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道德的基石。可偏偏就有的人不孝敬老人、不照顧老人,老人病重不給治療,這樣的人不講道理,胡攪蠻纏,不但人品差,素質也太差。以下故事就發生在我身邊的事,這個女人不配做母親,連正在上學的孩子都不如。
01
河北承德農村一戶人家,住在灤河南部,家中人口6人,有女主人小花,丈夫,公公,公婆,兒子,女兒。小花國小文化,出生于一個沒有家教的家庭,但會過日子,平時節儉慣了,非必要情況從來不花錢。丈夫李元是個老實人,一直在家經營着蔬菜大棚,公公李老漢是退休勞工,婆婆是家庭婦女,兒子小鐵在市裡一所中學上高中,女兒在鎮裡上國中。
小花娘家是外縣農村的,居住在一個深山溝裡,她有四個兄弟姊妹,她在家排行老大,由于父母沒文化在農村又沒有什麼特長,隻能靠種地為生,家中生活困難。小花母親是一個蠻不講理的自私型女人,她接觸社會少,為人處世方面極差,在當地村民中口碑極差。小花小時候想吃燒餅,她母親從來就沒給她買過,穿得衣服又是補了又補,他在母親熏陶下,從小就養成了小氣摳門的習慣。她在讀國小時,因家庭困難,為了供弟弟上學,她國小畢業後就沒再升國中,一直在家哄弟弟妹妹。小花23歲時長得水靈靈的,模樣俊俏,周圍十裡八鄉當媒人的挺多,小花挑來挑去選中了現任丈夫小民。
02
小花公公李老漢在市裡一家國企上班,有固定收入,小花在即将結婚時母親對她說:“你過門後一定要把家庭财政大權掌控過來,要不你會受氣的!”有人說:“有什麼樣丈母娘,就有啥樣閨女”小花從小就學母親,辦事對誰都毫不留情面。她結婚沒幾天就謹記母親的教誨,對公公婆婆說:“咱們是一家人了,以後我還要生小孩,家庭開支肯定大,現在錢比較分散,不适合家庭過日子支配,需要一個人管理,你們看看我管錢行嗎?”她婆婆說:“你年輕剛過門沒有過日子經驗,還是我管吧!”李老漢和兒子李元這時都低着頭沉默不語,小花一聽老婆婆要管錢就露出在家當閨女時的潑辣勁,生氣地對婆婆說:“你老了,腦筋不靈活了,怎麼管錢,啥也别說了,錢歸我來管,今天你們就把存折給我,誰手裡有現金也一并交給我,用錢你們和我說!”公公和丈夫都是老實人還是一句話不說,這時小花婆婆也生氣了就委婉地對小花說:“小花,要不咱們分開過吧,你爸也要退休了,退休也掙不了多少錢了,我們也歲數大了,就不給你們添麻煩了,”小花一聽婆婆這樣說,心裡想公公既使退休,工資還是有的,最起碼夠一家人生活用得了,不能讓他們單過,必須把婆婆拿住,要不當不了這家主人。于是她就對婆婆說:“你們單過好呀,你們好好過吧!”小花說完就收拾東西要回娘家,公公和丈夫怎麼攔着也沒攔住,最後小花還是走了。
03
兩個月過去了,小花公公婆婆找了許多人去小花家調解讓小花回去,小花媽說:“你要沉住氣,不能妥協,一定要讓他們服軟把錢歸你管。”小花也正是這麼想的,對于來接她的人,她一點情面都不講,一個個都給頂了回去。自從小花回娘家後,李元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地裡和大棚活也懶得去幹了,大白天不是去麻将場就是在家睡大覺,李老漢和老伴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看到兒子逐漸變瘦意志消沉也不好好過日子了,倆人是急在心裡,最後老兩口合計了一下,為了兒子選擇了退讓。第二天老兩口就到了小花娘家,剛進屋就被野蠻的親家母給教訓了一頓,老兩口是好話說了一大堆,最後答應家裡錢歸小花管,他們這個不懂事理的親家母才同意他們把小花接回家。
04
從此以後,小花就當家做主了,過了一年後小花生了一個兒子,這時李老漢也退休了。五年後小花又生了個女兒,家裡的蔬菜大棚也由原來的1個棚發展到了2個棚,家中也存了一些錢,小日子過得比較富裕。這些年來,小花公公和丈夫一直在蔬菜大棚裡忙活着,小花和婆婆在家帶孩子做家務。
