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減少一點焦慮:感受生活中的痛苦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要盡量看到那二一。但今天的我們往往生活衣食無憂,我們的痛苦大多來源于我們的内心,甚至在長輩眼中屬于“沒事找事”,我們真的幸福麼?

其實這是個悖論,當我們不用為吃住操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更容易産生心理疾病,畢竟我們每天都在為了下一頓飯而努力的時候,我們不會有時間和機會去考慮心理問題,這也是我們看到勞苦大衆眼中的光是明亮而淳樸的。

那麼,生活富足不好麼?并不是,隻是我們要正視我們遇到的痛苦。

幸福往往要痛苦方能彰顯出來。

當我們身處舒适環境當中時,往往感受不到資源的珍貴,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隻有當我們經曆過痛苦時,才會倍感珍惜。

例如,當我們健康時,我們是很難感受到健康體魄帶給人的快樂和愉悅的,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隻有當我們經曆過病痛,方才知健康的彌足珍貴,痛惜年輕時損害身體的行為。

是以,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很不自在。其一是我們欲望膨脹,而能力達不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其二是我們沒有認識到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覺得一切都太理所當然。

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

我們隻用着眼于當下,一步一個腳印,該來的終會到來,不來的則那并不屬于我,不必眼紅,不必心急,把握内心,砥砺前行。

沒有一切是理所當然,從小到大,父母幫我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們當然不了解,為什麼還會有上司怼我,還有同僚diss我,還有對象不在意我,難道一起不是應該以我為中心麼?

是的,不要把你看得太重,這個世界沒有誰一定要對你好,包括你的父母,是以要心懷感恩;也不要一碰壁就開始失衡,那是都是正常的。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生活給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沒有人沒有煩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以别人的好,你擁有不了,别人的痛,你承受不來。

從某種層面來說,痛苦才是我們活着的證據。

如果沒有苦難,那麼人生則隻剩下空虛和無聊了。

沒有痛苦,則表示沒有欲望,隻要心中還有貪嗔癡,就必然會有痛苦。但欲望,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動力。我們要金榜提名,就要十年寒窗;我們要一朝封神,就要不斷苦練。隻有感受到了過程的痛苦,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