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隻做資訊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随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背景。

本文編輯字數3612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

下班後,看美食直播是很多人的消遣方式。

直播間裡松軟的糕點,總是讓人忍不住點進購物袋,恨不得下一秒就能吃到嘴裡。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可在下單的最後關頭,一句不合時宜的話萦繞在腦際——“吃吧,吃了就是罪惡。”

于是,在一種『痛不欲生』的混沌與沖突中,隻能忍着“劇痛”折傳回來,歎惋一句:

做人咋就這麼沖突,這麼難呢?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可以把所有的禁忌都破除,每天吃甜吃到膩,也照樣能健康地瘦下去,人生簡直就太美好了!

你别說,這世界上還真有這麼一些人,對于他們來說——吃糖,“沒毛病”。

基因變異改變了格陵蘭人的糖代謝

最近,來自于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由于幾千年來的獨特飲食,一些格陵蘭人産生了基因變異。

這種變異改變了他們吸收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糖帶來的危害。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蔗糖酶-異麥芽糖酶功能的喪失會增加格陵蘭人群的醋酸鹽水準并改善代謝健康)

研究分析了6551名格陵蘭島成年人的資料,并在小鼠身上進行了實驗。

結果發現,一些格陵蘭人體内控制着蔗糖酶-異麥芽糖酶的基因産生了變異,他們的平均BMI、體重、體脂率以及血甘油三酯都較低。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具有這種基因變異的成年格陵蘭人的體重指數、甘油三酯水準比較低,醋酸鹽水準較高

産生這種變異的人,具有蔗糖異麥芽酶缺乏症,他們有一種特殊的糖代謝方式。

糖進入他們的身體後,不會像“正常人”那樣被吸收進血液裡,而是會直接進入他們的腸道。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背後的機制很可能是,腸道細菌将糖轉化為一種叫做醋酸鹽的短鍊脂肪酸。

而醋酸鹽,可以降低食欲,提高新陳代謝并促進免疫健康。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研究人員提出的假設機制)

從某一個角度來說,适當吃糖,讓他們變得更健康了。

小鼠的飲食實驗

為了弄清産生變異的人的腸道中發生了什麼,研究人員還用小鼠做了補充實驗。

他們将小鼠分為兩組:

Sis-KO組:這些小鼠與格陵蘭人的遺傳變異相似,糖代謝能力受到抑制。

Sis-WT組:這些小鼠有正常的糖代謝能力 。

結果發現,吃同樣富含糖和脂肪的飲食,Sis-KO組小鼠增加的體重隻有Sis-WT組的一半,肝髒甘油三酯水準也更低。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藍色-Sis-WT組;紅色-Sis-KO組)

而且,攝入蔗糖後,Sis-KO組體内的醋酸鹽明顯增多,血糖更低。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攝入蔗糖後,Sis-KO組體内的醋酸鹽明顯增多,血糖較低

這證明了研究人員的推斷和分析,說明這種遺傳變異的确帶來了一些好處。

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學教授Anders Albrechtsen說:“一個基因變異會具有如此深遠的有益影響,簡直『不可思議』。”

研究小組希望,這個結果能為開發治療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藥物提供新的思路。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Anders Albrechtsen教授和他的同僚在格陵蘭島的努克釣魚)

為什麼偏偏格陵蘭人有這樣的基因優勢?

Anders Albrechtsen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格陵蘭人的飲食中沒有太多的糖。

他們根本不需要從血液中迅速吸收糖來擷取能量,這增大了遺傳變異的機率。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格陵蘭人的飲食到底是怎麼樣的?這樣的“好基因”我們能不能也『變異變異』呢?

格陵蘭人的飲食

說起格陵蘭島,著名微生物學家Aviaja Lyberth Hauptmann說:“格陵蘭島是一個直接從大自然中擷取食物的地方”。

水果蔬菜很少,主要是肉類

格陵蘭島大部分地區被冰層覆寫,植物難以生存,傳統農業受到嚴重限制。

早在公元前2500年,格陵蘭島的人就以鳥類、魚類和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為生了。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吃的是魚、鲸魚、海豹和馴鹿的肉和脂肪。

他們偶爾可能會吃點紅莓,但他們的飲食中含糖量是最低的。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在随後的幾個世紀裡,這種飲食也基本沒什麼變化。

盡管現在格陵蘭島的超市引入了更多植物性食品,但當地飲食仍然是以肉類為主。

如今,格陵蘭的每個鎮裡都有一個魚肉市場,叫做“小格陵蘭人”。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在這裡,當地的獵人和漁民出售他們每天的“獵物”,比如鳕魚、大比目魚、鲑魚和紅魚,以及海豹、鲸魚、麝香、海象等。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在冬天寒冷空氣中晾幹待食的鳕魚)

由于氣候環境條件的制約,當地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與極地海洋息息相關。

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格陵蘭在捕獲海洋動物方面設立了嚴格的規定。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格陵蘭島大型鲸魚的管理和利用)

格陵蘭人的飲食健康嗎?

大多數海洋動物富含omega-3 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

這裡不存在高碳水飲食,糖尿病等代謝類疾病也很少發生。

也正因為這種獨特的飲食方式,使他們變異出了獨特的基因。

這種基因使他們更适應脂肪酸的代謝,并能把身體裡偶爾出現的糖,以一種“過客”的方式簡單處理掉。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然而,科學家們目前還發現,這種變異對很多兒童來說,似乎并不是什麼好事。

當地兒童出現了糖不耐受症

由于這種基因變異,有些兒童一生下來體内就缺乏蔗糖酶-異麥芽糖酶。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蔗糖酶-異麥芽糖酶有助于分解蔗糖和某些澱粉。

當這種酶缺乏時,腸道無法有效吸收蔗糖和澱粉,可能就會出現腹瀉、腹痛和腹脹的症狀。

具體症狀『因人而異』,症狀一般會随着兒童年齡的增長慢慢改善。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這種先天性蔗糖酶異麥芽糖酶缺乏症(CSID)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很罕見,但在北極地區的患病率高達約10%。

在上世紀中葉引入西方飲食之前,CSID在格陵蘭島中并不為人所知。

直到含蔗糖和麥芽糊精的嬰兒配方奶粉引入後,CSID才慢慢引起人們的注意。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對于格陵蘭人來說,吃糖是健康的,真讓人羨慕啊

為什麼同樣的基因,大部分格陵蘭島的成年人能自如地将糖轉換成醋酸鹽,并代謝掉,而兒童就會出現諸多不适呢?

對此,研究人員猜測,随着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腸道細菌逐漸習慣于糖,并學會如何将糖轉化為能量,進而提高了蔗糖和麥芽糖的耐受力。

關鍵的瘦龍說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擔心,長期不吃糖,也會變異呢。

其實,這個變異的發生,可能需要幾千年,不是一輩子能達到的效果哦。

格陵蘭島上的人,長期的極地環境,造就了他們獨特的基因。

一些原住民的基因變異,讓他們有不同的糖代謝方式,這種代謝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糖對健康的威脅。

與此同時,出現變異的兒童,卻表現出了對糖的不耐受。

如果你隻是低碳飲食,應該不需要擔心産生糖不耐受的問題。

如果你吃糖也不耐受,也要節制,畢竟吃多了不消化,也沒有什麼好處,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