05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去年小花公公患上了心髒病(其實早就有病了,小花公公感覺不舒服一直沒說),需要住院治療,小花對家裡人說:“心髒病是慢性病,吃點藥,勤到大棚裡幹點活就沒事了,不需要住院。”為了平和公公心态,他就給李老漢買了點藥讓公公維持着病情。就在今年3月份,李老漢病重卧床不起需要做心髒手術,小花以家中兩個孩子都在上學,需要大量用錢為由不給公公治病,小花婆婆與小花争論了多次,後來小花惡狠狠地說:“你要是在提這件事我就把你趕出家門!”婆婆歲數大了,無能為力了,隻能選擇了忍氣吞聲。李元也多次勸過小花請求讓父親住院做手術,被小花扇了幾個嘴巴子後,再也不敢提這件事了。
06
小花的兒子小鐵聽說爺爺有病躺下了,他就和學校請了假回到家來看望爺爺。小鐵自小在爺爺奶奶呵護下長大,對爺爺奶奶有特殊感情,這孩子善良樸實 ,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學習成績很好。當他看到爺爺病成這樣,就向奶奶打聽病情,他奶奶說隻有做心髒換心瓣手術才能好,手術費用需要10多萬,小鐵聽到這裡就奔向了媽媽屋裡,直接了當地質問媽媽:“我爺爺病成這樣你咋不給做手術?”小花說:“孩子,你爺爺歲數大了,治不治沒啥必要了,以後你還得上大學、找工作、娶媳婦、買樓房都需要錢,咱們的存款不能動呀!”小鐵生氣地說:“我們老師說了,好男兒志在四方,我的事不用你們管,以後我會憑自己努力創業的,你不要考慮我以後的事,還是給爺爺治好病吧!”為此,小鐵就和媽媽吵了起來,小花一看孩子大了敢和她吵架了,就怒氣沖沖地拿起了地上笤帚打了小鐵一通,小鐵被打後就跑到自己屋裡大哭了起來。
晚上開飯了,小鐵奶奶叫小鐵吃飯,小鐵眼睛都哭腫了,就是不過去吃飯,小花坐在飯桌上就罵開了小鐵,小鐵這時怒火中燒,走到飯桌前指着小花說:“你不配當母親,更不是好兒媳,以後你老了有病了,你咋對待我爺爺,我也這樣對待你。”小鐵話剛說完,兩手端起桌子就把飯桌掀翻了。
07
小花妥協了,不敢再和兒子鬧下去了,因為兒子要不上學了,要出去打工掙錢給爺爺治病。小花為了兒子不得不選擇給李老漢治病。二個月後,李老漢出院了,病也治愈了,人也精神了,出院第一件事就是到學校看看孫子。
結局
孝不孝敬老人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是人性的問題。一個在學校上高中的孩子都懂得報恩孝敬老人,人品極好,被當地老百姓豎起了大拇指!而身為人母的小花,沒有文化,從小在她那不明事理的母親身邊長大,受其母親感染,看重利益,手段刁鑽,做事情獨斷專行,為人刻薄無情,究其原因就是從小缺乏良好的家教,俗語:“買房看梁,娶媳婦看丈母娘。”這句話不無道理。另一方面是丈夫李元人懦弱,也助長了媳婦的壞脾氣,他身為丈夫沒有重視身教,沒有給媳婦做出孝敬公婆的樣子來,以至于媳婦更加變本加厲。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家庭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了勞動能力,我們更應該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多多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安度晚年。天下的兒女們,孝道需盡早莫等親不在。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