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華為最近的“操作”,讓衆多網友表示不解,一直說着不造車的它,卻帶來了一款全新的電動車,且還是使用了曾被大衆中國CEO馮思翰所吐槽的增程式電動技術。盡管華為一再強調它的Harmony OS智能座艙,但網友似乎是揪着增程式這個點不放了,那話說回來,華為為何不選純電動要選增程式電動呢?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純電動的确是最終目标。但就目前的純電動技術,以及供電基礎設施來看,純電動汽車并不能帶給使用者完美的用車體驗。因為目前的電池技術,雖然已經讓很多純電動車型的NEDC純電續航裡程能達到五、六百公裡,但實際用起來肯定還是有很大出入的,尤其是冬季環境下,電池續航縮水更是十分嚴重。
如上圖所示,即便是擁有業内最好三電系統的特斯拉Model Y,在冬季續航直接打“五折”,兩、三百的實際續航裡程雖然能夠滿足城市代步,但若是想跑個長途,那就比較費力了。沿途若不規劃好充電樁的路徑,可能就直接“趴窩”在半路上了。
另外,說到充電樁别看如今國家電網在大力鋪設公共充電樁,但維護不到位,筆者居住地附近的一個公共充電樁站點,就存在個别充電樁無法正常使用、充電樁車位被燃油車占據等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能否充上電就看運氣。試想一下,好不容易熬到這個充電點卻碰到了這些情況,難免心情會難受。
因為上述這兩個問題的存在,是以筆者并不認為純電動車能夠在當下給使用者帶來較好的用車體驗。而增程式電動車不一樣,就拿代表車型理想ONE為例,它的NEDC純電續航雖然僅188km,但它可以通過增程器來發電,為驅動電機持續供能,據官方表示,理想ONE的綜合續航可達1080km,堪稱無裡程焦慮,畢竟隻要油箱中有油,理想ONE就不會把人丢在半路上,冬天開起來也比較安心!
這裡要跟大家說一下,雖然增程式補給能源可能會用到汽油,但整車驅動還是靠電,比如理想ONE徹頭徹尾都是靠雙電機系統驅動,發動機僅用于發電。看到這,或許有人會納悶,要不就用油,要不就用電,為何要用油來發電?其實,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解決了前面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充電樁。因為理想ONE不單單可用充電樁補能,還可以直接加注汽油,節約了出行時間,比較便利。
再者說,增程式電動車的出行成本也不高,還是拿理想ONE做參考,擁堵的城市路段它可以直接用純電通勤,經濟性等同于純電動汽車。而在跑長途、自駕遊時,理想ONE電池有電時的NEDC綜合油耗為1.5L/100km,電池處于最低荷電狀态時的油耗也才8.8L/100km,這對于一輛自重2.3噸的中大型SUV而言算是比較便宜的了。是以這也推翻了大衆CEO馮思翰曾說增程式不環保、不經濟的言論。
不僅如此,理想ONE也用銷量資料證明了,增程式電動車在當下是頗受國人認可的,作為一台售價33.80萬的中國品牌SUV,因為無裡程焦慮、補能便捷等特點,在今年11月份以13438台的單月上險量登頂中大型SUV銷量榜,比同級别的途昂、X5等燃油車還要受歡迎。是以,這也表明,增程式電動車的技術路線,在當下是非常可行的。
總的來說,通過理想ONE的實際用車表現與銷量資料,相信大家也能明白,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為什麼在釋出會上要說:“增程,是當下最佳選項”。畢竟,目前的電動車正處于一個“發展中”的階段,距離成熟,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而增程式電動技術,就是這很長一段路程中的最佳解決方案,因為它既沒有裡程焦慮,還比較實用,經濟性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