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老屋,像一位踏實的老者,他日夜勤勤懇懇的耕耘,角落的蜘蛛網,破碎的瓦片,都是他為曆史留下的歲月的痕迹。頗有一幅“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的豪氣在裡面。
但他漸漸被歲月抛棄:它破碎不堪,它被高聳入雲的樓房和機器裝置代替,故鄉早已沒有了安逸和恬靜。傳統的風俗習慣也被高速發展的時代給泯滅。
不知何時起,人們漸漸走出老屋,離開家鄉,踏入城市,人們有了更加舒适的房屋,更加便利的交通和更加美味的食物,可他們始終沒有忘記陪伴他們成長的老屋,每逢佳節都會回老家看看它。
不知何時起,一顆顆粗壯的大樹被連根拔起,平整的柏油路碾壓過老樹的根。鳥沒有了栖息的地方,蜘蛛不再結網,故鄉變的喧鬧了起來。
老屋仍伫立在那,仍承載着人們的思念。也許在人們厭倦了城市的喧嚣後還可以回來依靠一下,他帶着不可磨滅的回憶,無法抹掉定的童年歲月,一直伫立在那。
老屋就在那,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