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徐向前元帥在《曆史的回顧》一書中這樣寫道:“蔡申熙同志是紅15軍的主要創始人,對鄂豫皖紅軍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不僅具有戰略家的膽識和氣度,而且在曆次戰役戰鬥中機智果斷,勇猛頑強,因而在紅四方面軍中有很高的威望。”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蔡申熙,湖南省醴陵縣人,早年在廣州講武學校學習,後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在黃埔軍校期間,先後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軍閥陳炯明叛亂、軍閥楊希闵叛亂的戰鬥,表現突出,晉升為營長、團長。

1927年8月,蔡申熙參加了南昌起義,任第二十四師參謀長,南下途中參加了會昌、三河壩等戰鬥。起義軍在廣東潮汕地區失利後,他轉赴廣州。同年12月又參加廣州起義,随後轉戰各地,于1928年擔任中共江西省委軍委書記。

在擔任中共江西省委軍委書記期間,蔡申熙單槍匹馬前往吉安策反了擔任吉安靖衛大隊大隊長的羅炳輝(羅炳輝後來成為了共和國三十六軍事家之一)。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此後,蔡申熙前往東固,在小型地方遊擊武裝的基礎上建立起江西紅軍第二、三、四團,這三個團後來與羅炳輝的第五團合編為紅六軍。

不久,蔡申熙遠赴湖北陽新,指揮紅八軍四、五縱隊北渡長江,在二十多天内戰宿松、取六村、攻廣濟、克漕河、占英山,五戰五勝,并在兩個月内組建起紅十五軍,創造了紅軍曆史上建軍時間最短的紀錄。蔡申熙任軍長、陳奇任政委。這一年,蔡申熙才24歲。

1930年10月,蔣介石集結了十萬部隊準備對鄂豫皖蘇區發起第一次“圍剿”。

由于受當時的條件所限,情報工作沒跟上,鄂豫皖根據地的主力紅軍紅一軍竟毫無察覺,已經按計劃離開根據地,奔襲新洲,拟殲滅進駐該地的國民黨軍郭汝棟的第二混成旅,以解決部隊過冬的糧食和衣被問題。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紅一軍這次奔襲,一擊得手,不但繳獲了大批冬裝,還補充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旗開得勝的紅一軍,決定乘勝向敵人展開攻勢,絲毫沒有覺察到危險已經迫近,繼續在遠離根據地的皖西地區作戰。

負責指揮對鄂豫皖根據地進行“圍剿”的總指揮、國民黨湖北省政府主席兼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浚得知紅軍主力離開了根據地,紅色蘇區兵力空虛,驚喜若狂,火速下達了進犯根據地的指令。

然而,等“白匪”進入蘇區時,卻遭到一支不期而至的紅軍的迎頭痛擊。這支紅軍正是來自蕲(春)黃(梅)廣(濟)的紅十五軍。那麼,紅十五軍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千裡過之外的大别山裡呢?

原來紅十五軍雖然建軍迅速,但其先天不足也非常明顯。他們面臨着極大的困境:首先是兵員不足,紅十五軍全軍隻有兩個團,下轄不過二千餘人;其次是裝備奇差,眼看隆冬将至,天氣寒冷,紅十五軍的指戰員大多都身着單衣、草鞋;最緻命的是槍支、子彈奇缺,全軍隻有一千來條槍、平均每支槍隻有三發子彈。

為此,紅十五軍全體指戰員才冒着冬季嚴寒,千裡迢迢前來,打算與紅一軍會合,指望能得到物資裝備上的援助。接下來的事情,不知是該說他們來得太巧,還太不巧,進入蘇區後,不但紅一軍主力已經全部外出,還一頭紮進了國民黨重兵的包圍之中。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當時的敵情為:進攻鄂豫皖蘇區的敵軍,僅國民黨正規軍就有七個師另一個旅,再加入其他林林總總的反動武裝,總兵力高達十萬!

時任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曾中生見危急關頭突然來了一支自己的隊伍,無異神兵天降。欣喜若狂地來到紅十五軍軍部,向蔡申熙說明情況,請紅十五的将士一同保衛蘇區。

蔡申熙沒有絲毫不猶豫,他堅定地對戰士們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我們是紅軍戰士,為人民打仗,為革命犧牲,是情理之中的事。即使留下是死,我的意見也是堅決地留下來。何況,隻要我們下定決心,就能粉碎敵人的進攻,我們還不一定會死呢!”

蔡申熙一席話,令全軍上下群情振奮,一緻表示誓與敵人決戰到底。粉碎敵人第一次“圍剿” 鄂豫皖蘇區的重任,就奇迹般的落到了蔡申熙的肩上。

1930年12月下旬,敵人重兵突入根據地中心區,侵占特委所在地——黃安七裡坪。

紅十五軍剛剛經過長途轉戰,而且兵力不足,槍支彈藥緊缺,糧食一時還供應不上。紅軍戰士克服重重困難,在蔡申熙與曾中生的聯手指揮,運用聲東擊西、圍點打援、坑道爆破、飄忽戰術等與敵人進行周旋。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紅十五軍在組織突圍,向紅一軍所在的皖西靠攏時,在鄂東北福田河遭到國民黨軍一個團的堵擊。

根據戰士們有槍無彈的實際情況,蔡申熙果斷下令吹起“沖鋒”号,大聲喊道:“接近敵人就是勝利!”

