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大會現場
近日,聯想集團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第三屆全球創新科技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舉行。大會現場,聯想不僅展示了近十項創新技術,同時也首次對外公布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和前沿技術探索。那麼聯想在人工智能領域究竟有什麼戰略?對于“智慧化”的解釋以及聯想在國内市場産品的定位又是怎麼樣的?對此暢享網對Peter Hortensius博士進行了專訪。
Peter Hortensius博士簡介
Peter Hortensius于2005年加入聯想,并于2016年4月開始出任聯想資料中心業務集團首席技術官兼戰略負責人,負責把握聯想企業級産品在總體及技術方面的戰略方向。作為2014年聯想收購IBMx86伺服器業務的關鍵人物,他成功地幫助了聯想在急劇變化的IT時代實作市場佔有率增長。此前他在IBM工作了17年,其中10年在IBM的沃森研究中心工作。
聯想智慧計算力為企業轉型赢得數字經濟紅利
目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态。數字經濟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為前提,而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對各行業進行智慧化創新,數字化是智慧化的基礎。
在智慧化轉型過程中,超算不僅僅是計算工具,超算是人工智能時代,智慧計算力的最強展現。超算的高速發展推動着AI技術的成熟,同樣,AI也催生着超算技術的不斷突破。
對于“智慧化”的解釋,Peter Hortensius表示:“我覺得更多是關注在最終的結果上面,這個系統比過去肯定會越來越好,但是如果比未來的話,今天的這個系統看起來就很“笨”,是以要看你跟誰比。還有就是這個系統能夠做些什麼、最終産生的結果是什麼,我相信它将會越來越像人,而且能夠做出的技術結果是比人更加智能。”
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各個企業都在進行實踐和探索,但是還不能完全的進行商用。聯想作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超算廠商,在不斷加大人工智能的研發,幫助客戶實作業務創新和轉型。
據Peter Hortensius介紹,聯想已經在超算、智能制造、以及平安城市等領域實作“智慧化”業務創新進行了探索。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面臨如何實作業務智慧化的諸多挑戰,通過裝置端的智慧化互聯、底層的IT基礎架構,人工智能平台、大資料分析平台,以及全新的ThinkSystem系列産品和ThinkAgile解決方案,確定行業客戶的智慧化轉型成功。
目前,聯想的超算正服務于歐洲最大的超算中心巴塞羅那實驗室、意大利北方大學聯盟、中科院超算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全球知名的教育、科研機構客戶。
聯想産品的國際化以及國内市場定位
大會上,聯想不僅展示了一系列的黑科技産品,還重磅推出了全新的ThinkSystem系列産品以及ThinkAgile解決方案,将分别滿足傳統企業在實作智慧化轉型過程中,對現有基礎架構的改造與更新,滿足大規模計算需求的新型解決方案。
聯想産品釋出現場
Peter Hortensius解釋道:“ThinkAgile是一體化打包系統,是把存儲、網絡、軟體綜合在一起,ThinkCloud是把所有這些都進行了一體化的打包,提供了ThinkSystem的解決方案。ThinkSystem是聯想和IBM一起合作的成果,這是我們第一次作為一個團隊共同來推出的産品,是把兩方團隊最擅長的方面組合在一起,做成了這個系統。”
對于聯想産品的定位,Peter Hortensius認為,中國IT的滲透率比起成熟的國家來說還不是很高,相對來說人均隻有成熟市場IT方面支出的20%。比起那些些成熟的國家來說,聯想将會在中國繼續提高IT滲透率。因為随着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和成熟,相信在IT方面的成熟度也是會不斷提高。同時AI以及加速器都是能夠不斷的幫助人們做他們不想做,或者他們不太擅長做的一些事情。
以ThinkCloud産品為例,聯想在中國找了合作夥伴來做,而不需要在國外找外包。同時找本地的供應商一起來提高國内IT的滲透率。“聯想是非常獨特的一家公司,我們不僅是全球化的公司我們也是非常了解中國市場的公司,我們不僅可以把全球的技術帶回到中國,同時我們也可以把中國擅長的能力,做的更好的技術帶給全球,是以我們在國内外技術的交流方面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是以不僅僅是我們如何适應中國,而是說我們如何把中國的這些技術帶到國外進行交流,是以在這方面聯想有着非常獨特的地位。”Peter Hortensius補充道。
正如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所說,“聯想的使命,是要成為這一輪‘由AI驅動的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并通過‘裝置+雲’、‘基礎設施+雲’為使用者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目前聯想已經進軍AI領域,未來的表現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