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秦基偉上将,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團長、師長、縱隊司令員、十五軍軍長、北京軍區司令員、國防部長等職。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在他加入紅軍時,就以連長身份參加黃安戰役,後因槍傷差點離隊,忍受傷痛挺過來後,終成一代虎将。

01

1929年8月,不滿15歲的秦基偉領着本村7個小夥伴,一起跑到鄉蘇維埃政府軟纏硬磨,終于磨到一張介紹信。

他們拿着介紹信,找到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一師,苦苦哀求參軍,最後如願以償。秦基偉被配置設定到第三團機槍連當戰士。

那時候,大别山的紅軍處在國民黨軍猖狂“圍剿”下,戰鬥十分頻繁,生活極端艱苦。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秦基偉雖然是個初入伍的“紅小鬼”,但秉性好強,又能吃苦耐勞,作戰勇敢。

他參加的第一次戰鬥,是攻打麻城縣的城門崗守軍一個團。當時他連槍都沒有,舞着一根梭镖跟着部隊往前沖,決心要親手殺死國民黨兵,繳獲一支槍。

結果,這一仗,消滅了一部分守軍,他親手繳獲了一支套筒槍,實作了自己的願望,受到連長表揚,并被提升為副班長。

當副班長時,他兩次負傷不下火線,經受了考驗。1930年4月,經連隊指導員郭世進介紹,秦基偉加入中國共産黨。同月,紅十一軍改編為紅一軍。

不久,秦基偉被選送随營學校教育訓練兩個月,教育訓練結束後被配置設定到紅一軍任排長。

02

1931年1月,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後,秦基偉被調到軍部手槍營第二連任排長、連長等職。

1931年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湖北省黃安縣七裡坪正式成立,轄紅四、紅二十五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不久,紅軍即投入第三次反“圍剿”鬥争。

紅四軍手槍營編到紅四方面軍總部,秦基偉仍任第二連連長。在著名的黃安戰役中,他帶領第二連一直跟随徐向前在前線作戰,出色地完成了保衛總指揮部的任務。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當時,黃安是南線國民黨軍伸進鄂豫皖根據地的重要據點,由國民黨軍第六十九師2個旅共4個團據守,其側後和後方有4個師應援。

為大量殲滅其有生力量,徐向前以“圍城打援”戰術,兵圍黃安,吸引軍援,野外聚殲,粉碎南線國民黨軍的“進剿”部署。

果然不出所料,自11月10日夜起紅軍圍城不到10天,國民黨軍3個師的援軍就氣勢洶洶地來了。

仗打得很激烈,很艱苦,一直打到12月19日,國民黨軍兩路援軍并進到黃安城郊的嶂山地區,突破了紅軍縱深陣地,距總指揮部隻有四五裡地。

03

戰局呈現出非常危急的形勢,總指揮部都能聽到密集的槍聲。徐向前不顧個人安危,冒着炮火向前沿陣地奔去,組織指揮部隊反擊。

為保衛總指揮的安全,秦基偉帶領第二連趕到徐向前的前頭,首先搶占一座山頭,阻擊已攻到半山腰的國民黨軍增援部隊。

戰火紛飛,彈雨如注。徐向前正在山頭上觀察指揮時,突然右臂中彈,臨時包紮一下傷口,繼續指揮戰鬥。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秦基偉看在眼裡,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便一手掄着駁殼槍,一手揮起馬刀,大聲吼叫着“沖啊!”率領全連如猛虎下山,沖入敵陣,展開肉搏戰。