随着高昂激越的沖鋒号聲,指戰員們無畏地迎着敵人的槍口沖鋒,不斷有人中彈倒下,更多的人則前赴後繼往前沖 ……

敵人被無畏的紅軍戰士吓傻、吓懵了。紅軍戰士趁機沖破數道戰壕,與敵人展開白刃戰,一舉殲滅該團數百人,繳獲了大批物資彈藥,解決了一直困擾部隊的彈藥問題。并且成功突破包圍,轉戰到了外線。

1931年1月上旬,在商城縣南面長竹園,紅十五軍終于與他們盼望很久的老大哥紅一軍勝利會師。兩軍移駐商城南部的長竹園合編為紅四軍,由曠繼勳任軍長,徐向前任參謀長,原紅十五軍改編為紅十師,蔡申熙任師長;原紅一軍改編為紅十一師,許繼慎任師長。全軍共有一萬二千多人。

紅四軍随後回師鄂豫皖,與根據地群衆團結一緻,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迫使敵人采取守勢。

紅軍方面立即決定轉入反攻。此時,紅四軍軍部中已有曾中生、徐向前、蔡申熙、許繼慎四位世所罕見的軍事奇才(這四人均為黃埔高材生,同列共和國三十六軍事家),他們共同制訂出了圍點打援、坑道爆破和飄忽戰術三種破敵之法,交由蔡申熙前去執行。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打磨角樓,蔡申熙圍而不打,而在磨角樓通往敵人後方的路上設伏,殲滅了敵人前來赴援的四個團,極大地打擊了磨角樓守敵的士氣,迫使他們放棄了抵抗。

打新集,蔡申熙每天揮軍佯攻,暗地裡卻在城北挖了一條四五十米長的坑道,一直穿到城牆底下,然後點燃起數百斤烈性炸藥,炸塌該處城牆,紅軍一舉攻入城内。

打雙橋鎮,蔡申熙采取運動戰的方式,不斷襲擾,然後捕捉戰機,将運動戰演變成殲滅戰,一口氣吃掉了敵人六個團!

雙橋鎮的勝利,宣告鄂豫皖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帶領部隊摸索和實踐新戰法的蔡申熙也是以成為紅四方面軍戰略戰術的開創者之一。

1931年10月,中共中央派張國焘來根據地擔任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和軍委會主席,掌握黨、政、軍大權。張國焘為人驕橫、目空一切,但對蔡申熙和徐向前的軍事才能,不得不服。由于要倚仗這兩個人指揮作戰,遂對他們保持着應有的敬意。

張國焘說徐向前“具備做這個蘇區遊擊戰争的上司者的條件,他的軍事見解切合實際,遊擊戰的經驗豐富,指揮作戰極負責任,對下屬則嚴謹謙和,不失大将風度”,稱“蔡申熙是具有戰略見解的人才……在軍事指揮方面也許不如徐向前,而在軍事見解上則往往有獨到之處”。

在蔡申熙的天才謀劃和徐向前的出色指揮下,紅四方面軍從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先後進行了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和潢(川)光(山)四大戰役,先後殲敵六萬餘人,殲滅了成建制的國民黨正規部隊達四十個團。

這是紅軍戰争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戰績。

鄂豫皖根據地和紅軍得到迅猛發展,蘇區版圖面積達四萬餘平方公裡,人口超過三百五十餘萬,建立了二十六個縣的革命政權。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1932年5月,蔣介石親自兼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調動包括他的嫡系部隊在内的三十萬大軍,對鄂豫皖的紅軍進行“圍剿”。

由于張國焘一意孤行,先是不顧紅軍疲勞要求“繼續進攻”,随後在敵人大軍進攻面前,采取消極死守,使紅軍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

8月,張國焘在不斷嘗到了自己錯誤決策所帶來的苦果後,在英山以北的燕子河,鄂豫皖中央分局召開了燕子河會議。會上,他接受了蔡申熙“向西轉移”的意見。

決定紅四方面軍兵分兩路,向鄂豫邊轉進。10月初,兩軍在新洲會合,進抵黃安的高橋河、河口鎮一帶。

為了準備即将進行的西征,部隊河口鎮進行了精簡和調整,蔡申熙為紅二十五軍軍長。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河口鎮,竟成為英雄的永生之地。

當時,敵胡宗南第一師、俞濟時第八十八師圍追上來,部隊三面被圍,情況十分危急。為掩護大部隊突圍轉移,蔡申熙果斷指揮主力向新陣地轉移,自己則率領小分隊阻擊敵人。眼看敵人已經撲到面前,警衛員在勸說無效之下,硬架着他往後撤。

和平到來之前離去的軍事家:血染戰場的紅25軍軍長!

“放手!”蔡申熙怒吼着掙脫出來,堅定地說:“隊伍還沒全部撤到安全地帶,我不能走!”激戰中,蔡申熙腹部被敵軍的沖鋒槍掃射中,但他仍咬着牙,不斷揮槍還擊,直至壯烈犧牲,獻出了年僅26歲的生命。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央軍委兩次審議确認的36位軍事家的名單中,蔡申熙名列其中,同時,他也是共36位軍事家中離世時年齡最少的一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