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著名的革命紀念館——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在這裡,我們見識到日軍侵華的許多真實曆史畫面,也見到許多革命先輩們保家衛國的伴随物。其中,在“紅色特工”展區的一隻“針線袋”引起衆人的疑惑和好奇,這隻“針線袋”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它的主人又有着怎樣的故事?
一、平常農婦
這隻“針線袋”的主人,名為朱文起。朱文起出生于1905年,是山東定陶縣本地人。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學,但朱文起卻有着極大的見識,本人也十分聰慧。朱文起十八歲的時候,就由村裡人介紹嫁給了定陶當地的一個小夥子。這個男子家中也并非十分富裕,兩人的婚後生活雖然清貧卻也津津有味。沒兩年,朱文起就生育了兩個大胖小子。

如此平淡的生活卻依舊遭遇了磨難:日本人來了。當時正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争時期,日本軍隊很快就打到了山東地區。為了抵抗日軍的腳步,當地的國民黨軍四處抓壯丁、修工事。朱文起的丈夫就被抓了壯丁,之後還在戰場上被日軍的流彈打死。
失去丈夫的朱文起便帶着兩個孩子四處東躲西藏、保全自己。日本人對當地的掃蕩很快就結束了,朱文起這才帶着孩子們重新回到了村子裡,此時的村子早已是斷壁殘垣、生靈塗炭。朱文起咬着牙,和村民一起收拾村子,繼續此前的農家生活。
二、紅色特工
當時的山東定陶,已經全部淪陷為敵占區了,國民黨軍隊全部被打退了出去,而共産黨的八路軍遊擊隊卻依舊活躍在當地,給日僞軍帶來不斷的騷擾侵襲。為了更好地進行當地工作,八路軍首長曾冒着巨大風險到朱文起所在的村子裡招募人員,但大家都因為有家室在此不願冒險。
而這時,朱文起卻挺身而出,表示自己願意幫助八路軍進行情報傳遞工作。當時的女子很多還留有“纏足”的陋習,但朱文起卻沒有纏足,一雙“解放腳”一天能走很遠的路,是以八路軍便接納了她的入夥請求。就這樣,朱文起成了一名紅色特工。
很快,朱文起就接到了上級派發的任務:将一份絕密情報傳遞到定陶隔壁的縣城裡。朱文起便将自己打扮成了一名乞丐婆兒,将情報藏在自己胸口處的一隻針線袋裡就上路了。到隔壁縣城要經過一處日僞控制的碉樓據點,朱文起到達據點時正趕上嚴查之際,但她卻絲毫沒有畏懼,反而大大方方走到盤查點。
可是當她即将過關時,卻突然被一名僞軍喊住,問她胸前裝的是什麼。面對敵人的質問,朱文起表情自然地講到:“軍爺,這是我的針線袋,您要我幫您縫補衣物嗎?”聽到這些,僞軍就放她離開了。
有了第一次傳遞情報的成功經驗,朱文起在之後開展工作就愈發地熟練了。後來,當地的八路軍中都流傳着有名“大腳女特工”的傳說,這名“大腳女特工”便是朱文起。
三、特等功臣
當時的定陶地區,除了日僞勢力外還有一股土匪勢力,這股土匪勢力的頭子名叫王子傑。王子傑在當地時常配合日僞軍隊抓捕我軍成員,也給當地的村子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為了打擊王子傑勢力,八路軍制訂了一項針對他的作戰計劃。當時王子傑的警衛隊隊長正是我黨同志,為了拿到王子傑營地的情報地圖,當地地委就指派朱文起前往王子傑地區,接收情報。
朱文起到地方後,就被王子傑的部下抓了起來,拷問其前來意圖。朱文起臨危不懼,告訴他們自己是個媒婆,是來給王子傑的警衛隊隊長說媒的,這才避免了被迫害。見到警衛隊長後,朱文起拿到了需要的情報,随後就将情報藏在了自己的衣服中,大搖大擺走出了山寨。
正是這份情報讓八路軍詳細地掌握了王子傑營地的布防,并成功地抓捕了王子傑。随後,朱文起因為在情報傳遞工作中貢獻突出而被授予特等功。
結語:
抗日戰争勝利後,朱文起因為此前的傑出表現被當地地委任命為定陶縣婦聯主任,協助當地進行婦女工作。然而朱文起在婦聯工作走上正軌之後,毅然決定辭職回家。她說自己大字不識一個,婦聯主任的位置應該讓給真正有才學的人來做。随後,朱文起就傳回了村子裡重新當起農民。1982年10月,朱文起因病去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