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不需要質疑北涼三十萬鐵騎的實力,打下王仙芝的武帝城易如反掌。需要考慮的是多少鐵騎能踏破武帝城,一萬普通鐵騎肯定是不夠的,如果是大雪龍騎還差不多夠。
江湖高手在廟堂軍隊面前如螳臂當車
春秋九國,離陽勝出,而改變這一格局的戰役就是離陽和大楚之間的西壁壘一戰。這一戰不僅滅掉了大楚的有生力量,而且打沒了大楚的氣勢。赫赫威名的大戟士敗了,未曾一輸的兵甲葉白夔也敗了。這場戰役一直被後人談起,但還有一場戰役也被人津津樂道,就是西蜀劍皇攔截北涼鐵騎被踏成肉泥。這一戰說明了,武人武力再高,也不可硬碰軍隊,特别是騎軍。西蜀劍皇是吃劍老祖隋斜谷的徒弟,雖然比不上師弟劍九黃但在江湖上也是頗有名号。西蜀劍皇蘇茂三炷香内斬殺鐵騎800餘人,而後力竭身死。

而重回陸地神仙的李淳罡一氣破甲2600,這已經差不多是人類天花闆了。呂祖曾言一氣之長不過千裡,而廣陵江畔的李淳罡卻是千裡又百裡。這個答案是徐鳳年戰鄧太阿和曹官子時被問起的,當時兩人深深佩服,說不出話來。以至于徐鳳年都驚歎道:
每當你問心無愧的時候就那麼簡單地成為了天下第一,比如一甲子前的青衫劍神,比如一甲子後的羊皮裘老頭。天下第一的名頭那麼重,也就隻有你說拿起就拿起,說放下就放下。
就是作者欽定的最高一檔高手一口氣的頂峰了,廣陵江畔之後李淳罡還傷了身體,早早離世。是以我們大體上就能歸納出武人的極限就是2600,在面對源源不斷的騎兵,根本沒有辦法換氣,最終都會力竭而亡。當狀态、心境、等因素都完美時,武人之争就是氣力之争。
王仙芝能破多少甲
王仙芝論實力應該是強過李淳罡,而一氣之長又長不過李淳罡,可是他的武人體魄絕對是前三甲(一個是李當心的大金剛、一個是徐鳳年的天人體魄,慕容寶鼎徒有虛名)。那麼我們怎麼判定王仙芝能破多少甲。
拒北城一戰,于新郎和樓荒聯手抵抗北莽騎軍時曾說過,經常跟着師父在武帝城打浪,一氣要比其他人用得長久,換氣要慢很多。是以王仙芝要比李淳罡氣力綿綿不斷,而且隻要武人隻要進入天象境就會産生天人感應與天地共鳴。氣力也會慢慢恢複,隻是小于消耗而已。
總結,王仙芝可能殺敵略多,但是多不了多少,取個整數3000.
《雪中悍刀行》書中曾言,世上沒有萬人敵,如果有隻能是生而金剛境的徐龍象,他天生力大無窮,可以不耗氣力,是沖鋒陷陣的最強者。即使是呂祖在世論鑿陣也比不上徐龍象。
武帝城不是隻有王仙芝一人,還有徒弟四人,可以不停換氣
拒北城一戰,十八宗師聯手抗擊北莽,他們兩兩一組。其中南诏韋淼與東越劍池柴青山互相配合,于新郎和樓荒師兄倆一組。兩組人可攔截北莽五千騎兵。
兩支騎軍,出現将近千騎的巨大傷亡,結果一支箭矢都沒抽出箭囊,到頭來連拒北城的城牆都沒碰着,主将能不心驚膽戰?
北莽騎兵被打得直接懷疑人生,而再看江湖高手,他們一人在前,一人在後,前者殺敵,後者保護前者,等到前者氣力快用盡,後者就會補上。如此循環往複。
南诏韋淼與東越劍池柴青山,兩位中原宗師之前素未蒙面,自然更無交手切磋的機會,卻配合得堪稱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事實上,韋淼和柴青山遊刃有餘甚至還能唠嗑,如果不是後來慕容寶鼎和一截柳混在騎兵當中偷襲,緻使兩人一下被重創,五千騎兵絕對交代在那裡了。
而樓荒和于新郎那一組也是攔截五千騎兵,雖然最後樓荒戰死,但書中沒有說明是殺了多少後戰死的,推斷絕對超過5000。
如此推想,武帝城中,王仙芝據城而守,配合着徒弟四人,一萬騎兵肯定不夠吧?徒弟兩兩一組,王仙芝充當救場,隻要騎兵中沒有其他江湖高手突襲,一萬騎兵就是砍瓜切菜。徐鳳年面前,天象境就是一招解決,王仙芝更不用說了,他的武功更加霸道,永遠是一雙鐵拳把人錘得沒有脾氣,而且經過一甲子的培養,王仙芝功力十分紮實,是以即使陸地神仙也攔不住王仙芝。
綜上所述,北涼30萬鐵騎攻打武帝城,毫無疑問是能拿下的,但是王仙芝要走,誰也攔不住的。是以攻打武帝城沒有意義,王仙芝在哪裡,哪裡就會成為新的武帝城。但是要打下武帝城一萬鐵騎肯定不夠,或許大雪龍騎才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