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acebook綠色資料中心提供空前的能源使用效率

Facebook綠色資料中心提供空前的能源使用效率
<b>【小雲評論】</b>5年前,我國資料中心的平均PUE(資料中心能源效率)是2.5以上。阿裡雲2016年張北機房落成時,平均PUE可以達到1.25,最低可到1.13。PUE是衡量一個資料中心電源使用效率的核心名額。為什麼網際網路行業對于PUE這個名額如此苛刻和糾結?一方面,将電源轉換效率提升1%,每年節省的費用可能就是上百萬元;另一方面,一個綠色的資料中心對于環境保護的意義更是毋庸置疑的。提高資料中心的節能效果是考驗資料中心設計和建設技術能力的關鍵,資料中心需要實時感覺溫度、濕度、空氣品質等細微的環境變化,實作自動化的控制;軟體上來說,雲資料中心的作業系統,虛拟機控制等等更是涉及到異常複雜的排程算法。從資料中心的節能效率到整個資料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水準。
2、行車記錄儀顯示 特斯拉無人駕駛先于司機預測到事故
行車記錄儀顯示 特斯拉無人駕駛先于司機預測到事故
<b>【小雲評論】</b>這則新聞裡的司機是幸運的。盡管特斯拉2016年在美國和中國先後釀成兩起因無人駕駛技術問題導緻駕駛員死亡的事故,但是無人駕駛将在未來成為主流的論斷幾乎已無人質疑。“無人駕駛比有人駕駛更安全”論斷的背後是大資料的應用和人工智能的突破,更為深層的驅動力可能是萬億美元的市場(2025年,麥卡錫預測)。有趣的是,衆所周知,無人駕駛更為準确的說法是智能駕駛,而智能駕駛從輔助駕駛,到半自動駕駛,再到無人駕駛的三步走已經成為common sense;然而,特斯拉今年在道路上的一系列成功或失敗的故事,是否預示着未來已經提前到來了呢?
3、亞馬遜開發AFC航空物流中心 用無人機送貨上門
亞馬遜開發AFC航空物流中心 用無人機送貨上門
<b>【小雲評論】</b>在2016年Gartner釋出的“Top 10 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17”報告中,無人機(Drone)被Gartner認為是2017年重要的戰略技術之一,趨勢上将從單一的無人機向多機協同發展。AWS(亞馬遜雲服務)推出的快遞無人機就是非常典型的場景。AWS建設AFC就是在無人機規模化營運上的探索和嘗試。當然,無人機相對于另一個具有相似智能的物體——機器人來說,應用場景要狹窄的多。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美的收購庫卡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不管怎樣,這些Intelligent Things必将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産和生活,讓我們拭目以待。
4、蘋果公布首份人工智能報告:一篇關于機器學習的論文
蘋果公布首份人工智能報告:一篇關于機器學習的論文
<b>【小雲評論】</b>蘋果終于将“第一隻靴子”扔在了地闆上。這份關于計算機視訊(Computer vision)的S+U(Simulated + Unsupervised)報告的水準的确是非常高的,展現了蘋果在AI上的技術積累。事實上,蘋果在SIRI以及無人駕駛上都有深厚的研究。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蘋果什麼時候會扔下“另一隻靴子”呢?而“另一隻靴子”是否正像蘋果說的那樣,是關于視訊的算法嗎?2017年,AI會有哪些振奮人心的突破呢?