在徐向前指揮下,友鄰部隊也火速趕來,展開勇猛反擊,山上山下殺聲震天。經過半日血戰,終于打垮了國民黨軍的多次進攻,殲其2000多人,使戰局轉危為安。

12月22日夜,紅軍向黃安城發起總攻,23日活捉第六十九師師長趙冠英,戰役勝利結束。

04

黃安大捷後,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組建少年共産主義國際團,直屬總部上司。

手槍營編入這個團,秦基偉仍任第二連連長,負責總部首長的警衛工作。他嚴格訓練部隊,使第二連成為全團的主力連隊之一,多次完成警衛和艱巨的戰鬥任務。

1932年5月,蔣介石親自出馬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調動30萬國民黨軍隊,于同年6月開始,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四次大規模“圍剿”。

紅軍在廣大人民支援下,展開英勇的保衛戰。在攻打麻城縣的陡坡山戰鬥中,少共國際團第二連是主攻部隊之一。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陡坡山是一座小山包,四周是水田,孤山突兀聳起。守軍原是一股土匪,十分兇頑,後被國民黨軍招安,整編為第三十一師的一個團,在山上修築了堅固的工事,成為麻城西南角的一個重要據點。

徐向前指令少共國際團配合第十一師堅決拿下陡坡山。

陡坡山有東西兩個口,少共國際團負責打東口,第二連為第一梯隊。秦基偉帶領一個排率先出擊,指導員帶領一個排在翼側吸引守軍火力。

他們冒着彈雨,沖過一片開闊地,沖到工事下面,鑽進射擊死角,馬上搭起人梯,秦基偉第一個攀登上去,搶占了豁口。

05

此刻,國民黨軍兇猛反撲,一顆子彈打中秦基偉的右胳膊,把他手中的盒子槍也打掉了,他當即從豁口上滾了下來。

但他仍頑強地撐起身,要再爬上豁口繼續指揮戰鬥。通信員撲上來按住他,并馬上用白布給他包紮緊傷口,把他搶救下火線。

陡坡山戰鬥殲滅國民黨軍一個團,取得了重大勝利。秦基偉被送到野戰醫院治傷。

10月,第四次反“圍剿”終因張國焘戰略指導上的錯誤而失敗,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開始西征轉移。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秦基偉作為一名重傷員,跟随醫院行動。部隊老是打不了翻身仗,傷病員不斷增加,醫院的困難越來越大。

秦基偉的傷,子彈是從胳膊内側鑽進去,從胳膊外側穿出來。由于缺藥,衛生條件差,傷口感染,爛出臭味,常常疼得鑽心。

部隊在豫皖邊界的棗陽、新集一仗打下來,傷亡更大,隻好把少共國際團拆散,補充其他部隊。在國民黨軍前堵後追的險惡形勢下,部隊連續苦戰,殺出道道重圍。

06

紅軍部隊走的路線全是在白區,醫院裡傷員又不斷增加,隻有動員疏散,把他們藏到老百姓家養傷。秦基偉也不例外。

一天傍晚,部隊臨出發之前,上司上派人給秦基偉送來兩個小元寶,要他到老鄉家養傷。但秦基偉堅決要求跟着部隊走,部隊首長非常為難。

秦基偉毫不遲疑地表示:“請首長放心,眼下部隊很困難,我也知道。我傷的是手不是腿,可以跟着部隊走。我一不坐擔架,二不騎牲口,就是爬也要爬過秦嶺去!絕不會成為部隊的負擔!”

秦基偉以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忍受極大痛苦,随軍轉戰1500公裡,于12月中旬抵達四川北部的通江縣。這時,他的傷口已全部潰爛,人也骨瘦如柴。

上将秦基偉:剛加入紅軍就參加黃安戰役,因槍傷差點離隊

由于轉戰途中部隊因傷亡大量減員,一些多日未見的戰友,見了他又驚又喜地喊道:秦連長,想不到你還活着呀!

在川北,紅四方面軍站住了腳,開始建立川陝根據地。秦基偉被送進醫院養傷。

在養傷過程中,不料又害了一場傷寒病,頭發全掉光了,真是雪上加霜!幸虧四川中草藥多,醫生們讓他每天早中晚各喝一大碗湯藥,終于把他的病和傷都治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