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紀元AI峰會前瞻: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家居?使用者體驗最重要

使用者體驗不到位,市場就不能說真的發展起來。

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随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感覺最為明顯的就是智能家居。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的資料統計,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605.7億元,同比增長率也大幅度提升到50%以上。預計未來幾年内智能家居将迎來爆發,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将達1396億元。這等浪潮之下,科技公司、傳統家電制造商紛紛跳入了這個“坑”。

不過,市場雖大,但是使用者體驗卻時常受到人們的诟病。據統計,在賣出的物聯網産品中,隻有10%左右的産品被激活并一直使用,而這其中還包括智能手環等産品,足以可見目前智能家居的症結。既如此,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家居?

硬紀元AI峰會前瞻: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家居?使用者體驗最重要

在智能家居的場景中,電視、空調、冰箱、機器人等一系列的智能單品都被放在物聯網上,人們可以通過語音等多種方式在手機、機器人等智能終端硬體上實施控制。理論上來講,智能家居能夠極大地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卻發現了諸多問題,比如因各個家電企業間的智能體系的孤島狀态而無法互聯互通的問題。

衆所周知,“不開放原則”成為了一個影響使用者體驗、制約智能家居發展的一個重大關鍵因素。在這個前提條件下,如果使用者所購買的智能家居單件分屬于不同的制造商,那就可能意味着他需要在手機上下載下傳多個APP,以達到對所有家居用品的操控。

當然,許多智能家居廠商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為之付出努力,比如長虹。

“長虹的智能家居體系是完全開放的、包容的,我們歡迎所有企業加入到這個系統中來。另外,我們也一直努力推進國内智能家居行業标準的拟定。”長虹副總工程師陽丹說。另外,由海爾、美的、博西家電、海信、長虹、創維和TCL所制定的“雲雲互聯”團體标準也展現了行業在這方面的進步。

不過,這些還不足夠,為了更好地提高使用者體驗,還需要更多的廠商加入進來,制定一個行業内統一認可的标準。

硬紀元AI峰會前瞻: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家居?使用者體驗最重要

“技術其本質是為了服務于人而不是制約人,過去很多的智能化都是僞命題,在增加使用者價格成本的同時還因為不會使用、頻繁人為操作等因素增加了時間成本,并沒有真正為使用者帶來便利。”長虹CHiQ-Life創新服務設計經理朱紅雲表示。

從這段話中,我們能夠了解到目前智能家居的一個事實:智能并不“智能”。因為不智能,老人、小孩等對智能操作不熟悉的群體就難以上手;因為不智能,使用者需要一個操作下一個指令……總的來說,不夠“智能”使得使用者體驗變得繁瑣,這并不是便利。

對此,Broadlink CEO劉宗孺表示:“要打開市場,勢必要解決智能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就是智能家居市場接下來的曙光。”

的确,語音識别技術的加入為人們省去了一部分手動的需要,但是并沒有真正展現出智能家居“智能”的價值所在。智能家居的“智能”,就應該在使用者有需求的時候主動開始服務,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執行使用者的訓示。

舉一個例子,當使用者說出“我熱了”、“怎麼這麼熱”這樣的隐藏需求的話語後,AI會關聯家裡的裝置,進行綜合判斷:可能外面空氣很好,隻要開窗就能滿足需求了;可能今天外面PM2.5很高,那應該開空調降溫,再開空氣淨化器優化室内的空氣品質。

由此,這就需要多種傳感器、或技術子產品之間對于資訊的一個實時互通。依舊以上一個場景為例,在通過語音技術獲知使用者的需求後,視覺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也會啟動以獲知多種資訊。基于這些資訊,智能家居總控制系統才能做出以上相應的決策。

硬紀元AI峰會前瞻: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家居?使用者體驗最重要

可以說,目前智能家居的前景還是一片光明的。不過,因為使用者體驗的不佳,雖然也有很多人會購買智能家居産品,但最後的結果無非幾種:要不就是消費者因為不會使用而忽略這個功能,要不就是消費者在新鮮感過去、或者是不夠便利而棄之一旁。

由此來看,在使用者體驗不佳的前提下,智能家居的現狀或許并沒有統計資料看起來的那麼令人欣慰。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在還沒有緊緊抓住使用者之前,所謂的市場看起來總有一些“虛無”。

硬紀元AI峰會前瞻: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家居?使用者體驗最重要

原文釋出時間:2017-07-01 18:39

本文作者:韓璐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