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高齡的師傅,不要靠自己的孩子
任何喜歡聽戲的人都知道一個地方,那就是安徽。安徽可以說是歌劇愛好者的天堂,目前有30多種本土劇目,也許最熟悉的是黃梅戲,安徽黃梅戲曲其實是從農村發展到重慶的,如《天仙火柴》、《神奇女俠》、《怒郎織女》、《小字店》等都屬于黃梅戲。中國人心有心吃,安徽不僅有着悠久的文化曆史,而且菜系獨特,如黃山烤餅、巢湖銀魚、武成茶幹等都是安徽地方菜。

除了這些菜肴,安徽還有一種叫做油茶的小吃。據史料記載,油茶起源于唐代,油茶的習性在湖南等地很流行,其主要原料是茶、米花、大豆、炒花生、洋蔥花、大米等,現在油茶是少數民族獨有的習慣,是他們在招待客人時進行的一種活動, 吃飯時一般都是被客人圍在火塘裡,主人油茶供客人食用。
71歲,師傅,堅持做油茶40年
今天我想介紹一下這位油茶老師傅來自安徽的一個小鎮,今年他已經71歲了,油茶已經四五十年了,從開始的1根頭發到現在的1塊,老人基本上賺的是硬錢,每個油茶的利潤都不高, 一天能賺到200元已經很好了。每天主人都要在1點.m起床做,每天下午回去開始揉面,洗面,所有步驟都是師傅自己做的。
很多人估計自己想問,老人這麼老了為什麼不休息,掙錢的東西讓孩子來啊!其實對于這位大師來說,油茶不再是賺錢的行業,而是逐漸養成了做油茶的習慣,也是對餐飲業的熱愛,我想這也是他堅持做油茶這麼久的原因,即使這種油茶隻賺了四五根毛。
雖然老舊,但工藝還不錯
别看老人很老,但身體骨很硬,用油茶做的也符合當地人的口味。每天早上,老人都會推着車去市場喝酒,聲稱如果你喝一碗他做的油茶,生意一會兒就會好起來的!他身邊的人也在賣他的賬号,幾乎每天都會來一碗,很多外國人也會來,從300公裡外喝一碗師傅的油茶。
每天推車出去賣,這件事其實是很多人現在都做不到的,一方面是由于面子,另一方面是不願意做這個辛苦的工作。然而,任何行業都是值得尊重的,無論工作多麼辛苦、多麼不體面,總會有人去做,總會有人去做。
評價:
老爺爺的油茶,味道是它自己的特點,畢竟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的。用油做的茶有淡淡的茶味,味道也跟正宗一樣,價格也很便宜,一包1元。但缺點是,大師填充的油茶是塑膠袋,衛生方面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