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有哪些“坡長厚雪”的闆塊,值得提前布局?|钛度熱評

回首2021,國家“雙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舉牌“造車”。今年3月,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羅布樂思(Roblox)正式在美國紐約上市;Facebook宣布更名為Meta,衆多國内外知名企業,或高調進軍或低調布局相關産業。 後疫情時代,“宅經濟”進一步火熱,直播電商作為網際網路新經濟業态,呈現爆發式增長。

展望2022,貫穿全年的投資主題又會是什麼?哪條賽道最值得押注?哪些公司又将迎來新的增長曲線,帶來更高的投資收益率?

本期《钛度熱評》欄目特邀資深媒體人一起就話題“2022年,有哪些'坡長厚雪'的闆塊,值得提前布局?”進行了讨論,下面是部分觀點集錦。

2022年,有哪些“坡長厚雪”的闆塊,值得提前布局?|钛度熱評

野馬财經副總編輯缪淩雲:

長坡厚雪的理念,更加看重投資的安全性、穩定性,大消費、大醫藥是兩個比較典型的賽道。除此之外,基于目前我國的産業結構,未來幾年,新材料、有色金屬,以及核電,同樣有着明确的發展前景、穩定的發展路徑。

其一,新材料及有色金屬。

無論是正在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還是略顯缥缈但異常火爆的元宇宙概念,撥開層層面紗,都離不開新材料、有色金屬的支撐。

前者相對容易了解,新能源汽車對傳統汽車的大幅替代,風電、水電、太陽能等新能源設施的大規模建設,都會形成大量的新材料需求,進而需要大量的有色金屬及其它礦産資源,鉻、钼、錳,以及最為人熟知的锂業,皆是很典型的案例。當然需要注意,新材料更加強調企業的技術壁壘、加工能力;有色金屬、礦業更加側重于企業的資金實力、資源儲備、勘探、開采能力。

後者元宇宙,其真正落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現實世界中以“5G”為代表的物聯網的建設完成,而在這一“新基建”過程中,“新材料”同樣不可或缺。

其二,核電。

在2021年下半年,碳中和目标掀起的新能源熱潮中,風能水電受到了熱捧,核電同樣受到了的關注,但相對弱一些。

受蘇、日兩次重大核事故影響,核電的安全性往往會引發擔憂,且歐洲部分國家明确提出退出核電,亦使該行業的發展前景看似不明朗。

但從國内而言,這是一個有着較高安全墊及較大成長空間的行業。

首先,相比水電、風電,核電有着更加穩定、高效的優勢,并且從我國二代、三代及最新的四代核電站來看,安全性能均有着充分的保證。

接着,2020年,我國核電發電量為3662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5%,而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标綱要》,至2025年,我國核電運作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結合碳中和目标,未來數年發展前景巨大。

并且,由于采取水冷方式,以往核電站選址往往需要臨海,而2021年12月20日,全球首座球床子產品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首次并網發電,意味着我國核電的可靠性、适用性進一步提升。

多少說主理人褚少軍:

元宇宙,這個詞或者說這個領域2021熱,且過熱了,但肯定是投資機會,尤其是等2022年媒體和輿論都恢複冷靜之後,元宇宙肯定是不錯的投資賽道,畢竟新的數字生命,或者全新的網絡虛拟世界很可能又存在遊戲、社交、AR\VR等全新的機會。

硬核科技領域:全球面臨更多的戰隊壓力,大國的競争之科技核心領域,2022甚至更長年份都講不可回避,“卡脖子”的産業雖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但長遠來說隻有解決才有出路,才有話語權。不管是國家政策層面,還是地方政府、企業層面,都會有資源傾斜。半導體晶片産業鍊、先進制造等領域是不錯的投資賽道。

有關碳中和的領域:如果不是因為全球疫情的原因,有關碳中和的議題或話語權之争肯定會是全球大熱的話題,該領域也會成為2022乃至更長期的投資賽道,比如新能源電動車、電池産業鍊、無人駕駛領域、傳統企業智能更新等等賽道。

國産替代領域: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已經明确優先采購國内資訊技術創新産品。國産替代領域自然是2022的投資賽道。

