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死後,21口棺材從7個城門出殡,盜墓界多了1條不成文的規定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包拯死後,21口棺材從7個城門出殡,盜墓界多了1條不成文的規定

包拯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清官,一生廉潔奉公,鐵面無私,為民請命,深受百姓的愛戴,人們尊稱他為“包青天”。

影視劇中,包拯是滿臉黑,額頭上還有一個月牙,人們稱他為“包黑子”。影視劇是藝術作品,高于生活,來源于生活,藝術創作中人物刻畫的是非常明顯,是好人就是好人,是壞人就是壞人,是以人們将包拯刻畫成了滿臉黑的形象,意思說明他鐵面無私,明辨是非,區分黑白。

包拯死後,21口棺材從7個城門出殡,盜墓界多了1條不成文的規定

然而曆史上的包拯卻是一個白面書生,陽光燦爛,幹淨文雅,就像是鄰家的大哥哥一樣。宋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考中進士,開始仕途。

他為官期間剛正不阿,敢于納谏,深得宋仁宗的器重。包拯一心為國為民,皇帝器重他,百姓擁戴他,他的名聲遠近聞名。

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突然得病,不久之後就去世了。包拯出殡的那天,一共有21口棺材從七個城門出殡,場面非常宏大。

包拯死後,21口棺材從7個城門出殡,盜墓界多了1條不成文的規定

平常一個人去世之後,都是一口棺材,為何包拯是21口棺材呢?因為包拯有他的苦衷。包拯為官期間,不慕權貴,經常彈劾權貴,是以他遭到了權貴們的記恨。

包拯擔心自己死後,自己的墳墓遭到權貴們的破壞,是以就設定了很多疑冢,讓他們不知道真正的包拯究竟埋在那裡,這樣他們就不會破壞包拯的墓。

包拯死後,21口棺材從7個城門出殡,盜墓界多了1條不成文的規定

包拯去世之後,盜墓界也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盜墓者不能盜包拯的墓。包拯是一個大清官,為民請命,盜墓賊對包拯都是非常的敬佩,是以不忍心盜包拯的墓。

盡管包拯墓沒有被盜墓賊所盜,但是卻遭到了金兵的破壞。北宋滅亡之後,金兵開始挖掘宋朝皇帝的墓,包拯的墓自然也是受到了破壞!

開封有個包拯墓,合肥也有包拯墓,那麼哪個才是包拯真正的墓呢?大多數人說合肥的才是真的,因為人死之後要落葉歸根,包拯是合肥人,自然要埋葬在合肥!

包拯死後,21口棺材從7個城門出殡,盜墓界多了1條不成文的規定

參考文獻:《宋史》、《包公案》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