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昆明軍區駐守雲南,與越南接壤,在60年代中期以後,一直擔負着作戰任務。對于昆明軍區司令的任命,中央軍委一直都是從戰功卓著的猛将中選拔。王必成1971年6月至1979年1月任昆明軍區司令,他素來以打大仗、硬仗、惡仗聞名,是一名“虎将”。

1979年1月,對越自衛反擊戰再有一個月爆發,中央軍委考慮王必成身體原因,不适合指揮作戰,臨陣換将。綜合衡量,任命68歲的武漢軍區司令楊得志接替。

01、王必成創造新四軍對日軍作戰4個“首次”,解放戰争三戰張靈甫

1912年2月29日,王必成出生于湖北麻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7歲參加紅軍,作戰勇猛,英勇善戰。先後參加鄂豫皖蘇區曆次反“圍剿”、川陝蘇區曆次反“圍攻”和兩萬五千裡長征。長征結束時,已經由一名紅軍戰士成長為紅30軍89師副師長。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抗日戰争初期,王必成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擔任新四軍一支隊二團參謀長,不久擔任團長。他指揮二團取得新四軍對日軍作戰4個“首次”。新豐車站戰鬥是新四軍首次夜戰;句容戰鬥是首次攻入敵占縣城的戰鬥;東灣戰鬥是首次攻點打援戰例;延陵大捷是新四軍首次引起全國關注的戰鬥。多次戰鬥勝利讓王必成聲名鵲起,他的二團被稱為“老虎團”,他被稱為“王老虎”。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王必成任第1師2旅旅長,師長兼政委是大名鼎鼎的粟裕。1942年底,2旅主力渡江南下,與劃歸1師指揮的16旅合并,王必成任16旅旅長,江渭清任政委。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抗日戰争勝利後,16旅改稱蘇浙軍區第1縱隊。1946年初,又改稱新四軍第6師,譚震林任師長兼政委,但實際工作由副師長王必成和副政委江渭清主持。從1946年10月開始,王必成帶領6師三戰張靈甫的整編74師。

1946年10月下旬,一戰張靈甫。王必成指揮6師協同18旅打了14天,守住了淮陰漣水城,掩護華中黨政軍上司機關安全撤離。雖然殲敵7000餘人,但王必成也領教了74師的厲害。他感歎:兵敗而山不倒,這個張靈甫有自己的一套。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1946年12月,二戰張靈甫,王必成遭遇此生最大敗仗。雖然殲敵8000餘人,但是6師傷亡5000多人,絕大部分壯烈犧牲。王必成差點被陳毅撤職查辦,幸虧粟裕力保,才改為留職檢查。張靈甫雖然勝了,但是基層戰鬥骨幹損失慘重,為孟良崮戰敗埋下了伏筆。

1947年5月,已經是華中野戰軍六縱司令的王必成,與張靈甫的整編74師在孟良崮決戰。葉飛的一縱、 陶勇的四縱、王建安的八縱、許世友的九縱協同配合。最終,王必成的特務團直搗孟良崮腰間山洞的74師指揮所,擊斃師長張靈甫。

02、臨戰換将成為王必成一生遺憾,他送家裡三個半人上前線

1978年,越南仗着蘇聯撐腰,不過我國政府反複勸告,野心不斷膨脹,對我邊境武裝挑釁,打死打傷我邊民。12月份,中央軍委決定對越自衛反擊戰。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軍委考慮到王必成司令身體原因,不再适合指揮高強度的戰争,臨陣調任武漢軍區司令員,這對“虎将”王必成來說,成為一生的遺憾。

為了彌補遺憾,王必成給自己的兒女寫信,希望他們能上前線保家衛國。在他的鼓勵下,兒子和最疼愛的小女兒都上了前線。已經懷孕兩個月的兒媳婦也主動請纓要上前線,王司令欣然同意。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王必成晚年說:雖然我不能上前線很遺憾,但是家裡有三個半人上了前線,此願可遂、此志可明。他的兒子和女兒因作戰勇敢,雙雙榮立三等戰功。