國貨:因為新一代民族自信心的增強,以及疫情等進一步加劇全球分裂,有關國産或者國貨會有更好的機會,不管是日常消費領域還是國産軟硬體裝置都會獲得更好的機會。當然前提還是投資的産量和服務要經得起時間驗證。

企業服務或協同領域:2B,尤其是降成提效的領域,比如企業數字化轉型、遠端辦公、遠端協同等賽道,依然還是持續看好。

替代人工領域:疫情以及人工成本的因素,讓替代人工領域必然也會成為2022年的投資賽道熱點,諸如機器人、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賽道。

三節課内容編輯遊人:

目前,META在VR行業裡一枝獨秀,不僅早早收購了 Oculus,并以299美元的低價擊穿市場,且在諸如《節奏光劍》等一體機遊戲上進行生态布局,受到中外玩家的一緻好評,有望獨步天下。但随着位元組入場、蘋果躍躍欲試,這一領域裡的機會和變動,仍然很多。

從目前Oculus Quest2的銷量看,正在無限接近紮克伯格提出的裡程碑—1000萬,國内PICO NEO3雖然在性能上還難以企及Quest2,但功能體驗差别不大、國内生态友善以及位元組後續大力出奇迹的投入,也值得期待。

愛奇藝推出的奇遇3,則以自家内容生态為影音娛樂的獨特賣點而立足。這表明,一體機如同當年的PC一樣,有望成為以影音、遊戲及多人虛拟社互動動為主的家庭必備的内容工具。

不過,目前VR整體的内容亮點,仍然集中于串流遊戲。在影音生态、佩戴體驗與虛拟内容上的優化空間,仍然很多。

可能,當一體機的遊戲研發越來越完備時,主機遊戲會像端遊受到手遊沖擊一樣,逐漸産生被替代性。且投影儀行業,在智能電視和VR巨幕投放之間,也會顯得更加尴尬。

長期來說,VR行業被老羅看好不是偶然,這一行業可能會像當年的智能手機一樣,再次改變乃至重塑國人的娛樂社交習慣。

中科聞歌鄭陽:

從宏觀層面來看,世界正處于IT為主導的第五個世界經濟周期中,而中國過去的數十年中,主要處于由網際網路技術、房地産、重工業、基礎建設等拉動的第四輪經濟周期中,市場正在等待新一輪長周期的出現,可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新一輪經濟周期的領頭羊并未顯現真身。

工信部:加快5G、AI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稀土行業融合應用,其實傳統行業,特别是和戰略資源挂鈎的産業的産業數字化就是非常有前景的賽道。

在人工智能逐漸應用于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時代,技術的更新疊代速度将會越來越快,而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給人類帶來的緊迫感也越來越強。在“碳中和”的政策基礎上,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數字經濟和數字化革命正在逐漸改變世界,以新能源為核心的産業鍊也在技術研發、市場化應用方面不斷突破,再加上生物技術研發的突飛猛進,2022年最值得押注的投資賽道必定出現在三者之中,縱觀近些年的投資熱門賽道,其中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投資的門檻越來越高了(對于投資人也是一種考驗和更新)。

而聚焦到中國市場的細分領域中,“新基建”想必是最具代表性的三個字,以數字城市建設、數字鄉村建設、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新消費等為基礎生态的市場是最具有導向性的,其中又分為“科技新基建”“民生新基建”“制度新基建”三個層面,分别對應“雙碳”、“科技創新”消費民生”三個主題。其中具有較高代表性的細分領域有如柔性感覺機器人、高精度醫療導航、全域隐私計算、雲網端融合、XR網際網路(元宇宙的入口)、人工智能、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大健康、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氫能源、半導體等等。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時代,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厘清楚哪些是當下難以落地,但是未來無限可期的趨勢(比如元宇宙),哪些是可以實作快速市場化和落地的産業,哪些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賽道,這種正确判斷的基礎一定是從知識量的累積與不斷地思考和實踐的結果中得來。

價值研究所編輯林之柏:

2021年,在流量模式失效、網際網路巨頭集體進入寒冬的情況下,新經濟産業的發展其實并不順利,不少細分領域都面臨增長瓶頸。未來一年,相信這個大趨勢依然不會有太大變化,流量退位、硬科技爆發會是市場的主旋律。

