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州心理:養育環境的失敗與真假自我的分裂。

鄭州國醫堂:可以說,真正的自我就像是生命能量的種子,它的發展需要一個足夠好的母親的呵護和滋養,最終才能發展成為強大健康的自我。

這個過程是什麼樣的?當你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尤其是六個月前,你哭的時候,你媽媽會猜到寶寶餓了嗎?你尿尿了嗎?還是有什麼别的不對?也許你隻是想被媽媽抱着。無論你需要什麼,你的母親都能立即回應你,讓你相信你的身體和情感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鄭州心理:養育環境的失敗與真假自我的分裂。

從6個月左右開始,你還需要接受少量的挫折,那就是當你餓的時候,你需要等一會兒才能有奶,當你想和媽媽玩的時候,你需要等一會兒媽媽才能出現...這種挫折體驗會讓你逐漸有了現實感,培養了承受挫折的能力,體驗到更多的價值感,這也是你的發展需求之一,足夠優秀的父母也可以關注和推動。

在不斷的關愛中,真我的存在感不斷加強,一個凝聚健康的自我逐漸形成。

鄭州心理:養育環境的失敗與真假自我的分裂。

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因為擔心自己會成為“被忽視的父母”,而轉向另一端,成為“過度滿足的父母”,這可以說是另一種“忽視”,忽視了孩子的自我發展需求。是以,足夠好的父母所提供的關懷和照顧必須滿足孩子的發展需求。

讓我們也想象另一種情況。寶寶在哭的時候,媽媽會讓寶寶哭而不聞不問,或者表現得很不安。她沒有照顧寶寶,反而對着寶寶大喊:“别哭了,你再哭我就把你趕出去!”

鄭州心理:養育環境的失敗與真假自我的分裂。

如果這兩種情況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如果媽媽放不下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寶寶的需求,那麼慢慢的,寶寶可能就不會哭了,甚至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和需求。從此,她隻是順從父母的需求,成為父母口中的“好孩子”,與真實的自己失去了聯系。

此時隐藏的真我非常弱小和匮乏,一直在等待被滋養和重新發展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