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經大肆侵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這是中華民族的沉痛記憶。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日本人都是醜惡的,更不代表一個日本人和一個中國人不能産生情愫。曾經有一位日本女護士執意嫁中國上将,兩人生下女兒過着幸福的生活,這位中國上将是蔣百裡。
蔣百裡是著名的中華民國軍事教育家,他的軍事才能令人折服,他将民族大義放在首位,一直緻力于國防建設。蔣百裡能文能武,既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又是一位頗具個人特色的文人。蔣百裡結識許多有識之士,包括錢均夫、施承志等,并且後來與錢均夫結為親家。

蔣百裡的妻子是一位日本護士,兩人屬于自由戀愛,這是那個時代極其可貴的。兩人結識于一場自殺風波,最終甜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們一共養育了五個女兒,其中三女兒蔣英與錢學森結為夫妻,這位女婿的成就不同凡響,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
蔣百裡出生于一個浙江省的大家族,他的祖父是藏書家,擁有多種書籍并且大多得以流傳于世。他的父親不受寵愛曾經被送入寺廟做小和尚,後來還俗精通醫術。他的母親知書達理,一度成為蔣百裡的啟蒙老師。直到11歲,蔣百裡才有機會回到蔣氏的私塾讀書。
雖然蔣氏家族聲名顯赫,但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小時候的蔣百裡沒能得到任何好處。蔣百裡從小熱愛讀書,勤奮好學,成績遠遠領先于同齡人。然而蔣百裡的求學之路并非一番風順,18歲時他迫于生計開始進入私塾教書。後來,經過他人的介紹才得以進入求是書院讀書。
對于蔣百裡而言,重新得到讀書的機會是彌足珍貴的。進入求是學院後,蔣百裡結識了一群滿懷志向的熱血青年,其中有的人成為蔣百裡的人生摯友。當時發生了一件震驚大衆的事情,唐才常被殺。蔣百裡不顧牽連的責任為其題詩紀念,此時的他心中早已種下愛國的種子。
後來,通過三人資助蔣百裡獲得赴日留學的機會。從中可以看出兩點,其一蔣百裡的文學涵養不容置疑,衆多年輕人之中唯有蔣百裡得到了這一機會。其二蔣百裡的經濟狀況并不樂觀,他的留學之旅依靠的是他人的資助。
蔣百裡多次利用筆名發表文章,宣揚民族精神,呼籲民族革命,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興趣。他一直視梁啟超為老師,平日裡對待老師十分尊重。但是每當探讨問題時,他便全然忘記了這份情誼,一定要争論到底。蔣百裡稱自己愛老師,更愛真理。
留學期間,蔣百裡積極學習知識,不敢浪費一分一秒。他就讀于一所陸軍士官學校,不僅可以學習文化課,還可以學習軍事技能。這無疑為他以後的成就打下基礎,蔣百裡的日本之旅可謂收獲滿滿。
回國後,蔣百裡開始大展宏圖,一心規劃自己的事業。他深受總督賞識,得到遠赴德國留學的機會。或許是蔣百裡過于優秀,幾乎每一個上司都喜歡他,甚至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搶人大戰。蔣百裡同樣深受官兵們的擁戴,他卸任的時候大家紛紛前來送行。
蔣百裡心懷天下,并非懦弱無能之輩。他想要創辦一流的軍事學校,而不是将軍校當成一個擺設。奈何北洋政府并沒有意識到軍校的重要性,反而屢次克扣經費,使得軍校經營陷入困難的境地。蔣百裡并沒有是以放棄,依舊迎難而上培養出一大批将帥之才。
不幸的是,面對當時的政治狀況蔣百裡的軍校計劃無法實作,他竟然選擇了開槍自殺。士兵們急忙上前阻止,子彈沒能傷及要害,蔣百裡被送到日本醫院治療。幸運的是,治療期間蔣百裡結識了一生摯愛左梅夫人,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後來,蔣百裡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一度成為梁啟超最得力的助手。他發表了了多篇文章,倡導群眾學習西方文化,積極促進改革。他将自己的力量全部注入其中,承擔接待外國學者的工作,承擔部分文獻的翻譯工作,承擔一些文稿的整理工作,正所謂能者多勞。
抗戰期間,蔣百裡多次出國考察,将自己的軍事理念和所見所感融入文章。他多次宣揚日本必敗,中國必勝,使得民心大受鼓舞。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戰做出貢獻,期待中華民族早日赢得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蔣百裡和左梅夫人的愛情故事。蔣百裡自殺之後,身為護士小姐的左梅一直悉心照顧着他。左梅時常開導蔣百裡,這讓蔣百裡對其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漸漸地便無法自拔。左梅與之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這位青年的獨特氣質,但是并沒有其他想法。
左梅離開後,蔣百裡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她,他不想錯過心愛的女子,于是遠赴日本開始追愛。起初左梅并不想嫁給中國人,蔣百裡訓練軍官時總将日本想象成敵人,看似絕無可能的兩個人卻深陷愛情,這或許就是愛情的魅力。在蔣百裡的強烈追求下,左梅心動了。
左梅的家人有些反對這段關系,但是左梅執意想要嫁給蔣百裡,兩人最終步入婚姻的殿堂,修成正果。蔣百裡是一個專一癡情的男子,兩人一直恩愛如初。抗戰時期,左梅的身份引發群衆不滿,甚至是以受到侮辱。蔣百裡帶着孩子們為抗戰的士兵們募捐,力破謠言。
蔣百裡和左梅夫人的愛情故事十分甜蜜,左梅說服家人遠離家鄉嫁給蔣百裡,蔣百裡力排衆議用實際行動保護愛妻,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愛情。即使經過了婚姻的瑣碎,兩人的狀态依舊沒有改變。他們的愛情經得起檢驗,并且随着時間的打磨感情越發濃厚。
兩人一共養育了五個女兒,她們性格迥異,亭亭玉立。一家人其樂融融,令人羨慕。大女兒英年早逝,二女兒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一直參加救護隊,緻力于為傷員服務。三女兒是著名的歌唱家,同時是錢學森的妻子。錢學森是著名的科學家,為祖國的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四女兒定居比利時,為華僑教育做出突出貢獻。五女兒則定居國内,曾經環遊歐洲。蔣百裡的侄子是著名的小說家金庸,這令人十分震驚。蔣百裡是優秀的中華兒女,他的功勞不可磨滅。他是認真負責的人,對祖國的未來負責,對自己的愛情負責,對自己的抱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