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點什麼,林林總總,不知怎麼概括,就叫“和衰老一起成長”吧。
因為疫情,有三年沒和母親見面了。這次一見,她竟然愣了一下。後來,她告訴我,她沒有想到,兒子的眉毛,已黑白相間,脖子的皮膚,已明顯松弛。
這也難怪,兒子畢竟已年近七旬,在老年人的老中青裡,也快要算中老年人了。
人這一輩子,什麼都是第一次。曾經感歎:為人父毌,是多麼神聖、奧妙、需要大量知識儲備的職業!卻有多少新人,沒有經過起碼的教育訓練,就倉促上崗了。現在的我,在養老知識、技能、閱曆等等準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已經度過了8年的老年生活了。
九十三歲的父親無疾而終後,米壽的母親想把房子過戶的心思越來越急迫。但是,她既不想搬離這處熟悉的老宅,也不願面對房子過戶後可能面對的尴尬。她問我怎麼辦?我經過咨詢,告訴她,根據民法,在房子過戶時,完成居住權登記,即可實作她的想法。
但我們兄弟姐妹也有些不解,老人的房子,一直這麼住着便是,何必那麼折騰。母親就是一句話:我不想給你們留下麻煩。
這些日子,母親給我講了不少老人的故事,我越聽越覺得腦洞大開。八年,足可以完成一場宏大的戰争;但是,對于老年生活的知識儲備來說,這才剛剛開始呀!
幸福的老人,到底做對了什麼?(與之相反,不幸福的老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決定一個老年人幸福度的相關因素到底是什麼?
我遍訪老友。朋友們衆說紛纭,有的說是财力;有的說是地位;有的說是健康;有的說是親情友情;也有的說是才藝情趣;甚至還有身材相貌不一而足。
我覺得,朋友們說的都對,但是,在我的願望清單裡,與提升認知相比,這些都排不上第一位。
我以為,人之幼年,有老師和家長的教導;人之成年,有上司和專家的規制,惟獨人之老年,法無禁止即自由,自身認知更重要!
我暗自慶幸,終于找到了這個主題:和衰老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