在這個背景下,半導體、新造車、SaaS企業服務仍會是來年引領增長的主力,其相關上下遊産業鍊也會迸發出更大潛力。

比如和新能源車緊密相關的二手廢舊電池回收行業。按照一般5-10的使用壽命推算,最近兩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将會迎來置換高峰期。受到碳中和、晶片荒等因素影響,企業的生産排放受到很大制約,二手廢棄電池回收市場的潛力也是越來越大。企查查的資料就顯示,今年上半年注冊的電動汽車二手電池回收處理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000%,可見越來越多玩家嗅到了當中的商機。

在SaaS行業這邊,預計2022年也會迎來一些新的變化,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機會。比如往下沉市場滲透,針對中小企業推出更多普惠性SaaS産品和服務;再比如在融資、并購不斷升溫的情況下,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跑出超級獨角獸的機會也是有的。

就目前的融資程序來看,垂直行業SaaS服務提供商最受資本青睐,相信未來一年的發展前景是相當樂觀的,值得各位投資者多加關注。

貝多财經主理人賈小俊:

展望2022年,仍将是混戰的一年。其中,值得關注的領域一定不會缺少“元宇宙”、“新能源”、“寵物經濟”,直播後時代也依然有機會。

元宇宙:正如我們了解到的那樣,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這代表着這個領域剛剛興起。當下,熱門論壇活動也離不開讨論這個話題。如比百度的李彥宏、攜程的梁建章、360的周鴻祎以及網易的丁磊等等,都在言必稱“元宇宙”,隻不過大家的立場不同。

但無論如何,元宇宙的發展也必将遵循自然規律,從百花齊放到百川歸海,甚至是精耕細作等等,還有很長的路要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上下遊的企業也将找到合适的機會綻放。如:VR/AR相關的内容和服務等等。

新能源:和元宇宙一樣,新能源依然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盡管早前經過一輪洗牌,但湧入者還是争先恐後。近期,小牛電動的李一男也加入了其中。在此之前,百度、華為、小米等也都加入了造車行列。伴随着行業火爆的是,風險不可忽視。

整體來看,造車仍然是一個長期生意,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實力,才能夠把這件事做好。與此同時,造的出來不等于有市場,而賣不掉或者說沒法行程規模,也必将被淘汰。

寵物經濟:随着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寵物已經成為了許多家庭的重要成員,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在這樣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寵物經濟體量值得期待,如:寵物零食、醫療、美容、玩具、保險等等。在即将過去的2021年,已經有多家寵物産業相關的公司在A股市場排隊等待IPO。

作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和“毛孩子”相關的消費也已經基本成型。

網際網路趨勢觀察家、新媒體聯盟創始人袁國寶:

2021年可以說是“碳中和元年”。在2020年提出“雙碳”目标、今年年初“碳中和”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後,各大網際網路大廠們都在加速跟進“碳中和”,并制定相關目标。

今年,騰訊、螞蟻集團、百度和阿裡紛紛明确提出并制定了以10年為周期的碳中和目标計劃,是以至少在未來10年裡,碳中和都将是熱點。

紅餐網營運經理李振勇:

在國家倡導消費内循環的大環境下,餐飲業作為期間的重點,得到了衆多的關注。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餐飲屬于被疫情重創的賽道,但相關的投融資事件和投資金額不降反升。資料統計,2021年餐飲行業相關投融事件210多起,投融金額近470億,對比2019年和2020年,升幅明顯。疫情之後,餐企迎來跟資本的第二輪蜜月期。

可以說,在曆了2020年疫情的蟄伏後,越來越多餐企意識到,需要通過引進資本、上市融資來抵禦風險、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見證餐飲行業幾大成功的融資案例後,一向對資本較為保守的餐飲企業,也開始思考并主動擁抱資本,為自己構築更堅固的底子。

從今年披露的投融資事件來看,從全國品牌到區域品牌,從線下餐飲到外賣品牌,可以說大大小小的餐飲企業被投資機構投了個遍。但随着時間推移,新舊品牌開始集中紮堆,在市場項目增多以後,資本對項目的投資并非“大水漫灌”,而是會更趨于理性,更關注相對成熟,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已經有所積累的品牌,更關注品牌長期價值。

