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最愛的美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不,我這個名副其實的小吃貨又開始想念那脆嫩酥香的牛排了。

牛排的種類很多,我最喜歡的還要數菲力牛排。菲力牛排也稱牛裡脊、腰内肉,特點是廋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

因我自小就喜歡吃牛排,每次都去飯店比較麻煩,而且費錢,是以媽媽就自學成才,學會了煎牛排。家裡也會常備上幾塊生牛排,以備我的不時之需。就像現在,說着說着口水就不自覺地流下來了。“媽媽,媽媽,今天晚上能不能煎塊牛排給我解解饞啊?”正在廚房忙乎的媽媽笑呵呵地說:“是不是饞蟲又爬出來了啊!好吧,就煎一塊喂喂饞蟲吧。”

因為喜歡,我對這牛排可是了解甚深,趁着媽媽忙活,我就來說說這牛排。牛排有别于其他大部分熟食,牛排通常不會煎至全熟,而是可以以個人喜好調整生熟程度。主要分為:近生牛排、一分熟牛排、三分熟牛排、五分熟牛排和七分熟牛排。牛排可煎可烤,說說不難,但要做好,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并将制作溫度分為兩段。

以煎為例,牛排第一次下鍋煎炸,一定要大火高溫,這時牛排表面一層肉脫水變硬,顔色變為深褐色,并且散發出煎炸的香味。在牛排變焦之前翻一面,将另一面也煎成深褐色。這一階段是為了制作出牛排的風味。第二階段就是讓内部成熟,而盡量讓之前變硬外部的溫度不要過高,導緻肉的表裡溫差過大。這個階段就要小火慢煎,讓肉的内部溫度變高,滲出肉汁。

“牛排煎好了,饞蟲快來吧!”随着媽媽一聲清脆的喊聲,隻會紙上談兵的我立馬循着香氣四溢的方向沖向餐桌。望着眼前這塊還在“滋滋”作響,在燈光照應下異常油亮的牛排,我是兩眼放光,也不管是否還燙着,張大嘴巴,“啊嗚”咬了一大口。“哇!太好吃啦!”随着我響徹房屋的贊美聲,媽媽情不自禁掩嘴而笑。

我接下來就慢慢品嘗起來,邊吃還不忘要評論一番:“這菲力牛排就是好吃,肉質松軟,肉筋及肥肉極少,較易消化。牛肉細嫩、滑溜、醇香,肉塊當中油花分布很均勻,吃起來沒有一點草腥味,卻有一股牛油的香味溢滿嘴巴,真是滿齒留香啊!”媽媽看着我樂呵呵地說:“你這個小吃貨,還有這麼多道理呢,都可以去當美食欄目主持人了,快吃吧。”

這麼美味的牛排,真值得你去一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