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鴨肉,你會想到什麼?
是北京烤鴨的肥而不膩、回齒留香?是南京鹽水鴨的皮白肉嫩、香鮮味美?或者是上海八寶鴨的酥而不爛,汁濃味香?還是湖南醬闆鴨的皮肉酥香,醬香濃郁?從宴會正餐大菜到街頭風味小吃,在中國人的食譜裡自古少不了鴨肉的身影,足以窺探出人們對它的喜愛。
烤鴨
鹽水鴨
作為肉鴨第一消費和生産大國,卻被種鴨“卡脖子”?
我國肉鴨每年的需求量大約在50億隻左右,占全國肉類總産量8%以上,是居豬肉、雞肉之後的第三大肉類消費品。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鴨肉生産國和消費國,鴨的存欄量占世界的60%左右,鴨肉産量超過1000萬噸。但是,但巨大的産量,并沒有帶來相應豐厚的回報。
白羽肉鴨種源長期依賴國外品種,引種費用居高不下。
歐美等發達國培育出很多優秀的肉鴨配套系,控制着世界領先的肉鴨育種技術。長期占領我國肉鴨市場超過八成份額的櫻桃谷鴨,育種技術和專利卻一直掌握在英國的櫻桃谷農場手中。但是,你知道嗎?每年從中國獲利數億元的英國“櫻桃谷鴨” 是以北京鴨和埃裡斯伯裡鴨為親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配套系鴨種,其原種為北京鴨。原本是我國的地方品種,卻在英國人手裡推廣到全世界,又反推向國内,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以國内某農産品公司為例,一隻1日齡祖代種鴨引種費為500元,公司每年引種320-480單元(1單元為140隻)的祖代種鴨,需要向櫻桃谷公司支付引種費1760-2640萬元。另外,企業需要每年給合資方支付盈利的50%。中國企業長期負擔着高額的引種成本,從源頭上制約着我國肉鴨行業的發展、威脅着我國肉鴨的種業安全。
櫻桃谷鴨
全球鴨種市場話語權重歸中國
2017年9月11日,一個重磅消息在全球肉鴨市場炸開了鍋。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現代農業基金在北京宣布,雙方已簽署最終協定,聯合收購英國櫻桃谷農場有限公司100%股權。被國外稱霸百年的全球鴨種市場,由此,中國重掌話語權。
拿回北京鴨種“主權”并不意味着我國肉鴨育種研究之路自此可以放慢腳步。打破品種壟斷,建立完善的現代肉鴨商業育種體系、繁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國際競争力的主流品種,是我國肉鴨行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中新白羽肉鴨 純正中國血統的肉鴨新品種
為打赢肉鴨種業翻身仗,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與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針對我國肉鴨産業發展對瘦肉型、高飼料轉化率肉鴨品種的需求,在侯水生教授帶領下,利用我國肉鴨遺傳資源,曆經6年研究選育,采用數量遺傳學育種理論和現代化的育種裝置和技術培育出“中新白羽肉鴨”配套系。
中新白羽肉鴨鴨苗
中新白羽肉鴨具有生長速度快、适應性強、飼料轉化效率和瘦肉率高的特點,體型緊湊,胸肌發達,鴨胗大,皮薄,肉質好,肉的品質更加适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烹饪習慣。适合分割類食品加工,各項生産性能名額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品種,具有極強的市場競争力和應用前景,可以在全國肉鴨主産區推廣應用。
2019年中新白羽肉鴨出欄量超過3.66億隻,約占全國市場的10.6%,大幅度提高了肉鴨品種的國産化率。
中新白羽肉鴨
“中新白羽肉鴨”的育成對企業來說,會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呢?
如果祖代引種“中新白羽肉鴨”400個單元,節省引種費用2000萬元。每單元比引進品種多提供10個單元父母代,效益為4.6萬元/單元,每年祖代場多收入1840萬元。“中新白羽肉鴨”的料重比比引種低0.02,每隻鴨可節約飼料60克;成活率提高1.5%,單隻利潤高0.51元。
中新白羽肉鴨種鴨場
中新白羽肉鴨新品種的培育成功,打破了櫻桃谷種鴨長期以來一統天下的局面,豐富了我國瘦肉型白羽肉鴨品種。在掌握肉鴨核心育種技術,實作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又向前進了一步。
編輯:張雪婷|主編:尚芹如監審: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