,幸免一死。隻有17歲的蕭後南當時未等日寇刺刀落下,便仆倒在地,從稻田中拼命奔跑,日寇怕驚動遊擊隊,不敢開槍,蕭後南才僥幸逃得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