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時,雲南騰沖縣的貧困人口被通知了一件事情,就是500強的日本軍工企業三菱将斥巨資,要在騰沖建立一條汽車生産線。

而且要拆除騰沖紀念公園内的四座雕像,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根本沒有人同意。為什麼騰沖人會拒絕呢?這要從一條高速公路開始說起。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抗日戰争爆發後,國民政府決定在雲南修建一條通往印度洋的公路,就是滇緬公路,為的是確定中國與外界之間的交通供應暢通。因為國家政府沒有額外的資金和人力來修建這條鐵路,雲南省政府自發籌集資金,動員公路沿線居民參與建設。在大家的努力下,本來預計要用一年的時間完工,但是隻用了九個月就完工了。

滇緬公路建成後,中國得到了更多的援助物資,抗日戰争也進入了僵局階段。日本派遣了大量軍隊進攻越南,很快在越南打敗了法國軍隊,并占領了越南,接近了滇緬公路。情況非常危急,為了保持唯一的國際通道,國民政府成立了中國遠征軍,希望與駐緬英軍合作,保證滇緬公路。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誰知道,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英軍沒有任何作戰熱情,導緻中國遠征軍傷亡慘重。遠征軍的失敗給了日本人一個機會,他們奮力追趕和戰鬥,沒有給他們休息的機會,遠征軍撤到雲南後,暫時放棄了騰沖,但他們把彙通橋炸了。這時日本人失敗了,我們在怒江西岸阻止了日本人。

占領騰沖後,日軍為了發洩憤怒,殺害了很多人,還組織了細菌實驗,讓騰沖成為危險的地方。事發後,日軍在騰沖的地下和山上建立了各種堅固的防禦部隊,就連小巷裡都有他們的人。

因為日本人很清楚,隻要占領這裡,援助物資就到不了中國。然而,遠征軍慘敗後,很難召集軍隊進行有效反擊,當時中國沒有多餘的軍隊再次開通滇緬公路。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1944年,中國開始了反攻,5月11日,集結的20集團軍強行橫渡怒江,将要跟日本進行戰鬥。然而,日軍在騰沖已經有兩年了,這兩年他們已經強大了起來,導緻集團軍的每一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

遠征軍的許多士兵不是雲南本地人。雨季過後,他們無法适應氣候條件,戰鬥力也變得更差,是以,許多士兵受傷後未能及時得到治療,是以英勇犧牲。

盡管情況很糟糕,遠征軍的士兵們戰鬥得非常勇敢,他們中的許多人第一次被擊敗。兩年後,他們真的想抓住騰沖。

是以,遠征軍的每一名士兵都在進攻中沖鋒陷陣。20多天後,經過英勇戰鬥,遠征軍迅速清除了騰沖城外的日軍,包圍了騰沖縣,但駐紮在騰沖的日軍仍然不願意投降。他們依舊進行了頑強的反擊。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城外的戰鬥非常激烈,當騰沖人聽說中國士兵正在與日軍作戰時,他們非常高興。一些年輕人想出城與遠征軍作戰,但要通過各級日軍出城是有困難的,是以這些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們在城裡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開設了抗日訓練班。戰争開始時,他們試圖摧毀日軍的補給,雖然不能短時間打敗日軍,但在整個騰沖戰役中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1944年8月,中國遠征軍終于打開了一個洞,進入了騰沖縣,随後,兩軍展開了激烈的戰争。最後,經過42天的艱苦戰鬥,中國遠征軍赢得了戰争,占領了騰沖縣,這是國民政府的第一個由日軍守衛的縣。

由于這場悲慘的戰争,遠征軍的許多士兵被殺,無法辨認身份,許多人的遺體無法傳回家園。面對這種情況,有人提議修建烈士陵園來埋葬這些遺骸,騰沖人民和遠征軍士兵同意了,第20集團軍司令霍才章向國民政府報告,并很快獲得準許。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他們願意埋葬這些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原因是雲南的天氣很熱,如果屍體暴露在荒野中,可能會污染水源并引起瘟疫。

與此同時,騰沖軍民出于革命的人道主義考慮,也決定埋葬這些日本侵略者。但是日本後來的做法讓人非常難過,他們要我們毀滅雕像,還要把日本士兵的遺體還給他們。

永遠跪在中國的日本雕像,日方要求拆掉,中國政府:滿足3個條件

總結:

對此,中國政府表示,有三個條件,把靖國神社拆了;公開承認侵略中國的事情,而且要向中國道歉;還要向騰沖烈士陵園裡的9158名烈士道歉。但日本從來沒有完成過這三件事,這四尊雕像在陵園的烈士面前跪了76年,也沒有治愈中國人民心中的痛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