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清朝末年國力衰敗民不聊生,外國列強抓住了這個機會,用子彈和炮火轟開了鎖國的大門,中國也在這個時候開始逐漸淪為半殖民國家。

随後便爆發了轟動全球的侵華戰争,并以極快的速度占領了東北三省。國内的許多有志之士,眼看國家被一點一點的侵略,于是開始了對侵略者的反擊,各種民間組織紛紛成立,其中主要分為兩黨。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以全國解放而告終,但我們為此也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犧牲的烈士們數不勝數。

一些英勇的将領們也在此脫穎而出,周希漢将軍作為陳赓手下最強的戰将,在部隊中也是有着響亮的名聲,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正是他的故事。一名老農三番五次的請求與周希漢見面,卻屢次被拒絕,而當好不容易見面後,卻聽見對方說:我不認識你。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中又有着怎樣的誤會呢?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年少得志,一心報國

1913年8月27日年幼的周希漢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順河鎮周家坳村,他的到來,也讓這個破敗的家增添了一絲活力,周希漢的父母都是地道地道的農民,一生都在為地主老财做事,平常也隻是能夠勉強填飽肚子。

雖然對于周希漢的降落很開心,但是卻又不得不為日後的生活做打算,思前想後,也就隻能是加倍的工作,才能将這個小孩給拉扯大。

在這樣的環境中,周希漢慢慢長大,即使家境貧寒,但他卻從來沒有挨過餓,隻是有時候吃的比較差,這也是因為父母對其的疼愛。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懂事之後,周希漢也了解到了家中的環境,于是外出為父母分擔生活的壓力,對于兒子的這種行為,其父母也是極其欣慰。就這樣周希漢來到了村子外面的世界。

而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卻也是混亂不堪,周希漢在這時也了解到了國難當頭,想要改變自己現在的這種生活,隻有改變這個現狀,于是他選擇了參加黃麻起義,但很快便以失敗告終。

可這并沒有澆滅他心中已經燃起的救國之心,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紅軍部隊,并對其的規章制度十分滿意,于是選擇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并于同年10月加入了我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戰争開始,英勇報國

土地革命時期,周希漢收到組織的指令,擔任麻城縣獨立營通信班長,獨立團通信排排長等數項職務,并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鬥争。随後為了跟随中央的步伐,帶領隊伍強渡嘉陵江,加入了紅軍長征。

抗日戰争時期,更是表現得尤為勇猛,參加了百團大戰等一系列重要戰役,并且屢次指揮隊伍擊退敵人,獲得戰鬥的勝利,被手下的人尊稱為“百戰百勝”。

解放戰争時期,擔任第二野戰軍十三軍軍長,随着官職的越來越高,周希漢的打法也逐漸變緩,不像之前的那麼急躁,多了一絲冷靜和沉穩。并獲得了生擒國民黨将領六十一人的戰績。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十三軍軍長兼滇南衛戍司令員,并被授予了海軍中将軍銜。還參與了以原子戰争為背景的演習等多項重大軍事實驗。

1988年11月7日,周希漢因為一次失誤骨折住進了醫院,而這時的他已經年過半百,身體機能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于是在這之後便與世長辭,其骨灰被安放在麻城市革命公墓内。一代名将,就以這樣的方式,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他曾經深愛着的祖國。

功成名就,冷血無情

在周希漢将軍功成名就後,還發生過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有一位老爺爺神色匆忙的在周希漢家的門前,來回徘徊,似乎在焦急地等待着什麼。這時碰巧周希漢的女兒周曉紅從門前走過,見這老伯行為怪異,于是上去問其緣由。

原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來到周希漢門前了,之前兩次都被周希漢的秘書給拒之門外,導緻他根本都沒有機會見到周希漢,于是今天他便出此下策,在門前守着,希望可以見到周希漢一面。

而且根據老爺爺的叙述,他原是周希漢在山西太原市的通訊員,身體負傷後,失去了戰鬥能力,于是隻能退伍回到老家過起了平民的生活。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原本想就這樣平凡都渡過這一生,但是卻在前幾天老伴突發重病,面對那幾乎天價的醫療費,他沒有任何辦法,隻希望周希漢可以給自己做一次證明,讓自己能擁有一張入黨證明,以此來提高一下收入。

聽完了老人的話後,周曉紅十分感動,于是二話沒說便帶着他來到了父親面前,但出乎意料的是,周希漢在見到這位老爺爺時,并沒有任何的反應,就如同對待一位陌生人一樣冷淡,甚至在聽聞其來的原因竟然是想依靠自己作入黨證明,來提高收入更是憤怒不已,立馬起身準備離開。

但一旁的周曉紅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勸導父親,并将剛才老爺爺對自己所說的事情,原封不動告訴了父親。周希漢依舊是面無表情,在經過了一番軟磨硬泡後,終于是松了口氣,給老頭開了一份證明,而老頭也是心灰意冷,隻能帶着證明默默離開。

老農求見中将兩次遭拒,第三次成功見面,老将軍:我不認識你

小結:

而在這件事情之後,周漢希也遭到了外界的各種質疑,甚至連他的女兒都對他充滿了不滿。但在多年之後,周漢希将軍才解釋到,因為當年上門求助的人有很多,有些人甚至連他都不認識,況且在他的心中,黨是嚴明正義的,如果用作它來進行利益的謀取,那就是對黨的亵渎,是以在那之後,他便拒絕為這些人提供便利。而周漢希将軍的這種遵紀守黨的精神,也被後人紛紛贊頌,這個事件的誤會也就此解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