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1901年9月7日,腐朽的晚清政府與八國聯軍外加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三國,共計十一國與清政府簽訂了《辛醜條約》條約。

辛醜條約的簽訂代表着晚清政府徹底淪為了帝國主義的傀儡政權,中華大地上的百姓在原本苦難的生活上更是雪上加霜了。

辛醜條約的内容主要是,清政府要向這十一國共賠償額度高達4.5億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本來就國庫空虛根本就無法承擔這麼高額度的賠償款,于是清政府就又将這個負擔強加到了底層百姓的身上。

當時清政府還款的方式是通過用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的時間還清貸款,除了4.5億兩外,還要再加上利息總計9.8億兩。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除了賠錢以外,清政府還要将北京城内的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這個範圍内可以允許外國人駐軍,但是不允許有中國人居住。

除了這兩條外還有例如在天津20裡内不準駐軍的規定,對日本和德國謝罪等,這些條約不僅是當時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就是今天我們再看到這個條約,都是内心無比的傷痛,這簡直就是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内心永遠留下了一個疤痕。

除了辛醜條約讓人氣憤外,更讓人氣憤的是當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竟然有大量的中國人助纣為虐。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1900年8月從天津進犯的八國聯軍一共有兩萬多人,在這兩萬多人中日軍人數是最多的,日軍共派出八千人,再就是沙俄派出了四千多人,第三的是英軍派出了三千人,但是當時英軍的這三千人并沒有幾個真正的英國人。

當時英國号稱日不落帝國,它們在世界上擁有非常多的殖民地,但是衆多的殖民地也給英國帶來了煩惱。

1884年的時候探礦專家在南非的一個牧場上發現了大量的金礦,這個金礦因為在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境内,是以這個金礦就被德蘭士瓦共和國控制了,而德蘭士瓦共和國的人主要是由荷蘭、法國、德國人組成的,這三個國家混合在一起的新人口又被稱為布爾人。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當時南非又是屬于英國的殖民地,在自己的殖民地發現了這麼大的金礦,英國人自然是要去掠奪的,于是英國人就與生活在那裡的布爾人發生了戰争,因為這些布爾人也是老牌的殖民者,他們的實力并不比英國人差,于是在爆發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英國還在南非忙着與布爾人發生戰争。

因為無法抽調兵力參加侵華的聯軍,于是英國就想到了他們在亞洲的殖民地,首先他們想到的就是在亞太地區唯一的白人國家澳洲,澳洲本身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他們也想借此機會将澳洲從英國的殖民地轉變為聯邦國家,于他們就非常爽快地答應了英國的要求,而且這也是澳洲首次對外用兵。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澳洲人因為就是英國的白人殖民過去的,對于他們的選擇我們并不意外,但是除了澳洲外,英國另行組織的三千人的隊伍就比較讓人氣憤了,這三千分别是來自印度、新加坡、香港和威海衛華勇營的士兵。

除去印度人外,新加坡、中國香港、華勇營的士兵幾乎其實都是中國人,而八國聯軍最先攻入北京城的就是英國軍隊,1900年7月13日英軍率先由廣渠門破城竄入,這些英軍其實大多數就是中國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自媒體喜歡說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有大量的中國人幫忙,其實那些人就是英國殖民地的漢奸。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除了英國的殖民地軍隊外,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時候,有個叫樊國梁的法國傳教士也乘機教唆在北京的天主教教徒上街去搶劫,而那些天主教徒大多數都是中國人,那些基督教徒在北京城内一直搶了八天的時間,大量中國人開的商鋪遭到了他們的破壞。

八國聯軍侵華固然可惡,但是那些助纣為虐的華人更讓人氣憤。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在英國人的軍隊裡面竟然大部分都是華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