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省委書記懷疑,自己被抛棄了

1932年10月,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已基本沒有獲勝的希望,張國焘、徐向前等遂決定帶領方面軍主力跳出外線作戰,為了決定哪些部隊該留下,哪些部隊該跳出外線,鄂豫皖省委和鄂豫皖中央分局在安徽霍山燕子河和湖北黃安黃柴畈連續召開了兩次重要會議。

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省委書記懷疑,自己被抛棄了

一、沒有成立的紅9軍

史載1932年6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紅四方面軍發展到六個主力師又四個獨立師共4.5萬人,這個表述并不準确。紅四方面軍最初成立時,擁有第10、11、12和73四個師,其中第73師是由原紅4軍12師改編的,第12師是由原紅4軍13師改編的,這四個師一直是紅四方面軍的基幹力量。

此外,第75師以第11師抽出的第31團為基礎組建,第74師由改編自地方武裝的獨立3師更新而來,這也是第75師戰鬥力略強于第74師的原因。除了這六個正規師外,尚有原鄂豫皖特委書記曾中生指揮的獨立1師,和徐海東指揮的獨立4師,在這兩位名将的帶領下,這兩個獨立師的戰力也都不遜正規師,是以第四次反圍剿前紅四方面軍實際擁有的是八個師。

在1932年8月中旬的七裡坪大戰中,獨立1師因為損失較大,被撤編分别編入其他幾個師。随後方面軍轉移到皖西北蘇區,将獨立4師更新為第九軍27師,徐海東任師長兼紅九軍副軍長。在反圍剿的緊張過程中,為什麼要臨時改編部隊呢?因為徐海東指揮紅27師79團要留下來打掩護,張國焘覺得有必要給他提一提職務。

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省委書記懷疑,自己被抛棄了

轉移到鄂東北蘇區後,張國焘似乎還真想搞起這個紅九軍,他還特地釋出了将原紅四軍11師改編為紅九軍25師的指令,不過由于每天都在打仗,一直沒有時間整頓,這個紅九軍就最終沒能成立起來。紅四方面軍在向西轉移期間,丢掉了大部分檔案,這份改編指令的檔案因為被敵人撿去後作為檔案收藏,才使我們現在了解到張國焘曾經有這個打算。

二、燕子河轉移方向之争

紅四方面軍轉移到皖西北蘇區後,國民黨軍第83師蔣伏生部一直在後面緊追不舍,同時第4師徐庭瑤部、第3軍王均部和第1師胡宗南部也從安徽方向壓來。面三個方向敵人的進攻,張國焘不得不在霍山縣西部的燕子河召開鄂豫皖分局與省委緊急會議,讨論下一步軍事行動的方向,省委與分局主要幹部幾乎全部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上大家産生了主戰和主走兩種意見,以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為首的主走派認為,敵人兵力過于集中,與敵人決戰無法取勝,不如南下進攻英山,解決比較孤立的上官雲相第47師比較有把握,随後可以英山為基地向太湖、潛山出擊,威脅安慶,進而在調動敵人的過程中尋得戰機。張國焘也比較贊同他們的意見。

以省委書記沈德濟(即茅盾弟弟)、紅二十五軍政委王平章為首的主戰派則堅決留下來與敵人大打一仗。沈德濟生氣地說:“這麼大的紅軍就走了?根據地不要了?”他為了保持對張國焘的禮貌,便對着陳昌浩說:“同志,保衛蘇區是國際路線,紅軍不能跑啊!”沈德濟又拿出一封簽有他和郭述申、成仿吾等數人名字的千言信給張國焘,張國焘看了一言不發。

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省委書記懷疑,自己被抛棄了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紅二十五軍軍長蔡申熙發言道:“太湖、潛山是白區,又靠近長江,對我軍來說回旋餘地較小。如果真要跳出外線作戰,我看不如西出平漢線,到棗陽以西山區尋機殲敵,那裡曾是紅九軍26師的根據地,對我軍比較有利。”事後證明蔡申熙的判斷沒錯,國民黨軍的真正戰略意圖是将紅四方面軍壓迫到長江北岸後聚而殲之,這是一個危險的背水口袋陣。

三、黃柴畈會議決定紅軍主力去留

面對戰和走兩種意見,張國焘一時拿不定主意,最後他說:“中央關于反圍剿意見的電報你們都看到了,我準備第一步先回鄂東北老蘇區,途中碰到三個師以下敵人就打,四個師以上不打,有問題再開會。”沈德濟很高興,說:“你來信開會我必到!”從表面上看,張國焘安撫了主戰派的意見,但事實上,他内心還是更贊同蔡申熙的意見。

