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12月31日晚,由上海民族樂團與上海大劇院聯合主辦,國際著名音樂大師譚盾創作的國樂《敦煌·慈悲頌》一條聽得見的絲綢之路,将作為别克大師系列2022新年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大劇場全球首演!将絲綢之路上敦煌壁畫中的故事,融合具有當代詩意的民族之音,與和觀衆一起開啟辭舊迎新的美好篇章。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用民族音樂與千年壁畫講好中國故事

不同于原先的交響樂版,本次國樂《敦煌·慈悲頌》由上海民族樂團委約國際音樂大師譚盾創作,耗時兩年時間進行“再創造”,在數十次往返敦煌采風學習的基礎上,借鑒融合了敦煌樂舞古譜與唐代宮廷音樂,突出了中國古樂的音色韻味與音律特點。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同時,譚盾在創作時也加入了自己對當代國樂的教育及其未來傳承的思考:“國樂器的音色實在太迷人,而敦煌壁畫居然在一千多年前,已經開始畫音色、畫音量、畫音流。敦煌壁畫中畫有500多支樂隊,其中148窟中壁畫所展示的超大型樂隊,讓樂隊形成的曆史又往前倒溯了一千年,多麼神奇而不可思議。那些‘不鼓自鳴’的敦煌壁畫,畫的就是用思想擁抱宇宙,用藝術繼續講中華祖先如何教我們:做人識世、奉獻慈悲、創造人類善良與和平。”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認為:“這樣一個反映敦煌、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題材,與國樂相結合,它的民族性會更強,而民族性更強,實際上它的世界性也會更強。”上海這座城市的包容多元創新給國樂藝術帶來無窮無盡的活力,在羅小慈看來,“我們應該産生更多能夠真正走向世界的一流的音樂作品,讓它成為一個更好展現中國文化的一個視窗,讓更多的人通過這個視窗了解中國。”

以敦煌壁畫與民間傳說為故事藍本,國樂《敦煌·慈悲頌》共分為六幕:《菩提樹》《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園》《玄奘東歸》《彼岸》,以史詩的形式将壁畫的戲劇情節娓娓道來,通過民族音樂與千年壁畫的美妙共振,揭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與文化胸懷,激活敦煌文化生命力。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讓塵封在壁畫中的古樂器“活”起來

此次别克大師系列2022新年音樂會國樂《敦煌·慈悲頌》的演出現場中,将有三件特别的樂器——敦煌反彈琵琶、鳳首箜篌和敦煌奚琴。它們都是譚盾根據敦煌壁畫中的形狀親自研制複原制作的,經過多次深度采風與工藝精進,不斷打磨形成目前演出所用的版本。是以,對于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演奏敦煌古樂器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與突破。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樂團二胡演奏家盧璐演奏的敦煌奚琴,可謂是如今二胡的祖先,但無論是從樂器的演奏手感上還是外觀造型上,兩者都有着很大的差別。“二胡是一個單音樂器,它隻有兩根弦,一般情況下隻能演奏單音,而敦煌奚琴有三根弦,可以同時利用低音的兩根弦來巧妙的演奏出四度雙音的效果,非常有意境。這次我們選用了第一代的敦煌奚琴,在音律音準上它還不夠穩定,需要我極大程度地去控制,這是極為考驗的,但每當聽到這蘊含了數千年文化的聲音,都給了我很強烈的代入感,希望将敦煌音樂原汁原味地展現給觀衆們。”

今晚,這場全球首演将與觀衆一起跨年!

樂團琵琶演奏家李勝男在本次演出中将呈現敦煌壁畫中家喻戶曉的反彈琵琶。這款敦煌反彈琵琶是以譚盾在雲南養的葫蘆制成,在敦煌壁畫中僅出現五處。李勝男表示:“敦煌反彈琵琶和我們平時演奏的琵琶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定弦的不同,左手的把位需要很長時間的适應。此外,在練習中我也嘗試習慣不同的演奏姿勢,琵琶原是豎抱演奏,而反彈過程中,我完全看不到琵琶左手‘品’的部分,通過不斷的練習才達到了如今可謂‘盲彈’的效果。”

在整個創作過程中,譚盾與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不斷交流,互學互鑒,在排練實踐中凝聚靈感與創意,結合民族樂團的多元特點和民族樂器的獨特音色不斷打磨,在配器、編排等各個方面與細節上不斷調整完善,力求做到極緻,為的就是讓古老壁畫中的樂器從曆史走入現實,還原到了舞台之上。

當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一同奏響,千年前的敦煌古樂仿佛真正“活”了起來。上海大劇院與上海民族樂團此次強強聯手,堅持國際視野委約新作,不僅是對敦煌藝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用最中國的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立體展現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曆史文化底蘊,呈現多姿多彩的中華藝術風采。

記者 / 劉藝

編輯 / 孫超慧

圖檔 / 上海大劇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繼續閱讀