不過,從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空間來看,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資料顯示,在中國餐飲業中,門店在50家以下的品牌占比為72.9%;50到100家門店的品牌占比為20.8%;200家門店以上的品牌占比僅為6.3%。從這組資料不難看出,國内餐飲業的連鎖化程度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而資本最看重的是投資趨勢,無論是消費内循環,還是餐飲的連鎖化空間趨勢,可以預見,未來餐飲還有被看好的潛力。

網際網路京日記張京科:

長期來看,無論是新能源、低碳、減碳,都可能随時輪動。如果疫情還将持續一年的話,價值投資将在2022年占據主流。國企、傳統企業預計會有一輪短期行情。不會倒閉的、具有議價權的、股價還沒被過度高估的也有機會。

如果說被低估行業的話,我願意選擇傳統的貴金屬或者礦産資源,以及亘古不變的喝酒吃藥。如果考慮長期增長的話,那可以關注一下不會被網際網路和人工智能取代的領域,比如咖啡、餐飲、宗教等。

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

對于整個2022年有幾個趨勢是非常明确的:

首先,網際網路科技産業的大趨勢實際上會延續下去,市場其實依然處于網際網路的轉型時代,雖然之前的網際網路紅利已經開始消退了,但是對于整個科技産業來說,科技産業的發展依然有着非常大的潛能,是以如果能夠把科技産業發展好的話,整個市場的趨勢依然是值得延續的,是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網際網路依然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但是2022年網際網路市場有可能會出現28分化,是以優質的網際網路标的才是最稀缺的資源。

其次,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趨勢依然會延續下去,這是因為對于整個産業來說,新能源汽車依然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态之中,特别是伴随着國家雙碳戰略的執行,新能源汽車産業一定會走上一個發展的高速階段,是以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是整個2022年最核心的發展方向。

第三,整個綠色新型能源産業實際上依然有着比較大的發展前景,我們看到2021年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而綠色新型能源将會成為解決目前能源危機的一個核心關鍵,是以整個2022年綠色新型能源發展的很多市場可能性都會存在。除了大家熟悉的類似于光伏和風能發電之外,甚至于一些特殊概念,比如說幹熱岩都有可能出現。

第四,是醫藥大健康産業的發展依然是不容小觑的,目前整個市場依然進入了一個醫藥大健康高速發展的時期,各個公司實際上都非常稀缺,這種大健康的概念和标的,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醫藥大健康的産業發展之中。

泓錦觀察主筆吳泓錦:

2022年貫穿全年的投資主題是“碳中和”、“科技創意化&産業數字化”、“大健康”、“鄉村振興”這四個,形成四輪驅動格局。其中,“科技創意化&産業數字化”賽道最值得押注。2022年既是行業和企業分化之年,也是其大轉折之年,在疫情下堅守兩年多的公司隻有真正在科技創新和行業數字化建設中取得突破才有生機,并将以重生姿态迎來新的增長曲線,帶來更高的投資收益率。至于說長長的雪坡在哪?肯定不是大宗商品,也不是房地産,更不是直播電商,而是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新基建等為代表的未來産業發展方向!赢得未來更多的靠人,尤其是人的新思維和主觀能動性。

2022将有更多的原創、跨界、衍生,以至于你看到從未見過的很多“四不像”的出現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各種新玩法。至于元宇宙,前期更多地是将萬物聚合虛拟呈現,在2022年恐怕還處于初級階段,如此觀之,則肩負人類想象力重任的文化創意類有可能在2022年異軍突起。

航通社創始人李書航:

2021 年就要過去,新冠疫情沒有消失,回歸正常生活看起來遙遙無期。人們必須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長期化的準備。

人們花更多時間在家和社群附近,這導緻三個領域就會有望在 2022 年繼續增長:社群超市、菜場、便利店等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同時作為前置倉,是萬一出現散發疫情時,社群物資供應的橋頭堡。

協同 SaaS 産品及個人日程和效率工具、為網課等提供基礎技術的公司、以及手機、PC、平闆等遠端工作、學習所需的軟硬體都有發展空間。

至于更多不同種類的友善食品,以及能提升居家生活品質的家電也會推陳出新。

零壹增長創始人羅超林:

