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灰的瓦,蒼老的牆,潮濕的苔攀上了老屋的窗。門前的橘子樹灑下滿園清香,白色的落花是歲月已逝的流光。木門上的老栓還是原來的模樣,風中悠悠蕩蕩,卻是在獨自品味荒涼。
推開這記憶斑駁的大門,咿呀的呢喃聲像是喚醒了昔日的時光,她有些恍惚,一幕幕畫面都重新浮現在眼前,依稀都是童年的光景……這老屋是外公的心血,他曾為它鋪上台階,曾親手種下一棵棵橘子樹苗,曾一磚一瓦堆砌兩代人童年最夢幻的樂園,曾用破碎的瓷片點綴樸素的門廊,不留意間被刺破掌心,染了滿手鮮血的紅色,害得外婆嗔怪了許久……
那個時候,一家人總願意坐在不寬的院子裡,”擠”在一起就能讓人感到莫名的心安。外婆倚在老屋的門口,輕搖小扇,看着幾個娃娃上竄下跳,有時佯裝惱怒地責怪幾句,轉眼便又被”小機靈鬼們”哄得眉開眼笑。外公則靠在他心愛的木藤搖椅上,沉默着,面色平淡,而藏在老花鏡的後面,半眯着看向妻女兒孫的眼中是一片深邃的柔情。時光也随着藤椅輕輕搖晃,不覺間流淌而過,山中的曉風清淺又安然。
山雨來臨,或是一片霧霭迷茫,或是瓢潑而下,一家人鑽進老屋,任他屋外雨疏風驟,穿過樹林,直打得樹葉、瓦片噼啪響,老屋内依舊滿室溫馨和暖意。檐下滴滴答答,積水成窪,彙成溪流,沿着溝渠淌向花田,那花在雨中好像巧笑嫣然的人兒,顫動着枝葉,顯得鮮活明媚。聽着夜來風吹雨,或許是因為有老屋避難,也或許是因為有外公坐鎮,心頭隻覺得慰籍非常,便在一天的最後,伴随着天放晴後清爽的晚風,留下一個夾雜着雨和老屋的芬芳的夢。
山中歲月長,綠柳成秋霜,幾個寒來暑往,多少秋收冬藏。後來的後來,境地漸佳,一家人為了友善,挂上了老屋的門栓,将回憶仔細地收拾,将曾經的悲與歡悉數封存,離開了這個世代安居的地方。
喬遷城中,房屋更加寬敞,卻遺失了當年擠在一起互相取暖的感覺;質地更加精緻,卻再也聽不見老屋開門時可愛的呢喃聲;有了多個居所,卻開始迷茫此心該何處安放……。
這年,恰逢山雨來時霧蒙蒙,她撐着傘,又回到了這個令她多少年魂牽夢萦的地方。那令人柔腸寸斷的杏花春雨啊,直教她的淚像決堤洪流湧下,胡亂地抹一把在手中,震顫了心房。别來無恙,那草木與印象中的位置重合,茂盛如初。她有些愕然,時間真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那棵棵橘子樹苗竟已經亭亭如蓋。
藤蔓青了又黃,老屋坐落群山間,一如往昔那樣,靜默着,不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