5、福特展示新一代無人駕駛汽車
福特展示新一代無人駕駛汽車
<b>【小雲評論】</b>在2016年Gartner釋出的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中,無人駕駛/自動駕駛(Autonomous Vehicles)恰恰處于泡沫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和回歸理性(Though of Disillusionment)的交界處。對比2015年的位置,不難發現,無人駕駛在2015年處于市場炒作周期的峰值,而2016年也隻是稍稍地向理性位移了一點。這說明無人駕駛仍舊是市場炒作的熱點;同時也可以看出,無人駕駛正在走向理性,而也隻有回歸理性的技術,才可能穩步發展和被大規模工業化生産。
6、三星更新Gear VR浏覽器 開始支援WebVR
三星更新Gear VR浏覽器 開始支援WebVRWebVR
<b>【小雲評論】</b>VR浏覽器對WebVR 1.0的支援将極大提升三星Gear VR的競争力,特别是在面對諸如Google Daydream這樣強有力的競争對手的時候,盡管WebVR 1.0本身就是Google主導制定的。大家還都記得網際網路的突破是在Netscape推出真正商業化的浏覽器之後,而三星在VR浏覽器上發力恰恰是打算掌握核心科技。隻是今天的三星和Google,是否會複現20年前Netscape navigator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之戰,現在還不好斷言。VR作為一項颠覆性技術,将在不遠的将來進入戰國時代。
7、澳洲科學家列印出可以跳動的心髒細胞 離3D列印心髒夢想又近一步
澳洲科學家列印出可以跳動的心髒細胞 離3D列印心髒夢想又近一步
<b>【小雲評論】</b>都是3D列印技術,列印一個房子和列印心髒組織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心髒病是人類生命No.1的威脅,如果沒有了生命,房子又有何意義?澳洲科學家此番成功通過3D生物列印機列印出心髒組織細胞,意味着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個心髒病突發的病人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去維系生命。我們不知道這個過程要多久,5年或是10年,但是今天的突破對于無數心髒病患者來說,将愈加堅定其面對死神時的信念。
8、IBM今年獲7000多項專利 AI專利數超1000連續24年稱霸
IBM今年獲7000多項專利 AI專利數超1000連續24年稱霸
<b>【小雲評論】</b>7000個專利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事實上“藍色巨人”在過去20年裡,專利數量超過了88000個。專利的意義也越來越被中國企業所重視。專利是一個企業的戰略,不僅意味着市場上更大的話語權和對友商設立更高的競争門檻,還意味着直接的專利授權收入。與此同時,IBM單獨在AI上的專利就超過1000個,意味着Watson/認知計算已經成為IBM絕對的戰略方向。
9、松下集團投資 2.6 億美元 與特斯拉聯手生産光伏電池
松下集團投資 2.6 億美元 與特斯拉聯手生産光伏電池
<b>【小雲評論】</b>松下和Tesla合作的背後是全球新能源迅猛的發展趨勢。松下,作為一個老牌的消費者電器制造廠商,在迎擊來自中國和南韓等國家電器廠商的挑戰時越來越力不從心。是以,此番松下和Tesla的合作,與其說是Tesla的一次成功引資,不如說是松下的重大轉變。事實上不僅是松下,新能源已經成為許多傳統制造企業謀求新生的重要方向。對于國家也一樣。這裡必須要問一下,為什麼是松下?因為新能源已經成為安倍政府的重要戰略。離開了能源,經濟無從發展。而類似風能、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同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勢必在未來經濟發展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10、微軟釋出“Office 365 美國政府計劃”
微軟釋出“Office 365 美國政府計劃”
<b>【小雲評論】</b>針對最近出現的大規模資訊洩露以及資料被竊取的安全事件頻發,例如雅虎郵箱、領英等,微軟這次釋出了“Office 365美國政府計劃”,提供了應用安全的解決方案。從安全合規、使用者通路控制、移動裝置管理、對資訊加密和權限的管理以及資料丢失防護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管控。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考慮到網絡威脅不斷發展,大多數安全故障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保護措施已過時,是以需要在合規方面不斷完善。關于客戶鎖箱功能,微軟允許使用者決定誰可以通路他/她的IT資産和水準,最小化Microsoft員工通路使用者資料的任何需要。即使在極少數情況下,例如執法環境下,仍可能需要得到使用者的同意才能拿到資料。這塊從隐私保護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總體看有一些值得國内雲服務提供商借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