2022年比較看好“連鎖到店消費的業态”。

線下。線上零售消費增速下降了,總量提升變慢(詳見統計局最新的月度資料,拉長時間看就發現趨勢了)。那麼增長去哪裡了?統計盲區的線下,特别是各種到店服務類型,小額高頻的暫時監管不到的微小經濟體。别看線下倒閉多,但随着開店門檻越來越低,新增門店也多。

規模。以南甯為例,2019年以來的三年,陸續有線下品牌活下來并開到3個門店以上。你可能不會關注關了多少個品牌,但你會記住一些活下來并且開始做門店複制的品牌。因為當你習慣消費A品牌的産品服務後,去到某地方看到A的門店多起來了,會覺得熟悉信任認可,也去消費一次。這樣随着複購的出現,門店開始有品牌效應,也正向給到創始人信心與回報,堅定做法紮實做産品服務。

務實。這一批的創始人(80-90後)這回經過疫情的多次打擊摧殘,還能扛下來的,基本上相當于二級市場裡面經曆一次完整的牛熊轉換。該交的學費以及學習能力,是可以讓創始人有成長進步的,此時會更關注企業的務實與規範性,比如注重制金流過來、團隊建設、業務有效回報與推進、穩健紮實的産品服務、更精打細算的進行預算與開支等等。足夠嚴俊甚至慘烈的市場環境下,線下為核心的創始人更有韌勁,更珍惜使用者的獲得。與線上砸錢買量的被薅羊毛,更注重把到店的使用者服務好,就算是投放買量,也隻是當做擷取管道之一,最終還是到店服務取勝。

小節:結合使用者不變的消費需求,在追求馬上獲得(最短時間獲得)的效率下,(連鎖)到店消費的各種業态,個人判斷會得到釋放與爆發。具體到細分領域,或許出現在産品服務足夠标準化、團隊複制&執行力強、中台供應鍊體系完善等标準之下,供參考。

地産情報站主編陳歡:

目前來看,全球短期依然走不出疫情影響,這隻新冠黑天鵝已經讓世界經濟發生了巨變,而且仍未止息。從房地産行業來看,海外多國出現了房價暴漲的局面,我國因為嚴格貫徹“房住不炒”“三條紅線”等措施,罕見地控制住了房價漲勢,同時也間接造成部分房企債務爆雷。

從房地産領域來說,2022年依然不建議買入文旅地産、商業地産以及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另外,剛需盤等同于自住需求,可滿足全家居住屬性。

未來真正能跑赢周期的房産品,首推一線城市的高品質住房。

因為随着電商、物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頭部效應越來越大。比如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一年的銷售額等同于好幾個大型商場,他的團隊營運成本遠低于一個商場的成本,實際上擠占的不僅是商場的盈利空間,還有商場裡大量的工作崗位。這意味着,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在直播間買買買,很難反哺到當地的商業實體,也就不能促進當地就業,反而是抽血供養一線城市。而吃到此類福利的頭部人群,就會在一線城市有更高的居住需求,進而拉動豪宅市場。

科技智谷文子:

明年開源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主題。其實去中心化的核心是把單個勞動力的價值發揮出來,去增加個體和總體的價值。web3, 元宇宙等雖然火,以現在的技術能力,還需要一段時間。而開源隻要獎勵機制,流程和規則再完善一些,很快就可以拿出來用。另外,區塊鍊to C的應用玩法也值得關注。NFT隻是一個開始的形式,Guild2.0,P2E(play to earn)生态也很有前景。

行業媒體人獵手:

疫情繼續,教育雙減,三孩政策,中美博弈,元宇宙,房市驅冷……2021是微信誕生的十周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在2021基本徹底耗盡。至于下一輪紅利是什麼,現在還看不透。現在看來,5G,元宇宙,新能源,下一輪工業化似乎都是種子選手。

從本質上看,元宇宙可以造出新的需求,營造一個新的世界,對于資本來說,太有誘惑力了。

《钛度熱評》是由钛媒體推出的熱點事件觀察欄目,主要邀請對不同行業發展、不同商業模式有着獨到見解、深度觀察的媒體人和行業從業者,通過多角度解讀全面展示事件的影響和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