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卻在封建統治末期因為腐朽沒落的統治,落後的社會和環境使得我們的社會停滞不前,生産力遠遠不如其他的帝國主義國家,是以在後期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我國的時候,我們因為落後被打得很慘,在經過深痛的傷害之後,也有很多革命志士就到國外去學習新知識新思想,然後再将它們轉化為中國理念在國内實行,老輩的革命家不僅在抗戰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将革命精神作為家風在家族中傳承。

我們都知曉的葉劍英,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生于19世紀末期,也是清政府的統治末期。這一時期風雨飄搖的中國任憑帝國主義列強的敲打,此時國家各種革命浪潮此起彼伏,葉劍英主動參與了辛亥革命為推翻清王朝統治做出了很多努力,葉劍英在成為黨員至解放戰争勝利,在戰争時期屢立功勳,國家授予他開國元帥這一榮譽,是對他極大的肯定。這樣一位為革命事業嘔心瀝血的革命者,其孫女葉靜子也有着爺爺的處事風範。
葉靜子,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這個名字是葉老親自為孫女起的名字。“靜”字自然寓意了家長希望孩子安靜内斂的希望,然而葉靜子從小就以淘氣出名。葉靜子打小就很有自己的性格,不像女孩子那樣安穩沉着,像男孩子一樣活躍跳脫。并不怎麼聽話的靜子被父母送出了國,希望在國外依靠自己能夠鍛煉自己的能力,讓她能夠獨立起來。
來到異國他鄉的葉靜子起初并沒有收起自己桀骜不馴的性格,父母對于13歲就遠赴他鄉的女兒心裡覺得很愧疚,害怕因為自己的決絕讓女兒倍感孤獨,也害怕因為中西差異較大的環境讓女兒産生失落等負面情緒。葉靜子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父母的擔心是多餘的,她初入外國學堂就開始逃課、不受管教,也成了讓老師頭疼的孩子。
随着年齡的增長,葉靜子也漸漸明白了家人的良苦用心。歲月帶走了她的年少氣盛,時光磨砺了她的棱角,年紀稍長的葉靜子開始慢慢地将心思收回在了學業上。葉靜子的母親由于葉老特殊的工作關系,從小也與父親分離,父女關系表現得并不那麼親密。經曆過如此分離的時刻,她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感受到被家人抛棄的消極情緒。葉靜子的母親也逐漸增加了對女兒的關心與愛護,想讓遠在他國的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經過父母和自身的共同努力,葉靜子逐漸回到小時候的樣子,變得溫柔起來。畢業後的最後一次任性就是沒有聽從家人的建議,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在葉靜子的畢業時期正是香港娛樂行業發展的上升時期,她将投資的目光放在了香港這一寸土寸金的地方。她塌下心來,從基層開始,摸爬滾打一路,最終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公司——星際文化傳播公司。
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同時她戒驕戒躁,在感情上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她的丈夫是王京陽,同樣出生于紅色家庭,他的爺爺是王震将軍。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可以稱得上是才子佳人、門當戶對的好姻緣。兩人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保持着同樣的價值觀,婚後的生活也極為幸福。
結語:葉靜子身為紅色家族的一員,并沒有因為前人的殊榮而覺得有别于衆人。富裕的家境并沒有養成葉靜子嬌貴的小姐氣息,她憑借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的人生開辟出另一種道路,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在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要有着自己的信念并願意為之付出行動才能看到風雨過後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