1987年6月,中央軍委準許王必成離休。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03、從鐵匠兒子成長為志願軍總司令,楊得志戰功卓著

1911年1月13日,楊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縣南陽橋的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從小隻讀過幾天的《三字經》《百家姓》,然後就跟着父親學打鐵謀生。14歲時,跟着哥哥去江西安源煤礦做過挑煤工。

1928年1月,剛滿17歲的楊得志在湖南郴州參加湘南暴動,随後跟着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成為紅4軍的一員。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從1929年1月至1934年10月,楊得志先後參加了中央蘇區的曆次反“圍剿”作戰,由于作戰機智勇敢,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他開始擔任紅1軍團第1師第1團團長。

在長征過程中,他率紅1團突破烏江天險,為奪取遵義創造了有利條件。親自指揮17名勇士強渡大渡河,為中央紅軍縱隊殺出一條血路,粉碎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為“石達開第二”的妄想。

抗日戰争時,楊得志任八路軍115師685團團長,指揮部隊參加平型關戰鬥,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殲敵1000多人,給日軍精銳坂垣軍團以沉重打擊。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解放戰争時,楊得志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率部經過6晝夜攻克石家莊,全殲國民黨軍2.4萬餘人,開創人民解放軍奪取大城市先例。随後,奉毛主席指令,指揮部隊全殲張家口新保安國民黨守敵1.9萬餘人,為平津戰役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保安戰鬥作為解放軍運動戰殲敵的典型戰例收入軍史教程。

1949年1月,楊得志任19兵團司令,編入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指揮下,和兄弟部隊一起,消滅胡宗南集團4.4萬餘人,全殲青海馬步芳和甯夏馬鴻逵集團,為紅軍西路軍報仇雪恨。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抗美援朝作戰,彭德懷點名讓他參加,他先後任19兵團司令、志願軍第二副司令,1954年11月,擔任志願軍司令,先後組織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志願軍全線戰術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和夏季反擊戰役。

1953年8月,楊得志作為志願軍代表團團長帶隊參加國慶4周年觀禮。在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親自向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央上司人介紹他:“此人大名叫楊得志,當年強渡大渡河的紅1團團長,如今志願軍副司令,德懷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鄉裡呀!”

04、68歲臨危受命任昆明軍區司令,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開國上将軍銜,先後任濟南軍區第一任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中央上司找他談話,征求他能不能去前線擔任指揮員。楊得志毫不猶豫表态:一切服從中央。

1979年1月7日,楊得志被任命為昆明軍區司令員。當時的情況對他來說是三個不熟悉:雲南地形不熟悉;敵情不熟悉;參戰部隊不熟悉。他迅速帶領機關人員,勘察地形,聽取戰前準備彙報,研究作戰方案計劃。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這天,楊得志胃開始疼。25日,戰鬥程序非常順利,各部隊到達預定作戰地域,但由于高強度指揮,他頻繁便血、失血過多,昏倒在指揮所。緊急送往野戰醫院,已經出現心衰,醫生立即注射嗎啡,大概六七分鐘後,楊得志心跳複蘇。

第二天,中央派專機把他接走,送到了301醫院,經過兩天搶救,才轉危為安。他不顧身體虛弱,将作戰電話架設在床頭,與指揮所通話。3月5日,我國政府宣布作戰結束,楊得志又在病床上指揮部隊安全回撤。

1979年昆明軍區臨戰換将,誰接任王必成?軍委任命他指揮對越作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後,1980年3月,楊得志任總參謀長,1987年11月卸任。1994年10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斯人已去,風範猶存。縱觀楊得志的一生,他是由一名紅軍戰士成長起來的著名戰将和優秀軍事家,有卓越的軍事才幹和顯赫的戰功,值得被每個中國人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