回到鄂東北蘇區,紅四方面軍又與國民黨軍第1、88師在黃安縣河口鎮和羅山縣仙人洞打了兩場惡仗,雙方互有傷亡,紅二十五軍軍長蔡申熙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疼得要人給他打一槍,後來第二天就犧牲了。此時鄂東北老蘇區僅剩方圓幾十公裡的地區,國民黨軍第二、三梯隊正陸續集結而來,張國焘不得不又在黃安縣黃柴畈召開緊急會議。

此時沈德濟、吳煥先等省委主要成員都在地方上布置遊擊戰争,将各地方組織合并為行動委員會,隻有紅二十五軍政委王平章代表省委參加了黃柴畈會議。會上王平章依舊提出可在老根據地分兵遊擊,伺機破敵,但出席會議的大部分都是軍隊的指揮員,大家都認為在敵人包圍圈中分兵遊擊無異于自殺,還不如集中兵力轉戰外線。

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省委書記懷疑,自己被抛棄了

既然與會人員大多數同意跳出外線,張國焘便拍闆做了決定:四方面軍主力四個師跳出外線到平漢線以西作戰,紅27、75師及各縣獨立團營留給鄂豫皖省委,就地開展遊擊戰争。張國焘臨走前勉勵王平章道:“你們大多是蘇區的創始人,要留下繼續保衛蘇區,重建主力紅軍,堅持鬥争!”同時他還交給王平章一張留下物資的清單,讓他轉交給沈德濟。

四、四方面軍主力一去不複返

王平章和紅75師師長廖榮坤帶着紅223團的兩個營回到七裡坪,召開省委會議,口頭傳達了黃柴畈會議的内容,除留在皖西的郭述申外,鄂豫皖省委主要成員沈德濟、徐寶珊、吳煥先、成仿吾、高敬亭、鄭位三、戴季英等都參加了會議。沈德濟覺得兵力太少,派人送信給張國焘,要調黃麻起義的老部隊紅10師回來。張當然不答應,回複說會上都已經定了,再要部隊就自己搞。

張國焘知道沈德濟是個書生,不懂軍事,為了讓他同意帶走四個主力師,便對他說:“我軍之前五戰五捷,雖經長途作戰,部隊編制依然充足,而蔣軍則死傷甚重,加上水土不服生病和逃亡掉隊的,現其主力各師每連隻剩三四十人。另據被俘敵軍官說,謂老蔣之一切計劃亦在防我軍主力回蘇區,知道一回蘇區敵軍即不易對付,是以留下兩師人馬綽綽有餘。”沈德濟果然信以為真。

但名義上紅四方面軍留下的紅27、75兩個師,其中紅27師隻剩留在皖西的紅79團,紅80、81團都在河口戰鬥中損失較大,隻剩空架子。紅75師225團已經在霍邱保衛戰中損失掉,第224團也同樣在皖西,留在沈德濟、吳煥先手中的隻剩紅223團的兩個營、近萬名紅軍傷病員和數個戰鬥力不強的地方獨立團營。相比之下,國民黨軍留在蘇區的仍有數十萬正規軍和地主武裝。

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省委書記懷疑,自己被抛棄了

遊擊戰争的日子相當緊張,沈德濟、王平章等當然盼着方面軍主力早點打回來。可是,過了好多天依舊毫無消息,吳煥先、王平章都懷疑張國焘騙了他們,沈德濟則估計張國焘還沒有這麼大膽,敢丢掉這麼大的根據地。又過了一陣,留守的紅軍繳獲了幾份《申報》,寫着紅軍主力已過棗陽以西,沈德濟大叫一聲:“我老婆丢了!(沈德濟妻子張琴秋在紅四方面軍總部任政治部主任)”這就肯定張國焘已經跑了。

以後繳獲的報紙上又陸續寫道:紅軍主力已到陝西,紅軍主力有去甘肅的趨勢。沈德濟在一次會議上說:“雖然反動派報紙天天造我們的謠,但關于主力紅軍動向的消息也不見得全是假的。張國焘這家夥,跟國民黨有什麼交情嗎?”他這麼問,一方面是因為和方面軍主力失去聯系,留下的紅軍将士有被抛棄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國民黨軍曾在商城投下一封劉峙寫給張國焘的信,上書:國焘兄那樣辦法真是中國民族前途之幸,請趁早下手雲雲。

本文作者:迪爾,“這才是戰争”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争”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